成本会计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23280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本会计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本会计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会计学名词解释1. 产品成本: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指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及生产 资料的耗费和劳动力的耗费。2. 单步骤生产: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不能间断的生产,或者由于工作地点限制不便于分散在 几个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3. 多步骤生产:是指生产工艺过程可以由间断的若干个生产步骤所组成的生产,它的生产 活动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可以由一个企业进行,也可由几个企业 协作进行。4. 大量生产:指不断的重复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5. 成批生产:指按照预先确定的产品批别和数量进行的生产。6. 单件生产:指按照订货单位的要求,进行个别的、性质特殊的产品生产。7. 直接人工

2、:是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8. 直接分配法;是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出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收益产 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的一种辅助费用分配 方法。9. 顺序分配法:按照收益多少的顺序将辅助生产车间依次排序,受益少的先把费用分配出 去,受益多后把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辅助费用分配方式。10. 交互分配法: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 门相互提供的产品或者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 次交互分配;其次,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 劳务的数量

3、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 行分配。11. 代数分配法:是通过建立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组并求解的方法,取得各种辅助生产产品或 劳务的单位成本,进而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12. 计划价格分配法: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13. 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直接 计入产品成本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14. 损失性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原料质量不合格或生产工人违反操作规程、生产技术应 用失当、生产组织上的缺陷等导致的各种损失,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和停工损失费用。15.

4、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 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减去残料回收价值和应收账款以后的损失。16.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车间的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17. 完工产品:一般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并已验收入库,可以作为商 品对外销售的产成品。18. 在产品: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还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19.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虽有在产品但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20. 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各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固定的年初数计算的方法。21. 约当产量法: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5、即约当 产量),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与月末在 产品费用方法。22.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从某 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23. 定额比例法:产品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24.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来分配费用。25.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是指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直 接人工费用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6. 品

6、种法:按产品的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27. 分批法:按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28. 分步法: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29.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材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同时生产出的各种主要产品。30. 副产品: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一些非主要产品。31.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最后算出产成品 成本的一种分步法。32. 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的成本不随实物的转移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发生就留在该 步骤的成本明细账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账中转 出的方

7、法。33. 综合结转法: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综合计入各步骤的产品明细账中。34. 分项结转法: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该步骤产 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35. 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本月产成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逐步进行还原,直到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36. 分类法: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37. 定额法:已事先制定的产品定额成本为标准,在生产费用发生时,及时提供实际发生的 费用脱离定额耗费的差异额,让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生产费用的发生额,并且根 据定额和差异额计算

8、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和控制方法。38. 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的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的差额39. 脱离定额差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 额。40. 成本报表:是按照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根据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其他 有关资料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 文件。41. 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制造成本的文件。42. 可比产品成本:指企业在上年度或近几年内连续正常生产而本年仍然生产,有历史成本 资料比较的产品。43. 不可比产品成本:指在本年初次正

9、式批量生产,无历史成本资料比较的产品。44.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主要产品的范围成本构成及其比较 的文件。45. 成本报表分析: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成本报表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找出它们之间的 内在规律性联系,并用以剖析过去,规划未来。46. 对比分析法:是指通过指标对比,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47. 比率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48. 相关指标比率分析:将两个性质不同却相关的指标对比,求出比率,在以实际数与计划 数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更深入的认识成本变动及经营状况。49. 构成比率分析:是指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50. 动态比率分析:将不同时期同类指标的数值对比求出比率,进行动态比较,据以分析该 项指标的增减速度和变动趋势,从中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成绩或不足。51. 连环替代法:是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 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