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2116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模式的理性摸索 少年小朋友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仅是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规定,还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度析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如何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进一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DI1.16657/j.cki.isn73-9132.03.00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种人的成功,智商的影响只能起到2%的作用,而情商则会起到8。由此可见,和智商相比,情商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情商也由此成为了目前衡量一种人素质的首要因素。情商教育使得青少年学会了科学管理自己的情绪,明白了应当如何为人

2、处世,这种学习使得她们变得更快乐和自信。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她们也可以有更强大的意志力去沉着面对。情商是人心理健康原则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规定。 一、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不良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系是营造家庭氛围的核心因素,这一因素决定了家庭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状况,是家庭发展的基本。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是她们最值得信赖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形成她们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经调查发现父母沉迷于麻将桌的,其孩子也是玩牌的高手;大人爱偷盗的家庭,孩子多有三只手;家长说话粗鲁的,孩子的言语也不

3、文明;好吃懒做的家庭,孩子也是游手好闲。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样说,虽然话糙了点儿,但是理不糙。家长的行为习惯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小学生心智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是一种家庭的真实写照,在近年的小学教育工作中发现,家长的行为习惯,在小学生的身上均有所体现。例如,一种不讲究卫生的学生背后总会有不爱干净的家长;说话蛮横、不讲道理的学生,其家长多数是欺行霸市的无赖;满口脏话的学生,家长的素质也不会太高;反之,一种懂礼貌的学生,其家庭成员肯定是素质较高的。家庭的生活氛围是如何的,是一种家庭作风的体现,而家庭氛围一般会通过家庭中的人员关系体现出来。不良的家庭成员关系对小学

4、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会非常大。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争执、互不关怀、酗酒等行为,会使小学生长期处在焦急不安的生活环境中,极易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在某些单亲家庭中,父母有时会对小学生缺少管教的耐心,小学生会偏离健康家庭教育的轨道,对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 (二)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并且对未知的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但是她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很差的。因此,在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难免与孩子之间发生意见冲突的现象。当孩子的意见与家长不一致时,多数家长总是以强硬的态度责令孩子遵从,这种手段虽然有效,但是孩子还是不能真正的发现自身的错误,其是非辨别能力不

5、能得到提高;尚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犯了错,总是唠唠叨叨,时间长了,孩子就麻痹了,一种耳朵听,一种耳朵冒,父母的力气也就白费了。为人父母,一定要明白,小学生心灵成长是需要阳光的,贪玩是她们的年龄特点,家庭成员要摒弃尖酸刻薄的语言,对的地进行引导,使学生拥有成就感,形成良好品格与性格。 二、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温馨愉悦的家庭氛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小学生成长在相敬如宾、尊老爱幼、互相关爱、彼此信任的和睦家庭之中,自然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以及为家庭发展应尽的义务。大人们的勤俭节省、乐于助人、善于学习、严谨自律、乐

6、于拼搏的优良作风,也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对的的人生观。 (二)家长充足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担任着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神圣使命。教育孩子单单停留在口头说教的层面上是不够的,我们都懂得“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因此,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它应当是家庭中所有长者的义务。喜欢模仿是小学生的明显特性之一,家长是她们最容易模仿的对象。由此可见,为了家庭的兴旺,家长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行,时刻以高原则严规定来约束自己,使自身行为更加规范。 家长的楷模作用,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的确不可忽视。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或习惯时,不要急着进行纠正,一方面应当认真思考自身与否

7、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完美,必须做到律人先律己,用率先垂范的楷模效应协助孩子纠正错误。这样孩子才干真正意识到对与错的区别,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倾向。 (三)家长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限度小学生的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品行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培养良好心理的重要时期,这就规定家长具有一定的文化限度,可以积极引导孩子热爱生活,培养她们的爱好爱好,使孩子树立坚强的自信心,逐渐使孩子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家庭的一分子,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使她们逐渐学会对家庭的担当,形成社会责任感。此外,家长的文化限度提高了,就更能较好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更为有效的实行,这对家长自己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一定要对自己高原则严规定,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的学习科学的教育措施,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