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227997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报 批 稿 ) 惠州市国土资源局 二一七年九月目 录一 现状及形势1(一)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1(二)第二轮规划实施成效3(三)形势与要求4二 指导思想、原则与规划目标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6(三)规划目标7三、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9(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9(二)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11(三)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11四、严格规范市级审批发证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12(一)合理调控开采总量12(二)优化资源开采布局13(三)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13五、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15(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15(二)

2、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16(三)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机制16六、积极发展绿色矿业17(一)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17(二)建设绿色矿业发展试点18七、矿业权设置区划及监督管理18(一)探矿权设置区划18(二)采矿权设置区划19(三)严格勘查开发监督管理19八、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0(一)规划环境影响预测20(二)减缓生态环境影响和促进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21(三)结论23九、规划实施管理23(一)健全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24(二)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24(三)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与调整机制24(四)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25(五)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25附表 附表1 规划基

3、期惠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2 规划基期惠州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3 惠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附表4 惠州市主要矿产资源探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5 惠州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附表6 惠州市主要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7惠州市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8惠州市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9惠州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表附图 图1 惠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20万 图2 惠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20万 图3 惠州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 120万 图4 惠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120万 图5 惠州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图 120万为加强对矿产

4、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监督管理,优化矿产资源产业布局,推进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发挥矿产资源开发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以及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惠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惠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落实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

5、与本规划相衔接。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目标年,展望至2025年。规划适用于惠州市所辖陆域行政区域。一 现状及形势(一)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1、矿产资源概况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38种,累计发现矿产地(矿点)506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矿产地11处;金属矿产14种,矿产地55处;非金属矿产21种,矿产地(矿点)430处;水气矿产1种,矿产地10处。专栏1 矿产资源概况分类矿种矿产地(矿点)能源矿产煤、地热11金属矿产铁、钛、铜、铅、锌、钨、锡、汞、金、银、铌、钽、铌钽、铍、稀土55非金属矿产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大理岩、建筑用砂岩、水泥用石灰

6、岩、陶瓷土、石灰岩、水泥用粘土、大理岩、萤石(普通)、长石等430水气矿产矿泉水10能源矿产有煤和地热,开采价值较大的有地热,地热允许开采量146150.68立方米/日。位于惠阳区的群峰温泉、惠东县的平海海滨温泉和龙门县的南昆山大观园温泉等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可作为理疗和休闲用途的优质温泉项目开发。金属矿产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铁、铅锌、钨、锡、钼、金、铌钽等,其中铌钽矿等稀有金属在省内占绝对优势,拥有博罗县泰美524铌钽矿、博罗525铌钽矿等大型铌钽矿床。截止2015年底,铌钽矿矿产地12处,主要分布在博罗、龙门等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6077.97吨,占全省的82%。非金属矿产开采价值

7、较大的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用花岗岩、陶瓷土等。水泥用石灰岩资源条件较好,矿产地7处,主要分布在龙门、博罗等县(区),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75亿吨,预计潜在资源量20亿吨。建筑用花岗岩分布广、资源丰富,矿产地54处,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84亿立方米。陶瓷土资源主要分布在龙门、博罗等县(区),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376.6万吨。矿泉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博罗、龙门等县(区)。水质较好,10处矿产地储量2169054.79立方米/日。2、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截止2015年底,已经完成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调查、区域重力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远景区划;县(市)地质

8、灾害调查与区划;矿产勘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评价了100多处矿产地,如博罗利山铁矿、博罗县泰美524铌钽矿、龙门上仓铅锌矿和惠东铁涌金矿等。全市登记有效探矿权总数27个,勘查矿种包括铜、铅锌、铁、钼、锡及地热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截止2015年,全市登记有效采矿权109个,其中金属矿产7个,非金属、能源、水汽矿产102个。各类矿山企业109个,从业人数3635人。其中大中型矿山88个,占矿山总数的80.73%。开采矿种14个,主要为建筑用花岗岩、陶瓷土、矿泉水、水泥用石灰岩、地热水、水泥用粘土、铁矿等。2015年,矿业总产值22.94亿元。(二)第二轮规划实施成效1、地质勘查规范有序,成果显著贯

9、彻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地质工作多元化投入格局基本形成。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有所提高,发现一批重要矿产找矿靶区。地质调查成果有效运用于交通、工程、农业、城镇建设等领域。大致查明了主要城市分布区和沿海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特征。地质找矿新机制探索初见成效,为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构筑起重要实施平台,多个矿产勘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新增一批金、铅锌、锡、铁矿资源储量。2、矿山开采秩序基本好转通过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重点集中整治与全面规范管理相结合,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乱采滥挖的无序开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矿产开采活动

10、得到进一步规范。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稳步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日趋重视,建立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为标志的责任机制,有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7250.65万元,治理面积507.42公顷。4、矿政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立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全面纳入规划管理,实施、落实规划,依法依规进行矿政管理的意识和措施进一步增强。落实非金属矿产开采市级管理宏观调控政策,采石场采矿权投放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85个总量指标之内,截止2015年底,减少采矿权数13个,控制采矿权数1

11、09个。推进矿权交易规范化,新立采矿权全部网上公开挂牌出让,出让采矿权1个,价款3060万元,出让探矿权6个,价款265万元。基本建立起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防治预报系统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数据库,落实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机构,提高了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三)形势与要求1、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需要建立健康有序的地质勘查良性循环机制当前,商业勘查投资急剧下降,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要遵循地质工作客观规律,合理布局和有序安排基础地质、矿产勘查、科研各阶段工作,需要协调处理好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勘查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实现找矿目标。2、

12、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的矿业发展方向矿业转型升级要求摒弃过去资源利用率低、小而散的开发方式,推进资源节约、技术先进、生态环保,具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的采矿企业与加工企业联合,引导加工企业收购上游开采企业,形成采选加工一体化模式,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二轮规划实施以来,虽然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的力度,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形势下,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和加大资金支持,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机制,统筹安排,多方投入,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步伐,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4、实现矿业可

13、持续发展,走绿色矿业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管理和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现代矿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要通过着力打造绿色矿山示范工程,发挥其行业带动作用,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与所在地的和谐发展。5、适应矿业发展新常态,深化矿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发挥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公平、公正、有序的矿业秩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依托方法创新和先进科技的运用,形成完善、系统、科学的监控体系,有效提升资源管理水平,维护矿产资源的开发秩序。二 指导思想、

14、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围绕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建设 “山水人文、现代精品、开放包容、和美善治”国家创新型城市,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围护群众利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开发格局,加快矿业绿色转型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1、坚持与区域经济社

15、会发展相结合以惠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导向,以主体功能区划和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为依托,根据矿产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水平,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布局,促进矿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2、坚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环境保护优先,强化红线意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出发,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布局与各种环境保护区的关系,落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功能分区,指导勘查开发活动有序开展。树立绿色矿业发展理念,增强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意识和能力。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最大限度的降低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3、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统一原则贯彻集约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开发方针,依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