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22233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版)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学案(含解析)熟记什么是城市化3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4意义: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由图忆知 1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表现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2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分三个阶段(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较慢,第一产业比重较

2、大。(2)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发展加速,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达70%以上,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3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具体空间差异如下: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口增长

3、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题组练通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是()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解析:1.C2.C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错

4、。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B错。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对。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D错。第2题,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错。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错。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对。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60%,第一产业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D错。(2019本溪模拟)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显示四个国家的城市化平均增长速度。读图完成34题。3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A1个B2个C3

5、个 D4个4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传统工业的复苏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A BC D解析:3.B4.C第3题,图中奥地利、比利时、瑞士三个国家城市化增长速度在19801984年为负值,说明这三个国家出现逆城市化问题。瑞士在19841989年仍是逆城市化状态,奥地利、比利时在19841989年的城市化增长速度为正值,是再城市化现象。第4题,西欧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工业主要是高技术产业,而传统工业产值小,污染重,不会出现复苏,错。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所以再城市化的原因可能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再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发展的后期,人与环境协

6、调发展,城市环境质量改善,错、对。方法技巧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判读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郊迁往乡村和中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乡村和中小城镇环境优美;现代交通网络的建立等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弄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1)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2)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等。2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

7、改变原有地表形态气候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河流破坏原有河网系统生态干扰和破坏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3.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利用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就业方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聚落景观乡村景观被城市景观所取代人类活动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文化改变地方文化,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题组练通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12题。1新市镇工程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A BC D2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A主导风向将

8、发生明显改变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解析:1.A2.B第1题,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渔村建成了住宅区,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可以缓解、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住宅区的建设不可能控制外来人口迁入;香港地域面积狭小,不存在逆城市化现象,故选A项。第2题,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即住宅区面积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不会影响主导风向。该地区大气环流仍以季风为主,故排除A项;住宅区面积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会有一定变化,但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故排除C项;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热岛效应会明显增强,故排除D项;“水泥森林”面积扩大,建筑物、地面硬化等使得降水下渗量减少,地表绿地减

9、少,地表径流迅速流失、蒸发,蒸腾减少,从而影响水循环状况。故选B项。近年来,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据此完成34题。3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洛阳市()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D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4洛阳城市通风廊道不通畅主要是因为

10、()A生态载体不足 B城市土地紧张C缺乏技术指导 D缺少政策支持解析:3.B4.B第3题,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城市经济水平相关,不会因通风廊道建设大幅提高。通风廊道能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几乎不会影响到产业结构,也不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根据材料信息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及低矮楼宇群等形成贯穿于城市各部分的结构,可以使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第4题,洛阳市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均可作为城市通风廊道生态载体,生态载体充足,A错;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若干城市通风廊道,说明有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C、D错;城区的快速扩

11、张,城市建设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生态廊道土地紧张,导致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B对。方法技巧图示法整合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难点一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的一般分析思路典题示例(2016海南高考)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2)

1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BC D解析第(1)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2)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

13、,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第(3)题,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答案(1)C(2)B(3)A师说技法(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分析思路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1景观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

14、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3空间地域利用方式带来的影响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业用地将转化为城镇用地,将增加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并带来郊区农民就业方式的转化。(二)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的总体结构集训过关(2018北京高考)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A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B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D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解析:1.A2.D第1题,图中显示,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最大,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含义可知,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由于区位于城市中心,可推知建筑物密度大,A对。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较大,且位于区附近,可推知为住宅区,不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