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21117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教育管理《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基础性、全面性、 2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着手制定的-提出了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构想。 3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英国政府颁布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办学思想及管理模式,被视为英国教育改革的里程碑。 4在日本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上增加了-时间。 5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趋势主要有:(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2)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3)发展智力能力

2、、培养创新精神;(4)重视-知识;(5)重视个人知识。6-提出了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7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两条主要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和 - 原则。 8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9-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目标为中心,因此,这种评价模式又被称为“行为目标模式”。 10- 是适应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指营造组织内的学习氛围,能够使组织进行有效的集体学习、个人学习,不断提高个体素质,从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种组织理念,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及创新能力,能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我国基

3、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3简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四项教学原则。4简述发达国家教育评价观的变化。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结合实际,对我国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校本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基本要求】 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要联系实际,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300字。 看美国中小学如何上课 三年前,陈先生到美国访学期间,10岁的女儿韵正也跟着去了,在美国上了五年级(小学)和六年级(初中),而出国

4、前她在国内小学读了4年多,回国后又开始上初一。经过一段时间对中美两国教育的比较,陈老师感触最深的是,中国教育的特点是教学生学会考试,而美国教育则是围绕着教学生学会生活来展开的。 陈先生结合女儿的例子,描述了美国的中小学是怎么上课的:上午教英语阅读、数学、科学、历史这些主科,下午上的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副科。比如,学校里有专门供教学用的厨房,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烤面包、做煎饼,韵正还把她做的产品带回家来给大家品尝;有缝纫机,韵正做了一个小枕头,带回国作为纪念;有小车间,韵正和她的同学合作,用木板做了一台手推车。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和生活息息相关:假设你是个很有钱的人,设计一个你的旅游规划,到你最想去的地

5、方,住最好的宾馆,要求度假不少于3天。韵正设想自己到迈阿密度假,她上网查了迈阿密好玩的地方和天气状况,下载了景点的图片,在网上订了来回机票和一个五星级宾馆,连每一餐吃什么都做了计划,然后把所有信息写在了一张海报上,贴在班级的墙上,这就是她的作业。还有贷款买车的作业,假定你的月薪为2500元,如果你要贷款买一辆少于5万元的汽车,应如何计划?他们还在班上搞模拟餐厅,从设计招贴画开始,学生按老师要求从家里带些食品和餐具来到学校,然后轮流扮演餐厅服务员和顾客,学会讨价还价。美国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在六年级时,韵正就做过这方面的作业。有一个英文的职业规划网站,你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打勾,

6、然后电脑会依次给出20个适合你的职业。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这个网站会告诉你该职业的年薪,5年内的供求情况等等,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就是一份作业。老师还让学生把自己未来的职业印在名片上,韵正的头衔是“未来的剧作家”。美国学校平时十分注重逃生演习。韵正当时就读的学校,每月一次演习,火灾、地震、龙卷风、坏人持枪入校等情景都模拟过。 对比美国的教育,陈先生也谈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些欠缺,“我在中小学阶段曾经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数理化挺好的,现回过头来看,学了不少没用的东西,或者说是白白浪费了时间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存在问题。许多孩子不会削苹果、洗碗、洗衣服、叠被子、缝纽扣。一个学生连正常生活都不能自

7、理,即便考试分数很高,琴弹得再好,你能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吗?难道我们的孩子仅靠高分就能过好日子,就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以上是陈老师结合女儿的学习经历所谈的一些感受,试运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如:“四个学会”目标、课程改革、建构主义理论等)对此进行分析。试卷代号:223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普及性 2美国2061计划3. 1988年教育法 4综合学习5信息技术6赞可夫 , 7循序渐进 8道德认知发展9泰勒 10学习型组织二、筒答题(每题10

8、分,共40分) 1筒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是:(1)以政府为主导的动力结构。即:政府颁布政策、法规主导基础教育改革;政府各级领导重视基础教育改革;在资源配置上,突出各级政府的主体地位。 (3分)(2)采取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战略。即: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我国始终坚持“重点突破“分布实施”的策略,切实把普及义务教育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 (3分)(3)以教学改革为主导的秩序。即: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基本策略是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重心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4分)2筒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为

9、: 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课程结构改革。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注重综合课程的设置; 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改变“繁、难、偏、1日”的课程内容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代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实施的改革。倡导参与性、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的改革。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改进;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注:6个要点各占1分,共6分;6个要点的简要说明共占4分)3简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四项教学原则。 答:布

10、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四项教学原则分别为: (1)动机原则。强调在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促进儿童的好奇心、胜任力等内在动机。 (2)结构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结构。 (3)程序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其包括的主要因素有:学生以往的学习、发展的阶段、学习材料的性质和个性差异等。 (4)强化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反馈,使儿童通过反馈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能力,从而强化有效的学习。 (注:4个要点各占1-5分,共6分;4个要点的简要说明各占1分,共4分)4简述发达国

11、家教育评价观的变化。 答:发达国家教育评价观的变化主要是: (1)由单一的认知评价转向全面评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将评价的判断、证明功能转向“改进”功能,强调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改进教学;(3)注重形成性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区分开来,强调过程监控; (4)关注学生评价,以使教师了解更多的信息,及时反馈,并改进教学。(注:4个要点各占2分,共8分;4个要点的简要说明占2分)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结合实际对我国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答题要点: (1)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实施德育内容,在德育原则的指导下,采用的一定的德育手段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12、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德育途径也称德育组织形式,任何德育都是通过一定的德育途径来实施的。 (3分)(2)我国德育方法与途径变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 从封闭到开放。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分辩能力,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组织他们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感受各方面的信息、客观地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与真实性,这种开放性的德育方法摆脱了以往德育脱离社会的实际,适应了学生的发展要求。 (2分)从受体到主体。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为此,在德育过程中,就需要发扬民主,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形成一定的思想道

13、德与道德实践能力。 (2分)从平面到立体。现代社会是一个立体的网络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织、相互联系,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系统,已成为整个教育包括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2分)从工具价值到目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包括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两方面。一方面,从工具价值出发,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形成一个健全而强壮的自我;另一方面,从目的价值出发,需要形成的是一个完善的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现代德育方法正是以此为指导来进行建构的。 (2分)(3)在论述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4分)(未结合实际扣4分、没有自己的分析和

14、思考扣4分) 2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校本管理的理解和认识。答题要点: (1)校本管理是一项通过将重要的决策权从教育行政部门转移到每一所学校从而改进教育的策略。校本管理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将教育的权力与责任转移到学校层面,并由一个相关人员参与的法入团体来负责实施,从而使学校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3分)(2)校本管理的基本理念是: 校本管理是一种以权责相等为核心的分权管理。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将学校的决策权由教育行政部门下放到学校层面,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决策。学校在拥有自主管理权的同时承担相应责任,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 (2分)校本管理是一种参与

15、式管理。由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管理学校资源。董事会的成员一般包括:校长、教师、社区成员,学生家长以及学生。 (2分)校本管理是一种自组织管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学校内部,来自于本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作用。 (2分)校本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满足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学校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学校管理应当以人为中心;应当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要注重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3)在论述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阐述。(未结合实际扣4分、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扣4分)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基本要求】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