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228183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1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闫乃华 审核人:审批人:日 期: 2008 年 1 月 10 日复合木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及主要特点本项目工程位于北非阿尔及利亚伊利兹省撒哈拉沙漠腹地,离扎尔则集油站3公里,距因阿美那斯市35公里。本项目工程施工范围为阿尔及利亚扎尔则油田基础设施项目:a、生活营地;b、工业营地;c、综合办公室。混凝土结构模板采用复合木模板。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安全、防火、劳动、环境保护等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 (1)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各分部混凝

2、土模板进行设计,确定复合木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支撑系统。依据施工图绘制模板设计图(包括模板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等),编写操作工艺要求及说明。 (2)模板备料:按照模板设计图或明细及说明进行材料准备。 (3)根据模板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2材料要求 (1) 复合木模板的面板及龙骨:其规格、种类按表32参考选用。复合木模板面板及龙骨规格、种类参考表 表32部位名 称规格(m)备 注面板复合木模板12、15、18宜做防水处理龙骨木方、木梁500100、100100背楞型钢、钢管等计算确定 (2)面板及龙骨材料质量

3、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3)支架系统:木支架或各种定型桁架、支柱、托具、卡具、螺栓、钢门式架、碗扣架、钢管、扣件等。 (4)脱模剂:水质隔离剂。33主要机具设备 木工电锯、木工电刨、手电钻、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撬杠等。34作业条件 (1)在会审图纸后,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等完成各分部、分项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及模板配料工作。 (2)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3)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

4、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4施工工艺4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 (1)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牢撑稳;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2)杯形独立基础:与阶梯形独立基础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斜度按工程设计要求制作,芯模安装前应钉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中心轴线和标高。 (3)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

5、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拆不出的现象。 (4)预防措施: 1)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2)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再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3)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4)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对称均匀下料及振捣密实。 5)拆除杯芯模板,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拨棍拨动。 (5)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槽底弹出中心线、基础边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仪抄测校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

6、撑钉牢。 (6)条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的现象。 (7)预防措施: 1)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2)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3)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筋支架上。 4)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42柱模板 (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2)安装柱箍: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

7、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柱箍材料及对拉螺栓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 (3)防止胀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4)预防措施: 1)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3)四周斜撑要牢固。43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和当地建筑施工规范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8、 (3)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撑下沉。 (4)支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5)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来确定。 (6)当梁高超过750m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7)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涨模、局部模板嵌人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8)预防措施: 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2)梁侧模

9、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3)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44楼面模板安装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楼板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3)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4)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楼

10、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6)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7)预防措施: 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3)板模按规定起拱。45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1)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其好处是,支

11、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和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3)模板的拆除对结构混凝土表面、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中43模板拆除的规定。5 质量标准51主控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受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

12、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3)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5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

13、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52一l的规定。 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允许偏差 表52.1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O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lOO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522的规定。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522 项 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一5 钢尺检查 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