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231869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心理学前言:本科教授篇章:绪论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五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第四章 心理应激(应用题)第五章 心理评估;第六章 心理治疗(会出应用题,比如判断是病人?属于哪种类型?采取什么治疗?);第七章心理咨询;第八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第九章 病人心理;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第四节不考)绪论1、 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2、 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化;促进预防战略的转变; 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3、 engelGL1977年在科学杂质中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被

2、认为是对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概括和总结;新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1、 心理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一个体现;心理是客观事实的反映;2、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 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觉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

3、方式,在人们的套闹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遗忘:识记额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遗忘;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了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动机:对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4、 熟悉20页表2-2;5、 感觉变化(举例,属于哪

4、种);6、 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各个特性,不用背他们的定义)7、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填空)8、 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9、 遗忘的规律:不均衡的、先快后慢;1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12、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13、情绪与情感内容:生理变化、外部表现、主观体验;(填空题)14、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分类:美感、道德感、理智感;15、情绪与健康(重)问答题 情绪与健康关系;16、人格特质理论:掌握卡特尔的特质理论(16PF):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

5、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幻想性;事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艾森克人格问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的调整;、动机冲突的四种基本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势冲突;、气质的类型:掌握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体液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第三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前言:主要学派名称及创始人或代表人物、理论的精髓;、精神分析理论:很重要,最好整个内容都看;主要有四大理论:早期经验决定论:成人的人格由幼年的经验决定;心理结构

6、理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至善原则;性心理发展理论:五个时期: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行为学习理论:精髓:学习;掌握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代表人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内脏操作条件反射(代表人物米勒);、心理生理学理论(应激中讲)精华:心身(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生理因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精华: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和自我实现等方面为主题;、认知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西蒙、奈瑟;精华:不同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人的行为行动

7、;第四章心理应激(一二三节重点讲)()、心理应激:应激源:是作用于个体,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心理应激与健康:积极影响:适度的应激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适度的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消极影响: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是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加重原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或使之复发;是机体磨损、慢性疲劳、适应性减弱,导致劳动力受损,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是事故、车祸、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导致物质烂用及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激致病的心身中介机制:应激的免疫调节机制、应激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应激的神经调节机制;、针对具体案例分析怎样调节应激带来的各种影响,心理应激的干

8、预:药物控制?心理治疗?寻求社会帮助?适当运动?改善个性特征?等等;第五章心理评估、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多种途径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心理测验: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的手段对人类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智力测验: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测量的过程;、卡特尔首先使用了心理测验的概念、比内和助手西蒙创造第一个心理测验:比内西蒙智力量表;、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信度、效度、常模与标准化;、智力等级分布表:记智力等级平常()、边界();韦氏智力量表:掌握该量表的三种类型(包括英文):成人智力量表()岁以上、儿童智力量表()

9、岁、学前及初学儿童智力量表岁();第六章心理治疗(此章最后一次课老师会再讲)()、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和方法,改善被治疗者的心理条件与行为,调整和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松弛疗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患者通过各种固定程式做反复训练,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及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松弛、宁静状态的一类重要行为治疗方法;、心理治疗的八大原则:和谐性、针对性、计划性、;灵活性、保密性、综合性、中立性、回避性;、心理治疗的分类:广义分:所有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高超的医疗技术、卓著的工作效率、良好的服务态度、高尚的医德医风、方便合理

10、的医疗制度、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高质量的设备、良好的院容院貌;狭义:医生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治疗;、认知疗法:理论,代表什么,理论大概指什么?内容?第七章心理咨询(此章讲得少,主要是第一节)、心理咨询: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发展的过程;、心理咨询的种类:门诊心理咨询、信函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专题心理咨询、计算机网络心理咨询;第八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心身紊乱:指在某些心理因素作用下所出现的躯体上的较持久、较严重的偏离正常状态,但未见躯体器质性变化;、内科常见心身问题: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11、、脑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分析步骤:心理社会因素与病因学、发病的心理生物学机制:内分泌、神经、免疫机制、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的临床心理问题与障碍、心理防治)第九章病人心理和医患关系(主讲第一节)、病人角色:、医患关系分类: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护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心理健康:指个体心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大题):智力正常,能准确反映事物;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反应适度;人格完整;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心理行为特点符合生理年龄特点;不背弃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得到满足;、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选择题):以经验为标准、社会适应性标准、症状和病因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和心理测量的标准、其他标准;附题型:单选分填空分名词解释道论述题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