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22669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原理试卷(课程代码 00398)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柏拉图在他的著作( )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思想,标志着学前教育公共思想的诞

2、生。A.法律篇 B.理想国 C.政治论 D.大教学论2.推动学前教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家是(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福禄贝尔 D.卢梭3.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是( )。A.儿童公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机构教育 D.家庭教育和社会机构教育4.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5.决定学前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是( )。A.经济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济决定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结构与布局 B.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 C. 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内容 D.学前教育有助于

3、文化的保存7.按照心理学的界定,儿童是指( )的个体。A. 0-18岁 B.3-18岁 C. 0-14岁 D.0-12岁8.儿童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 教育 D.心理的内部矛盾9.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一目标是学前儿童的( )。A. 体育目标 B.智育目标 C. 德育目标 D. 美育目标10.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这是(

4、 )的教育方法。A.正面说理法 B.榜样示范法 C.自然后果法 D.批评惩罚法11.幼儿园的招收对象是( )。A.0-3周岁儿童 B.3-6周岁儿童 C.0-6周岁儿童 D.出生至入学前儿童1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 )五个领域。A.体育、智育、德育、美育 B.健康、语文、社会、科学、艺术C.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D.语言、计算、美术、舞蹈、音乐13.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C.促进幼儿美、体、德、智诸方面的全面发展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

5、方面的全面发展14.幼儿园应以( )为基本活动。A.游戏 B.生活 C.上课 D.讲故事15.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关起门来就是良心活儿”,这句话体现的专业素养属于( )。A.专业理念与师德 B.专业知识 C.专业技能 D.专业能力16.为做好家园衔接工作,家长在生活方面需要帮助幼儿做好的工作不包括( )。A.调整作息时间 B.消除恐惧感 C.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D.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7.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首先需要幼儿在入学前做好生理准备和( )。A.学习准备 B.心态准备 C.心理准备 D.物质准备18.“中国幼儿之父”陈鹤琴倡导( )。A.活教育理论 B.生活教育理论 C.自然教育理论 D.

6、白板说19.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被认为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部著作是( )。A.儿童心理之研究 B.学记 C.家庭教育 D.颜氏家训20.美国在1965年实行了“开端计划”,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面向( )。A.中上阶层家庭儿童 B.富裕家庭儿童 C.贫困家庭儿童 D.精英家庭儿童21.学前儿童美育的主要内容是( )。A自然美育 B生活美育 C艺术美育 D情感美育22对幼儿园具体、微观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评判,如园舍卫生、院长岗位职责、教师学历资格等的评估,此类评价即( )。A局部评价 B区域评价 C整体评价 D. 单纯评价23家长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重在预防和矫治,

7、千方百计让孩子知道“我能行”“我进步”“我真棒”,这些做法是贯彻了家庭教育的( )。A严慈相济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C科学适度原则 D一贯一致原则24.“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反映了生物的( )。A遗传性 B社会性 C主观性 D能动性25.在幼儿园教育评价中,检查和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目标的程度的功能是( )。A鉴定功能 B诊断功能 C改进功能 D导向功能26.提倡贫民化幼儿教育、创办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和第一所劳工幼儿团并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陈鹤琴 D张雪门27.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安排做到适度适量,按

8、照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具体的体质确定一个适宜的运动负荷量,这种做法体现了( )。A. 经常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多样性原则 D. 渐进性原则28.“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A. 结构主义理论 B. 多元智能理论C. 最近发展区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29.在幼儿园工作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进行一次测试,以调整和改进保教工作,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外部评价30.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加上教育情境的复杂,意外情形时有出现,教无定法,表明教师劳动过程具有( )。A全面性 B. 主体性 C长期性 D

9、创造性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最近发展区2.儿童发展3.幼儿园区域活动4.学前儿童美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幼儿园教育的地位。2.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3.简述政治制度对学前教育的影响。4.简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1. 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2. 试论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4分。夏天下过雨后,幼儿来到户外准备进行户外活动,发现地上爬了几只蜗牛,就纷纷蹲下来看蜗牛。音乐声响起,幼儿小心翼翼地站在

10、圆点上做操,互相说着,别踩到了蜗牛。做完操后,有幼儿提议要救救蜗牛,因为蜗牛爬在路上很危险,还有的幼儿说要捉几只蜗牛回去,在班里养蜗牛。王教师也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和幼儿一起讨论接下来如何分头行动,有幼儿说在地上画出一个安全的圆圈,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给师傅画的那样,把蜗牛先放到安全圈里,再找个瓶子装蜗牛,拿到班里。讨论后王教师和幼儿一起行动,养蜗牛的行动开始了。之后的一段日子,王老师和幼儿一起围绕“蜗牛吃什么”“怎么睡觉”等问题一起查资料,分享资料,以蜗牛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一日生活及正式教学中展开了。问题:结合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分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选1.B

11、 2.C 3.B 4.D 5.A 6.C 7.A 8.D 9.C 10.B 11.B 12.C 13.D 14.A 15.A 16.B 17.C 18.A 19.D 20.C 21.D 22.D 23.B 24.A 25.A 26.A 27.B 28.C 29.B 30.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维果斯基认为,(1分)儿童的发展在教学中存在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2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1分)2.儿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18岁,(2分)这一时期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2分)3.又称活动

12、区(活动角)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区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主要特征的活动,(2分)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形式,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1分)4.就是审美教育,(1分)是培养儿童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2分)儿童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是根据儿童学习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1分)三、简答题1. (1)幼儿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分)。(2)属于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启蒙教育阶段,。(2分)(3)幼儿园教育在我国目前不属于义务教育。(1分)2. (1)鉴定功能。(1分)(2)诊断功能。(1

13、分)(3)改进功能。(1分)(4)激励功能。(1分)(5)导向功能。(1分)3. (1)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2分)(2)政治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领导权。(1分)(3)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1分)(4)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1分)4. (1)办学性质不同:小学是义务教育,而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1分)(2)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所学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浅显知识,而小学抽象水平相对较高。(1分)(3)教学方法不同:幼儿园多用归纳法,小学多用演绎法。(1分)(4)儿童主导活动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1分)(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对幼儿园要求不高,而对小学要求相对较高。(1分)四、论述题1. (1)幼小衔接重智力轻能力。(2)幼小衔接形式化。(3)幼小衔接时间不充足。(4)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清。(以上每个要点各占2分,结合实际分析共占2分)。2. (1)分类指导原则。(2)家长主体性原则。(3)双向互动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以上每个要点各占2分,结合实际分析共占2分)。五、材料分析题王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2分)(1)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