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224500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企业重组概念与内容。企业重组是企业对现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通过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出售与分立等各种方式,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在企业间的合理流动与重新配置,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效益、公司扩张和发展目标的行为。企业重组一般会对原有公司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控制权以至法人地位等产生重大影响。国外理论界对企业购并的概念是“M&A”即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tioh兼并通常是指两家以上的公司合并成一家公司,原公司的权利与义务由新设的公司承受。兼并一般有两种情形,即“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所谓“吸收合并”是合并中的其中一个续存下来,其他的公司则结束终止。而“新设合并”是合并的公司都终

2、结,而新产生一家公司。收购是指买方公司向卖方公司购买部份或全部资产或股票的行为。这里又包括购买资产与购买股份两种形式。国外的M&A概念是建立在企业产权制度与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它表明的是一种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并且通过对企业产权,尤其是股权的拥有,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发生影响,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决策权、分配权等,实现公司股东财富增长的目标。企业分立是与企业购并相对应的一种活动。企业分立是通过出售、分设、以产易股、管理层收购等将资产或股权分立或分派的活动。企业分立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公司战略,公司将不适应战略发展的部门分立出去,突出主营业务;提高管理效率,当公司规模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会带来管理效率

3、的下降,这时会分立不具优势的部门和产业;分立出售资产的现金流入,避免企业出现的财务危机与清算危机;有些公司分立是出于国家反托拉斯法规限制。公司分立常常是公司购并的一部份,购并公司可能通过分拆出卖获得收购资金,或分立后更利于购并实施。分立作为反敌意收购的手段,如对效益好的部门分立,实行出售“皇冠上的珍珠”制约收购方。因此企业分立越来越成为企业重组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把一般的兼并、合并统称为合并,实际工作中常称为购并。公司法第七章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用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

4、,合并各方解散。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三十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清偿债务或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公司承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四章对上市公司收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用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第七十九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

5、向国务院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在上述规定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5%后,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其所持有的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第八十一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但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免除发出要约的除外。”2企业购并的类型。(1) 从行业相互关系划分,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

6、向购并,纵向购并以及混合购并。A横向购并(HorizontalMerger)是指生产同类商品的厂商之间或同一市场上销售相互竞争的商品的商家之间的购并。横向购并的目的是迅速扩大购并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确立购并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节约共同费用,提高通用设备的使用效率,采用统一的技术与工艺标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专业化协作。横向购并是19世纪来、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最常见的企业重组方式,横向购并的结果是出现了一大批规模庞大的行业托拉斯,如美国在1898-1902年五年中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倍,控制全国40%的工业资本,形成了经济垄断的格局。正是由于横向购并对竞争的破坏,一些国家法

7、律开始对其进行限制。B纵向购并(VerticalMerger)指购并企业将与本企业生产工艺前后相联的企业进行重组,是生产经营中互为购买者与销售者的企业之间的购并。如生产厂商与销售代理商之间的购并。它又可以分为“前向购并”、“后向购并”。前向购并是指生产加工原材料企业向二次加工或组装企业购并,或制造厂商向销售商家购并。后向购并反之。纵向购并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实现供产销阶段的紧密结合,缩短生产周期,完成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协作,对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有积极的作用,纵向购并较少受到各国反垄断法规限制。C混合购并(ConglomerateMerger)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客户或供应商企业的购

8、并。混合购并一般有商品扩展购并、市场扩展购并和纯粹的购并等形式。混合购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主要的企业购并形式。混合购并是与企业多元化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按照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购并主要向本企业的非主导行业拓展,或直接开辟新的产业部门,以减少公司过份依赖一个主业所带来的风险,达到资源互补,资源配置优化组合的目的。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制造业和采矿业收购案中,四十年代混合购并占45.4%,五十年代上升为52.6%,六十年代达到72.4%,七十年代高达87.8%。(2)从购并的出资方式划分,公司购并可分为承担债务式购并、现金购买式购并、股权式购并等。承担债务式购并是购并方以承担被购并方全部或部份债

9、务为条件,取得被购并方的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中国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了此种方式,如仪征化纤公司就以承担13亿债务形式收购了佛山化纤的全部产权。现金购买式购并是购并方以现金购买被购并方资产,使原有企业法人地位消失并入购买企业;或购并方以现金购入被购并方一部份股票,控制其经营权或资产。现金购买式购并需要对被购并方产权、债权债务关系有清楚的了解,并对被购并方价值作出合理的估算。股权式购并是指购并方发行自己股票以交换被购并方的股票或资产,以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在股票交换中,交换股票至少达到购并方能够控制的足够表决权,通过此安排被购并方成为其子公司,或者解散。(3)按购并双方合作状况划分,可以有善意购并

10、、敌意购并。善意购并是购并双方友好协商,通过谈判达到一致完成的购并活动。善意购并双方有合作意向,对收购的方式、价格、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有商讨余地,提高了购并的成功率。敌意购并也称强迫接管兼并,是购并方在被购并方不知情或持反对态度时强行实施的购并行为。因此,购并方会有突然的购并手段及苛刻的条件,可能采用公开收购要约、征集被购并方股东投票等方式;而被购并方也可能采用反收购措施,如股票回购、毒药丸子、金降落伞、分拆业务。(4)按购并行为法律程序,可以分为强制购并和自由购并。强制购并是有关证券法规规定购并方持有被购并方公司股票达到一定限额后,购并方有义务对被购并方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以特定价格购买其股份

11、的强制行为。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48条规定“发起人以外的任何法人直接或间接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30%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所有股票持有人发出收购要约,按照下列价格中较高价格以货币付款方式购买股票:在收购要约发出前12个月内收购要约人购买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在收购要约发出前30个工作日内该种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前款持有人发出收购要约前,不得再行购买该种股票。”自由购并也称协议购并,是指购并双方协议达到购并行为,当然此种行为要符合所在国家法律规定,并按规定公告陈述。此外,企业购并按照购并涉及范围还可划分为整体购并、部份购并;按照有无中介

12、机构出面划分为直接购并、间接购并等。3企业购并的相关理论。一般有以下几种代表理论:(1)效率理论(EfficiencyTheory)效率理论认为公司购并能够增加社会利益,对交易双方也能提高效率。这个理论包含六个子理论。效益差异化理论,即交易双方管理效率不一致,而通过公司购并可将其中较差公司提升管理效率;非效率管理理论,公司购并引入外部界入,改善原来发挥效益的资产效绩;经营协同效益理论,购并双方优势互补可产生更高效益;多角化理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下,多角化可以分散公司员工报酬风险,也使无形资产有效使用,收购可迅速达成多角化;策略性结盟理论,公司购并可使公司多角化,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价值低

13、估理论,当目标公司市场价值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反映出真实价值时,购并活动将会进行。(2) 讯息信号理论(InformationandSignaling)当目标公司被收购时,资本市场将重新对该公司价值评估。包括股票收购传播了目标公司被低估的信息,或收购活动显示目标公司从事更有效率的活动。(3)代理问题与管理主义(AgencyProblemandManagerialism)该理论认为公司管理人与股东利益存在冲突,出现了代理问题。Fama&Jensen(1983年)认为收购可以解决代理问题,公司代理问题可由适当的组织设计解决,收购事实上可以提供控制代理问题的外部机制,当目标公司管理人出现代理问题时,收购

14、的竞争可以降低代理成本。Muller(1969年)提出收购本身就是代理问题的产生,假设代理人报酬是决定于公司规模,因此代理人有动机使公司规模扩大。但Lewellen(1970年)又实证显示代理人报酬与公司报酬率有关而与公司规模无关。Roll(1986年)认为收购者在评估目标时常常盲目乐观,尽管交易没有投资价值,其假设是资本市场视为强式效率市场。(4)自由现金流量假说(FreeCashFlowHypothesis)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的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为正的投资项目后剩余的现金量。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应完全交给股东,以降低经理人的权力,避免代理问题的发生。

15、他认为适度的债权由于必须在将来某一时期支付现金,更容易降低成本。在面临低迷增长的公司,如果自由现金流量过大,控制财务上的债权,通过收购公司活动适当提高负债比例,能够增加公司的价值。(5)市场力理论(MarketPower)公司购并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减少竞争对手,增强对公司的控制力。但是由收购达到的市场占有率会受到政府反托拉斯法的限制而影响购并活动。(6)税收考虑(TaxConsideration)这种理论是通过企业购并可使盈利企业应纳税额因并入另一公司而降低,从而为公司带来效益。如果政府鼓励企业购并而出台减免税收措施,效果更为明显。4企业重组的财务动因。具体分析企业重组的动因有以下

16、几方面:(1)经营协同动机。通过企业重组购并带来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兼并后企业总体效益大于两个独立企业效益之和。直接的作用是工厂经济规模和企业经济规模效益提高。工厂经济规模是企业通过兼并对工厂资产进行补充,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的要求,使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专业化要求,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企业规模经济是兼并后将许多工厂置于同一公司,可以节约管理费用、营销费用,扩大对科研新产品开发的投入,扩大筹资规模,实现企业规模效益提升。(2)财务协同动机。通过企业重组兼并,可以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效益提高。如利用所得税递延条款,如果公司在一年内亏损或连续几年亏损时就可能成为兼并对象,为购并企业带来减免税优势;又如采用换股方式实现购并,购并企业股东在不交税或低税负条件下完成资产的流动交易;又如购并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估发生改变,由预期效应刺激股票价格上升,增大股东财富。这也是刺激企业购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