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2223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思想品德(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人格尊严权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本课将进一步具体说明其中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使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 本课对应的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姓名权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

2、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肖像与姓名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含义和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3、教学重点和

3、难点:本着八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 的责任。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确定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认知较差,在生活中侵犯他人此类权利的事情以及自身权利被他人侵犯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学生更是出于好奇好玩、不懂尊重他人,加之电脑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上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二、说教学理念考虑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活动和讨论交流为教

4、学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切实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三、说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本人在教学中运用了如下教法:(一)教法分析1、问题教学法: 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调查分析法: 通过学生对周围侵权现象的发现与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种种侵权行为,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3、体验教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权利的意义,从

5、而激发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4、案例教学法: 再现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5、多媒体教学: 借助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二)学法分析1、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探索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挥

6、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2、体验学习法:通过玩游戏和小品演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 ,更有助于情感的理解与升华。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知识的准备和拓展,有关人格尊严、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相关法律知识。学生准备:搜集同学中存在的侵犯同学人格尊严的事例,找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案例;准备情景剧的表演。(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本课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教学设计(1)游戏导入展示课题活动内容:提供了“比尔盖茨”“

7、鲁迅”“鹿晗”“林书豪”等几个姓名。设问:看到了这些雕塑、照片、姓名,同学们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哪些相关的信息?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第一组信息,由雕塑和照片联想人物,使学生懂得了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之一;通过第二组信息,由姓名联想人物,使学生懂得了姓名也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进而引导学生感受一个具体的人有两大外在标志:肖像(以容貌将人区别开来);姓名(用文字符号将人区别开来),从而进入本课的课题。教师行为:展示信息,提出问题,给以提示,加以引导。小结:肖像(以容貌来区别)和姓名(用文字符号将人区别开来)是一个具体的

8、人的两大外在标志;肖像权和姓名权也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2)创设情景一:巧引妙导活动内容:呈现材料一对农村夫妇,生了个胖儿子,夫妇俩开心之余,却为儿子取姓名发了愁,思来想去,朴实的夫妇终于给儿子取名“寿生”,祝他一生平安,长命百岁。提出问题:你的姓名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吗?你除了使用过这个姓名之外,有没有使用过其他名字?什么是姓名?设计意图:通过与自身实际密切相关联的几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懂得姓名和个人人格的关系。教师行为: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和实际情况回答,体会姓名的含义及作用。含义: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作用:它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个特定的个性

9、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3)创设情景二:激思辩疑活动内容:呈现材料寿生渐渐的长大,转眼来到了省城读中学,为了能培养他成材,父母亲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寿生也很懂事,在校非常关心集体,热心助人,成绩优异,在一次省奥数竞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可最近他却不想去上学,并且向父亲提出改名换姓。因为他父亲姓秦,所以同学嘲笑他,叫“禽兽生”,但是遭到父亲的拒绝,说他忘恩负义。提出问题:你认为寿生可以更改自己的姓名吗?他爸爸有权阻止吗?说说理由。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姓名(多媒体出示:我的姓名我做主),这样的姓名合法吗?合适吗?假如你是户籍主管人,你会让他们上户口吗?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目的是引导

10、学生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权(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知道法律对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体规定;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同时学会用辨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取姓名的现象。教师行为: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姓名权。补充相关的法律知识,知道法律对年满18周岁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体规定;明确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4)创设情景三:合作探究活动内容:呈现材料在寿生的强烈要求下,终于改名为秦哲凯。16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大四时,他申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继续深造。可他的同学马雷

11、得知秦已被该大学录取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秦的邀请信,同时以秦哲凯为名拒绝接受邀请,并推荐了他自己。提出问题,小组探究:马雷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法律依据)?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侵犯姓名权的行为?假如你是秦哲凯,你将采取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案情和思考,要求学生明确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懂得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教师行为:出示材料,组织讨论,引导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和应承担法律责任,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5)创设情景四:才艺展示活动内容:呈现材料大学毕业时,全班开心地留下难忘的毕业照。可是

12、,两个月后,秦哲凯却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手里还拿着一盒营养品,俨然像该保健品的形象代言人。秦哲凯立即打电话到该公司进行交涉。提出问题:你拍过照片吗?你还通过哪些方式制作过你的音容笑貌?(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肖像,包括自画像、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该公司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法律依据)如果将你的照片制成公益广告用来宣传希望工程,这种行为是否侵犯公民的肖像?设计意图:肖像的制作有人物剪纸、素描、石膏像、摄影等。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让学生去感受肖像含义、制作方法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之所以成为特定人的容貌标志。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公司这样做的危害。理解我国法律保护公

13、民肖像权的相关规定。教师行为:呈现材料,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肖像,并引导讨论,理解我国法律保护公民肖像权的相关规定,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进行人身攻击。”教学建议: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肖像,这既是学生才艺的表现,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容笑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人的肖像的特定标志,但教师要加以组织和引导,适可而止,不可花过多时间。(6)创设情景五:关注生活活动内容:呈现材料做贼心虚的,保健品公司接到秦哲凯的电话,说公司一时疏忽没跟他商量,并答应支付给他一定的广告费。秦哲凯认为自己家庭贫穷,以后还要出国留学,为了不给

14、父母添麻烦,他就答应了,但他要求自己的照片只能在该报纸上使用。提出问题:秦哲凯行使了什么权利?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在行使这项权利时需要跟父母商量吗?搜索我们身边(生活中)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让学生明确,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规定。通过搜索活动,让学生认识身边侵害肖像权的行为表现和侵害肖像权的行为要承担的责任,从而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行为:呈现材料,组织讨论,学习权利。引导搜索身边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帮助学生认识侵犯肖像权的行为表现及其后果,引起学生对自身肖像权的关注。(7)案例探析活学活用“我来当法官

15、”案例一:陈某违反交通规则,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强行过马路,被王某拍照,王某将照片送到报社发表,让舆论谴责这种既不讲社会公德,又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陈某知道后却指责王某侵犯了他的肖像权。问:王某是否侵犯了陈某的肖像权?案例二:你说我说: 如果将这幅照片制成公益广告用来宣传保护女童工,也未经本人同意,这种行为是否侵犯公民的肖像?如果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也并非出于恶意,对不道德现象进行批评,是正常行使舆论监督权利,不构成侵犯肖像权。多媒体出示不侵犯肖像权的行为:(1)为新闻报道需要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 如政治家、外交官、知名学者、艺术家、运动员。(2)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缉令上嫌疑犯的肖像 (3)使用在特定场合会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如参加集会、游行庆典等活动的人的肖像 (4)为了本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如寻人启示上的照片;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如出于临床医学教学研究在专业报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6)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的照片、录像。设计意图:“我来当法官”的活动,寓教于生活中,让教育回归生活,凸现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活动,联系现实,分析案件,处理案件,提高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收益。教师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