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226077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教师姓名:年月日让“特殊学生”不再成为“特殊”一、问题阐述“特殊学生”,又叫“问题学生”,即过去所说的差生,其实是专指学生中那些品德行为 不良, 经常违反破坏学校纪律且一般成绩低下的学生。二、成因分析分析这些特殊学生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客观原因:1、家庭不良环境及其教育的影响: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和袒护。家长粗暴压制的教育方式。家长思想品德或文化素质的低下。家庭中不良生活方式的腐蚀。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理。父母离异,孩子缺少家庭温暖。2、社会不良风气及腐败现象的影响:(1)内容不健康、格调低级的书刊等的影响。贪污、贿赂、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的现象的

2、影响。其他一些非良好风气的影响。3、学校教育的失当。1一些教师品德、业务素质低。一些教师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教师违背规律施教等。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对自己的“差”产生合理感;有的给学生提供了产生或继续 “差”下去的思想基础,有的则使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侵蚀。(二) 主观原因: 特殊学生之所以成为“特殊”,其根本原因在于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为: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2、意志薄弱,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质,情绪波动大。3、有不良的行为习惯。4、学习动机内容狭窄,水平较低,对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三、理论支撑1、 “特殊学生”是可以教育好的,许多教育家在谈到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时都一致认 为“

3、特殊 学生”是能够教育好的。(1)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差生(特殊学生)缺少的不是天赋的能力而是培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智力低下到了不能教化的程度,世上是不能找到这样的人的。美国教育家布鲁姆:1-5%的儿童是天才,5%以下的儿童智力上有缺陷,90%以上的儿童 能够而且 应该达到应有的水平。(4)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 以“学” 和“乐”是不可分离的。2、 “特殊学生”能够教育好的理论依据: 1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的先天遗传条件是差不多的。人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不 决定于遗传, 而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特别是他所受到的教育。教育在人的成长中

4、起着主 导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 要求自己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感情,都有要求自己获得成功的愿望,这是激活“特殊学生”积极的心理机制,努力克服“特殊学生”缺点的内部动力。调查和有关测试证明,“特殊学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智力差异小,而在动机、兴趣、性格、意志、 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及基础知识方面差异大,他们具有一般学生同样发展的潜能,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 们在经历了反复的挫折和长时间的失败以后形成了失败的心态;而成 为“特殊学生”。他们有很大的潜 能,关键是能否开发这种潜能。四、解决策略如何教育“特殊学生”? 首先,教育者要树立“人是

5、可以教育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自觉克服从经验出发,缺乏 科学性的“定型”心理;要更新观念,树立“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与培养一个尖子 生同样光荣”的价值观。其次,要注重情感功能,热爱“特殊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只有诚心诚意地热爱“特殊 学生”,才能达到转化他们的目的。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 心体验,它会引起 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一般说,青少年,特别“特殊学生”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感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因此,师生情感相亲或相悖,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亲师 才能重道有爱才能使他们转化。再次,对“特殊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适当的要求。一味地认为“特殊学生”不可救 药,教育

6、不 好,认为他们笨、教不会,就不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期望。因此教师要相信他们 身上有许多可以挖掘的 潜能,有许多可以捕捉到的“闪光点“。而且由于学生的可塑性极大,他们的潜能一旦开发并发展起来, 是能够跟上队伍的。积极的期望必定要转化对学生的积极 要求,而积极的要求又依赖于对学生实际的了 解;过高、过低的要求都是消极的,只有通过 他们的努力可以得到适当的要求才是积极的。因为它既体 现了老师对“特殊学生”现实的希 望,又易于被“特殊学生”转化为自觉的要求,诱导他们为之奋斗。“恨铁不成钢”往往会增 加他们的挫折感。第四,要多为“特殊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他们全身心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特 殊学生

7、”也有成功的愿望和要求,但是只有当他们看到或感到自己可能会成功的时候,才可 能为之而努 力。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心理特点,为其创造成功机会,让他们感到有奔头。在“特殊学生”的帮扶工作上,应该采用以下的程序进行:1、个案分析:主要进行特殊学生的原因分析,查找其缺失,寻找其闪光点。2、个别帮扶:针对特殊学生的个性,制订好帮扶方案,依据方案进行个别化的具体而又 细致地帮 扶工作。主要是要从其闪光处着手,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 从思想上进行积极引 导,(可引导其从喜欢阅读做起)还要在学习上予以最大限度的帮助,让 他们学有信心,学有成绩。这 一点对成功进行转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我们 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激励,也需要不断地鞭策。转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耐心 与毅力。特殊生个案分析学生姓名I所在班级个 案 分 析学生姓名所在班级时间任课教师对特殊生帮扶转化记录学生姓名所在班级时间注:任课教师要对特殊生及时关心交流,随时指导帮助。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真情恳谈, 并做好记录对帮扶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纪律、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关心和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