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21359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9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告说明神经外科生物补片市场是充分竞争市场,同类产品有20多个,动物源性植入材料产品为当前神经外科硬脑(脊)膜缺损修复的主流,部分产品同质化明显。国内神经外科生物补片市场以国产产品为主,2015年国产产品市场份额已达75%。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3525.1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813.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5%;建设期利息130.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7%;流动资金2581.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0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3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9298.08万元,净利润3065.6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37%,财务净现值749

2、.2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4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7一、 行业发展现状7二、

3、 人工心脏瓣膜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10三、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5第二章 市场分析17一、 竞争格局及市场地位17二、 竞争格局及市场地位17三、 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18第三章 法人治理21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21二、 董事24三、 高级管理人员29四、 监事31第四章 SWOT分析33一、 优势分析(S)33二、 劣势分析(W)35三、 机会分析(O)35四、 威胁分析(T)37第五章 发展规划分析42一、 公司发展规划42二、 保障措施43第六章 进度实施计划46一、 项目进度安排4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6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47第七章

4、环境影响分析48一、 编制依据48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48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0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1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52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52七、 营运期环境影响53八、 环境管理分析55九、 结论及建议56第八章 节能分析58一、 项目节能概述5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59能耗分析一览表60三、 项目节能措施60四、 节能综合评价62第九章 劳动安全分析63一、 编制依据63二、 防范措施64三、 预期效果评价68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0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70二、 建设投资估算71建设投资估算表73三、 建设期利息73建设

5、期利息估算表73四、 流动资金75流动资金估算表75五、 总投资7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7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7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78第十一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79一、 项目招标依据79二、 项目招标范围79三、 招标要求80四、 招标组织方式80五、 招标信息发布80第十二章 项目风险评估81一、 项目风险分析81二、 项目风险对策83第十三章 项目总结分析86第十四章 附表附件87建设投资估算表8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8流动资金估算表8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3

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6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行业发展现状1、外科软组织修复神经外科生物补片截至目前,国内每年开展各类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使用硬脑(脊)膜补片(包括生物补片和高分子材料补片)超过40万片,市场总销售额超过7亿元。国内三甲、二甲及部分其他医院均可开展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产品使用医院较为分散。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1)心胸外科生物补片心胸外科生物补片产品用于心外科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修复及胸外科胸腔镜肺减容手术中吻合钉孔的防漏气。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我国先心病患者推算为200万人,

7、每年有1220万先心病患者出生。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发布的报告,2017年全国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数77,305例。其中,80%约6万例是简单先心病的外科手术,心胸外科生物补片是该类手术主要植入产品。胸外科手术全年手术量高达30万台,70%以上的手术为胸腔镜手术,按照每台手术3枪吻合钉孔计算,心胸外科生物补片的市场容量约60万片。(2)肺动脉带瓣管道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有20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每年新增12-20万个,保守估计20%先心病患者属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复杂先心病的手术难度大,能够开展相关手术的医院数量和医生数量还比较有限,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也可能制约手术推广。3、心脏

8、瓣膜置换与修复(1)瓣膜成形环目前国内每年二尖瓣成形手术约为11,000例,三尖瓣成形手术约15,000例。2015年心脏外科报告显示,国内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比例只占到二尖瓣手术的14%,近几年逐年上升,但也不超过20%。上述数据低于与发达国家超过60%的二尖瓣成形手术比例。国内瓣膜成形术仍在不断普及中。(2)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牛心包瓣现阶段,发达国家瓣膜置换以主动脉老年退行性病变治疗为主,患者年龄偏大,临床应用以生物瓣为主,由于牛心包瓣的自身优势以及行业领导者美国爱德华公司的牛心包瓣产品优势,生物瓣临床应用又以牛心包瓣为主。因患者年龄大,外科手术风险高,部分患者只能选择介入方式治疗,介入瓣的临床

9、应用比例上升。以美国市场为例,据MillenniumResearchGroup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约为16.34万例,其中机械瓣1.78万枚,外科植入生物瓣为10.28万枚,介入主动脉瓣为4.28万枚。其中,介入主动脉瓣的主流瓣膜类型为球囊辅助扩张的介入牛心包瓣;机械瓣的瓣膜类型为双叶机械瓣。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接受瓣膜手术治疗人群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较多,年龄普遍较轻,目前国内生物瓣使用比例较低。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全国能开展心外科手术的医院有708家,全年心脏瓣膜置换术为6.57万例,2018年这一数字增长至约6.89万例。根据手术量和大型终端医院人工

10、心脏瓣膜的使用情况推算,2018年中国生物瓣临床应用比例约占20-25%,生物瓣市场容量在1.8万-2万枚左右,其中以进口猪主动脉瓣居多;牛心包生物瓣约为7,600-8,000枚。国内第一个生物瓣于1976年在阜外医院由朱晓东院士制成,此后开始推广使用,产品以医院自制为主,其他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知名医院也开始实施生物瓣手术。目前国内医院瓣膜手术集中度相对较高,2018年体外循环数据及市场调研统计显示,国内年瓣膜手术量超过1,000台的阜外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9家医院瓣膜手术量合计占全国瓣膜手术量比例约25%,超过300台的49家主要医院占比约56%,超过100台的1

11、39家主要医院占比约79%。二、 人工心脏瓣膜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1、人工心脏瓣膜简介心脏瓣膜是心脏进行血液运输过程中的控制“阀门”。人体心脏中共有四个瓣膜,分别是左心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右心的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当心脏瓣膜因风湿热、老年退行性改变、病毒感染等原因产生病变时,一般最终需要修复或置换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心脏瓣膜的应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个植入人体的为球笼瓣,是一种机械瓣。2、人工心脏瓣膜分类及比较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心脏瓣膜品种逐渐增多,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两大类,机械瓣目前主要以热解碳为瓣叶材料;生物瓣瓣叶主要使用猪主动脉瓣或牛心包等生物组织制作,目前主要以牛心包组

12、织为瓣叶材料。机械瓣较生物瓣的优势主要包括:(1)其机械寿命估计可达50年以上,植入人体后瓣叶不会钙化、瓣膜本身一般不会毁损,再手术主要源于并发症或其他病症导致的机械故障,一般在不出现术后抗凝并发症的情况下可终生使用;(2)机械瓣更适合年轻患者,根据美国2017年AHA/ACC指南,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其意愿和偏好以及是否有抗凝禁忌症或适当管理抗凝的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机械瓣术后抗凝并发症风险和生物瓣术后衰败毁损而再次干预治疗(再次手术/介入)风险后,该指南建议:50岁以下的患者选择机械瓣,50-70岁之间的患者可选择生物瓣和机械瓣,70岁以上的患者选择生物瓣;有抗凝禁忌或不愿接受终生抗凝治疗的

13、患者建议选择生物瓣。机械瓣使用寿命长于生物瓣是导致年纪较轻患者选择机械瓣、年龄较大患者选择生物瓣的关键。目前,我国瓣膜手术患者人群相对年轻,机械瓣占据主流地位: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约95%为70岁以下患者,约80%选择使用机械瓣,其中,50岁以下患者手术时选用机械瓣占比达90%。生物瓣膜的使用主要受限于其在体内的耐久性,抗钙化性能是提高生物瓣膜耐久性的关键指标之一。年轻患者新陈代谢较老年患者更快,故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小,瓣膜钙化速度越快。3、人工心脏瓣膜发展历程(1)2000年以前机械瓣占据人工心脏瓣膜主流市场从第一个球笼瓣开始,早期临床应用的瓣膜都是机械瓣,其中著名的还有球蝶阀瓣、单叶机械瓣、叶

14、机械瓣等。热解碳的发明使得瓣叶材料对溶血的影响大幅降低,延长了机械瓣在人体内的使用寿命,使得机械瓣开始成批量的工业生产并用于临床实践。2000年之前,机械瓣的使用占据主流市场,美国美敦力和圣犹达等公司的机械瓣产品曾经占据全球人工瓣膜80%以上的市场。(2)2000年后生物瓣替代机械瓣成为主流置换人工机械瓣的患者必须终身抗凝,以及术后抗凝相关的并发症至今未能得到解决。基于机械瓣上述缺陷,外科医生逐步重视生物瓣膜,提出用猪主动脉瓣膜或黄牛的心包组织改性处理后制作生物瓣膜。相比机械瓣术后需要终身抗凝,生物瓣患者在不合并房颤的情况下,一般术后仅需要3-6个月的抗凝治疗,随后就可以不用担心凝血而随时导致

15、的风险。2000年以后,大组长期循证医学数据开始支持生物瓣的应用,生物瓣的应用占比逐年递增。到2010年左右,全球生物瓣占比超过机械瓣,特别是以退行性病变为主要治疗群体的欧美发达国家,生物瓣的使用量已经达到70%以上。(3)2005年后牛心包瓣逐渐成为生物瓣领域的主流产品牛心包组织作生物瓣叶材料更具优势,较猪主动脉瓣材质更致密,面积宽大,具备可选择性和可测量性的优势。美国爱德华公司3已放弃猪主动脉瓣,专注牛心包瓣,其介入瓣也全部采用了牛心包组织作为瓣叶的原材料。目前美国使用的生物瓣膜中,牛心包瓣占比超过70%。三、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1)动物源性植介入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之经济的发展、居民医疗消费及财政支持的不断增长,对包括动物源性植介入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广阔。(2)本土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明确鼓励和支持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国产医疗器械招标采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