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226831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大音韵学期末复习要点一、了解下列著作的作者和时代1、三国 声类 三国李登 我国最早的音韵学专著 出自隋书经籍志2、隋唐 切韵 隋陆法言 划时代意义的音韵学经典之作刊谬补缺切韵 唐王仁昫3、宋 广韵 宋陈彭年、丘雍出自同一祖本 韵镜 北宋初或更早作者不可考 南宋张麟之 序列通志七音略 南宋郑樵切韵指掌图 南宋4、元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根据戏曲用韵编纂 接近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是中国音韵学史上一次重大的革新5、明 韵略易通 明兰茂 以早梅诗记录二十声母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明徐孝二、解释下列名词的概念1、五音:古代音韵学将声母发音部位分析为喉、牙、舌、齿、唇五音 由来

2、:玉篇“五音声论” 分类方法:发音部位 发音方式 评价:钱大昕“字母之滥觞”;陈澧“字母之椎轮” 字母的起源,但不是字母 音乐“五音”:内容:宫商角徵羽由来:尔雅释乐 关系:和字母五音比附2、七音:五音半舌、半齿3、牙音:现代语音学:舌根音(舌面后音) 塞音 _ _ _ 鼻音 _ 古代:发音时舌根与软腭接触,舌根紧靠大牙4、喉音:零声母 _ 舌根擦音 _ _ 舌面半元音 _5、重唇音:双唇音 塞音 _ _ _ 鼻音 _6、轻唇音:唇齿音 塞擦音 _ _ _ 鼻音 _ 后人添加 擦音 _ 半元音 _7、正齿音:舌叶音 _ _ _ _ _ 另:舌面前音 _ _ _ _ _8、舌头音:舌尖中音 塞音

3、 _ _ _ 鼻音 _9、舌上音:舌面前音 塞音 _ _ _ 鼻音 _10、齿头音:舌尖前音 塞擦音 _ _ _ 擦音 _ _11、清浊:基本概念:浊音 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 分类概念:全清:清声母 不送气 塞音/塞擦音 零声母 次清:清声母 送气 塞音/塞擦音 全浊:浊音 塞音/塞擦音 次浊:浊音 鼻音/边音/半元音 擦音:清 _ _ _ 归入全清 浊 _ _ _ 归入全浊12、字母:古人分析声母 给每一个声母一个汉字作代表 如“帮”_ “端”_ 一个音系里的全部字母成为一个字母系统13、韵:来源:早期音韵学研究与诗歌押韵关系密切 诗歌押韵的条件是韵腹、韵尾

4、相同 语音分析将韵腹、韵尾作为一个整体 韵腹、韵尾相同,声调相同的汉字归为同一部类,每一部类叫做一个韵14、韵部:韵基(韵腹韵尾)相同、声调不同的几个韵 归为一个更大的单位15、韵系:四声相承:包含同样韵母的平上去入四个韵,可以形成一个系列 配合:同样发音部位上的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与相同的韵腹结合 _配_;_配_;_配_ 韵腹鼻音韵尾 构成平上去三韵,成为一个韵部 加上相配的入声韵,成为一个韵系 零韵尾/元音韵尾 没有相配的入声 一个韵部成为一个韵系16、韵目:每个韵用一个汉字命名 如“东”、“冬”17、韵摄:切韵分韵繁多 语音变化,韵部合并 宋代:将韵尾相同、韵腹相同/相近的韵系合并为更大

5、的单位 “摄”:统摄、以少持多三、传统音韵学分为哪几个分支?根据什么来分?根据研究对象:古音学 对象:上古(先秦两汉)汉语语音 材料:诗歌韵文 归纳韵部系统 如诗经楚辞 形声字 探求声母、韵母类别 其他:假借字、异文、直音 今音学 对象:南北朝、唐宋汉语语音 韵书:广韵集韵平水韵 韵图:通志七音略切韵指掌图根据研究方法:等韵学 产生:来自等韵图 性质:普通语音学 特点:细致考察汉语语音现象 声母 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韵母 韵头、韵腹、韵尾 发音器官 构造、形态、功用 语音单位(音位)特点 以等韵图的形式展现特定语音系统四、根据本课的音位归纳方法,现代普通话复合韵母的韵腹有哪几个元音?五、反切的

6、基本原理、基本形式是什么?反切起源于何处?1、基本原理:定义:用两个汉字给另外一个汉字标注读音,如X,AB反/切。 被切字:X;反切上字A;反切下字B 原理: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 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另外:被切字是零声母 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 反切上字介音不必与被切字相同 被切字的介音由反切下字决定2、基本形式:X,AB反/切3、起源:时间:东汉末三国期间 来源:东汉初,佛教、佛经传入 佛经以梵文书写,梵文是一种拼音文字 国人受梵文拼音方法启发创造反切 发明人:孙炎(颜之推、陆德明、张守节) 服虔、应劭(后人考证) 不必深究六、现知的最早字母系统是哪个

7、系统?出自何处?三十字母:时间:唐代 来源:敦煌文献守温韵学残卷 列举字母;分类 归三十字例 举出例字七、熟悉三十六字母的名称和它们所属的七音、清浊。清浊五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牙音见 _溪 _群 _疑 _舌音舌头端 _透 _定 _泥 _舌上知 _彻 _澄 _娘 _唇音重唇帮 _滂 _并 _明 _轻唇非 _敷 _奉 _微 _齿音齿头精 _清 _从 _心 _邪 _正齿照 _穿 _床 _审 _禅 _喉音影 _喻 _晓 _匣 _半舌音来 _半齿音日 _八、构拟汉语中古音值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材料?1、反切系联法 原则: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 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类 同一音系的反切,声母和韵类有限

8、目的:将所有属于同一声母的切上字归类 将所有属于同一韵类的切下字归类 得出某个音系的全部声母、韵类 基本方法:同用、互用、递用 材料:古书中的反切 韵书 字书 古籍注解 音义书2、韵脚字归纳法 原则:考察一个时代诗歌和其他韵文的用韵情况 发现当时的韵部系统 材料:诗歌其他韵文3、谐声系列推演法 谐声字:由代表意义类属的义符和表示读音的的声符合成的合体字 原理:一个声符往往产生一系列谐声字 造字时代,谐声字读音和声符同音/接近 材料:古书中的谐声字4、异文、通假字、声训互证法 A、异文:定义:同一种书 不同版本/原文与引文之间 文字不一致 分类:异体字、同义词、错讹、衍文、脱文 别字:多同音替代,有利于研究古音 材料:古书中的别字异文 同一本书、同一句话 不同版本 原文、引文 文字不同 一些词语不同用字 如:逶迤、委蛇 B、通假字:定义:经常性地把一个字当作另外一个同音/音近字使用 成为惯例,不为别字 材料:古书中的通假字 C、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