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22746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水利~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农村水利1切实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呼图壁县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工作汇报2022年4月22日“呼图壁一词源于蒙语,意为桔祥如意的地方。县城距首府乌鲁木齐76公里,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乌昌一小时经济圈内,县辖六镇、一乡,有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团场等24家驻县单位,县域总面积9721平方公里,县属总人口13.22万人总人口22万人,有汉、哈、回、维等25个民族。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工程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全疆主要粮食生产县之一,全疆最大的苗木繁育基地和优质苗木花卉生产交易基地。有宜农荒地130万亩,已耕种面积80万亩,盛产棉花、番茄、苗木、葡萄等多种特

2、色农产品。呼图壁河、军塘湖河两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达4.87亿立方米。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水利建设作为开展县域经济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开展农村根底设施建设重点,大力开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现代化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能力显著增强。一、更新理念,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机制创新坚持将创新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作为一项突出任务紧抓不放,基层灌溉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水利管理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一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户自愿投入为根底、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农村水利投资的稳定增长。在积极争取国家工

3、程资金的根底上,强化“一事一议执行力度,组织群众筹资筹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涉农资金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作用,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农林水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形成资金合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快速开展。“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开工建设水利工程5类17项,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6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1.05亿元;较“十五期间投入的1.26亿元增加了8.34亿元,增长了662%;占全州“十一五水利投资58.06亿元的16.5%。二是创新管护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那么,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法和配套制度,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存量水利资产,实

4、现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滚动开展,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同时,将工程建设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从建设时期就管护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三是创新水权分配机制。在全县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将全县的用水权总量分配到乡镇、村组、明晰到户,配水到地,同时允许水量自由交易,鼓励用水户将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出售,出售价遵循政府宏观指导,切实做到“水权明晰。四是创新灌溉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和供水到户“544321(五统一、四清楚、四到户、三公开、两合理、一监督)工程,将灌溉用水实行“水票制,由用水户

5、持水权证向水管单位购置亩灌溉轮次水量,水管单位给票供水,确保总量控制。五是创新水价形成机制。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的原那么,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施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终端水价机制,全面实行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逐步建立合理的农村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切实解决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资金难题。二、建管并重,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末级用水管理以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井灌区输水管道工程及机电井更新改造,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多措并举促进高效节水农业开展,有效推进了农业灌溉方

6、式变革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积极探索分级管理、分类管理、专业管理、群众管理的模式和途径,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水管单位专业化效劳与用水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模式。二是建立末级渠系工程管护奖惩机制。将末级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形成水管单位监督指导、乡镇政府催促落实、用水协会具体实施的工程管护格局,并由水管单位和乡镇共同与用水协会签订末级渠系工程管护责任书,在年底对末级渠系进行达标验收。对管护措施落实好的协会,从末级渠系维护费中划出一局部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补助,对

7、管理不善的协会那么依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分。三是切实加强末级用水管理。对用水协会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协会人员力量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推进用水协会的标准化、标准化建设,把协会真正培育成末级渠系的用水管理主体。同时,进一步标准和完善一级计量点,加快健全二级计量点,持续推行末级供水“三公开制度,使广阔农民放心用水、明白交费,全面促进末级用水的标准、有序管理。三、建章立制,加强农村饮水平安工程运行管理坚持以工程带动水利开展,大力开展民生水利工程,全面做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广阔农牧民群众得到真正实惠。“十一五期间,全县相继完成5处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工程总投资1183.36万元,其中争取国家

8、投资904万元,供水规模到达每天1000立方米,解决了2.3万人的饮水不平安问题。目前,总投资2954.25万元的石梯子乡等一乡三镇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已全面启动,工程完工后将解决60391人供水问题其中解决不平安饮水人口为40201人。一是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制定了?呼图壁县农村饮水平安运行管理方法?,对落实?农村饮水平安总体规划?、推广“六制、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及工程运行管理、效劳管理、卫生管理、水费管理、维修管理、基金管理、水管员管理等提出标准要求。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总站内部管理制度。按需扩充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队伍,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运行经费等问题,同时强化对

9、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综合的管理水平和效劳质量不断提升。三是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设立明显防护标志和严禁事项告示牌,制定保护措施,定期巡视,落实保护责任,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平安问题。四是建立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农村饮水平安工程水质监测中心,配备必须的设备和仪器,安排水质监测人员。完善农村供水消毒、净化设施,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定期对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坚持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制度,确保饮水平安。五是建立自动化监控系统。建成全县农村饮水平安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心,配套安装覆盖全县人饮工程的网络控制系统,全面监控管网设施、工程平安、水量调配等管

10、理信息,实现工程管理优化升级。六是建立高效的维修机制。由县供水总站组织成立专业维修队,并向供水区域公布监督 ,实行24小时效劳制度,逐步实现维修、维护效劳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四、开拓进取,建立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与补偿机制农业水利化是现代农业开展的重要标志。我县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的战略性转移,通过“工程给力、科技支撑、宣传发动、政策助推、效益驱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广阔农牧民积极性,不断地深化创新了高效节水模式。“十一五期间,全县修建防渗渠道316.8公里,新建高效节水面积50.7万亩,其中:喷灌7.06万亩、膜下滴灌43.64万亩,占全州新建高效节水面积258.4万亩的19.62%,占全疆1144万亩

11、的4.43%,军塘湖河流域成为全疆首个大田滴灌高效节水建设标准化、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一是新思路科学管理。积极推广“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和“农协会+农户的灌溉管理模式,切实推进农业集约化种植、生产管理“五统一进程,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科学管理。二是新技术引领带动。认真总结大丰镇3万亩河水滴灌大首部工程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地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建设精品“大首部,在全县范围内辐射推广实施大田滴灌技术和滴灌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建立高度集成的节水技术体系,充分发挥节水规模效益,逐步实现高效节水由单一的农田节水向整灌区、整流域、全社会节水迈进。三是

12、新内容宣传引导。加强对农协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的培训力度和效益比照分析,通过举办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节水培训班等方式,让农民完全转变灌溉理念,实现粗放灌溉向精细灌溉的转变,真正“变浇地为浇作物,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让农民自觉节水,自觉搞好工程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四是新方式统筹利用。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那么,把农业节约出来的水量调配到工业领域、生态领域和城镇开展领域,进一步理顺节水效益转移关系,积极探索并制订包含农业节水补偿费用的非农行业用水水价,全面建立“农业节水支持生态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开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增长的工业增加值、现代化的城镇建设反哺农业节水的补偿机制、使广阔

13、农民在利益驱动之下,积极践行节水行为。五、强根固基,建立完善水利效劳体系一是不断完善以局机关各业务科室为支撑,以各基层水管站为结点覆盖全县、深入村组的水利效劳网络,切实加强对农村水利工作的指导和催促,激发农民用水者协会等民间自治组织的效能,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做好水务效劳保障。二是认真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人事、人才管理机制,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的选拔、培养、交流、引进工作,提高水利科技的导航能力、创新能力和效劳能力,真正建立起一支懂业务、会管理、高素质的水利效劳队伍。三是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

14、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效劳与经营性效劳相别离、综合性效劳和专业性效劳相结合、科技性效劳和指导性效劳相协调,努力提高效劳水平和效劳质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效能性转变。四是按照农村水利开展的要求,以“小管理,大效劳为目标,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利单位内管理体制、适应新时期水利开展的办事机构,推进水利效劳体系建设向纵深开展。五是针对农村水利的技术难点,组织科技攻关,加快农村水利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和应用,逐渐做到“以水养水、“以水养工程,实现建设、运行、管理、养护、经营的良性循环,全面建成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效劳到位的水利效劳体系。六、攻坚克难,解决反映突出的基层

15、水利问题深入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回头看活动,在稳固已有改革成果的根底上,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水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使水资源市场化得到不断的开展与完善,使水权交易能够合法有序的进行,促进水权交易市场的呵护培育和开展壮大。重点抓好现有的水利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全面履行好各项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作为优先领域,加快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受益程度和水平。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县将继续以水利根底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政府组织、工程带动、政策引导、全民参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管理效劳能力,提高工程建设能力,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我县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