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20910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智学校之康复训练关于智障儿童的康复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康复训练原则是根据康复目的和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在康复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康复训练原理应贯穿于各项训练之中,它对制定康复目标,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措施和使用的训练器械,确定训练方法以及所采用的训练组织形式都具有指导作用。训练是康复的基本途径。在一切训练活动中都应坚持五个原则:一、坚持全面发展,补偿缺陷的原则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为目的,要求我们不仅在大脑缺陷方面进行补偿训练: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发训练;也要在品格、修养方面进行养成训练:更要在生活自理,职前教育方面进行培训练。

2、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二、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通过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身心协调动作的能力,增加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锻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补偿。因此对智障儿童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渐进性原则,才能达到补偿的作用。三、持因人实施原则康复训练的实质是大脑缺陷补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损伤的部位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对不同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训练,坚持因人施训的原则。四、坚持强化性原则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智障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大脑皮层有兴奋消退快、保护性抑制、定向反射弱的特点。因此要坚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大兴奋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五、注意游戏性、趣

3、味性的原则训练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主动性。使受训儿童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对智障儿童进行功能训练;智能训练:异常行为矫正训练;以提高智障儿童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及身心协调,并通过增加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功能训练1感知训练(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知觉)2口语训练(语言障碍训练、口语训练)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训练、行走训练、反应速度、力量训练、协调训练、平衡训练)4手功能活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精细运动训练)智能训练1培养思维能力训练2锻炼记忆力训练3培养注意力的训练4培养

4、兴趣开阔视野异常行为矫正训练行为矫正训练就是运用操作反射原理对智障儿童的异常行为进行技术矫正,训练和发展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智障儿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础。1.正强化 .消退 3.塑造 4.条件强化 5.惩罚功能训练 训练是根据智障儿童大脑皮层功能障碍而制定的恢复、补偿其定位功能方法。功能训练包括感知训练、口语训练、大肌肉群活动训练手功能活动训练。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又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对智障儿童进行感觉训练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丰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动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阈限性,刺激大脑功能定位的恢复和补偿,是一切训练的开端。1、视觉

5、训练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外界物体发出的光作用于人的眼睛,通过眼睛的透明组织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视网膜感受光的刺激后,把光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将冲动传人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对智障儿童的视觉训练目的是提高和增强视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和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视敏度训练观察不同距离的大小类同物体。 (如:火柴梗、小木棍、牙签)观察不同物体(如:家俱、工具、蔬菜、水果)分辨室外远处不同物体(房屋、街道、交通岗)辨认某种熟悉的物体(如:公共汽车、小轿车、卡车)弱光下观察物体(茶杯、书、笔桶)辨色能力训练基本色训练:用红、黄、绿、蓝、黑、白等颜色同周围

6、熟悉的物体进行实物训练。如:红旗、黄纸、绿树叶、蓝天、黑板、白衬衫等,让智障儿童能基本正确地说出。混合色训练:棕色、灰色、粉色、紫色、橙色辨色训练。近似色训练:近似色是运用基本色调出的色调。如:深红、浅红;深黄、浅黄:深蓝、浅蓝。通过绘画调色进行训练,使智障儿童能辨认近似色的能力。形状知觉训练结合实物,训练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角形、椭圆形、菱形、圆柱形。距离知觉训练训练智障儿童知道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晰,远物模糊。方位知觉训练一方面以自身或身体为准进行训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另一方面进行东西南北方向的训练;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注意训练中家长朗诵训练

7、材料时速度要适宜。2、听觉训练音调区别训练音调可以充分表达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和寓意。训练智障儿童从说话语调中理解真正的意思,提高适应生活能力。律动音训练根据音乐节律反复做同一动作,以体态律动打击乐器进行训练。根据乐典的节奏,让智障儿童作各种拍打动作。(拍手、拍腿,模仿动物行、走、飞、跑、跳、游的动作)根据劳动动作,编进律动音训练中。 (如:拉锯、打锤、洗衣)结合方步、垫步、踏步练习进行简单舞蹈步训练。乐音听觉训练训练听各种乐器的声音。训练学弹电子琴,激发乐音听觉训练积极性。混合区别训练利用嘈杂的声音中寻找熟悉人的说话声。在轻音乐中听妈妈讲故事。3、味觉训练味觉是口腔内味蕾的一种功能。刺激物直接作

8、用于味蕾产生兴奋后,冲动沿吞咽神经,面神经和迷走神经传人脑干,经丘脑,最后到达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最下部产生味觉。人的味觉基本有四种:酸、咸、甜、苦。训练时从儿童表情动作可以显示出对不同滋味的鉴别。4、嗅觉训练嗅觉是有味的物质分子挥发,刺激嗅细胞,使之产生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上行,穿过颅底的开口直通脑部到达大脑皮层的颞叶区而产生的。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视嗅觉训练,会区别甜味、苦味、汗味、烟味、汽油味、烧焦味、臭蛋味、烂菜味、药味菜。5时间知觉训练通过有规律的生活帮助训练时间知觉。帮助理解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去年、今年、明年等;通过观察一年四季变化,认识春、夏、秋、冬。知道自己

9、的生日,知道儿童节在那天,国庆节在那天等。提 示:对智障儿童进行的感知训练,还应当进行空间定向训练,深度视知觉训练。视觉追踪训练、听觉定位训练等。对智障儿童进行感知训练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因为孩子的精神与环境的交流是通过感觉来进行的。在训练感知器官的识别能力的同时,也要利用环境吸引儿童注意力和好奇心,培养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感知训练是其它各种训练的基石,开端。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康复训练智障孩子的有心人。有时间做一些训练记录,积累下来,总结成文,影响更多家庭,让更多的智障儿童受益。口 语 训 练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结果的标志,语言与人的

10、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智障儿童的语言不仅少,内容狭窄,而且句法简单贫乏。对智障儿童口语训练时,既要有重点的训练个别口语障碍的儿童,也要对全体儿童进行语言词汇积累的练。语言障碍儿童的训练:语言障碍的儿童要分析是构音障碍,还是舌体位障碍。训练时分五步:1培训准确的听音能力,学会区别语音的差别,尤其是近似音的区别。2教智障儿童正确发音,让孩子听清语音,看清口型,并大声模仿声音。3让智障儿童用普通话声调说话。4鼓励他多与别人交流。5每天讲述一天中所看、所听、所想的事。练习内容提示有三:1 学练习各种语气声调讲话:生气、高兴、欢呼、请求、讨厌、评批、赞扬、招呼、命令、愤怒、悲伤等。2 练习讲笑话,说儿歌,

11、顺口溜,快速讲话,快速说出熟悉人的名字。说绕口令等。3 每天做舌头操,训练舌头灵敏度。口语训练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口语训练选择一些有关动物内容故事。选择能够引起儿童好奇心的故事。选择儿童可以参与故事中角色表演的对话练习。口语训练的趣味性讲故事训练,边看图边讲故事。边讲故事边画内容。录音机录放故事。情境表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戴上头饰或道具。口语训练时要发挥儿童多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活动,结合动作或游戏对智障儿童进行训练。大肌肉群体活动训练对智障儿童进行大肌肉群训练的关键,是改善脑障碍,恢复代偿机能。爬行训练智障儿童由于肢体协调有问题,不会四肢着地,两腿随着上肢爬行,而是上肢伸出很远而

12、两下肢原地不动。爬行训练在平地进行。可以两手、两脚着地爬行,也可以双肘、双膝着地爬行。匍匐前进即手足并行。爬行训练可以钻笼、拐弯、绕障碍。行走训练便步、正步、踏步、跑步训练,竞走、踏线走踏点走、双脚跳走、单脚跳走、碎步走训练、手持物走、拾物走、穿衣走等训练。反应速度训练操场常规口令训练、拍球、传球、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掷沙袋、乒乓球等运动;跳绳、跳皮筋、跳房子等游戏:踢键子,接抛球、贴人游戏。力量训练拉力器运动、举重比赛、哑铃运动。推、拉、挤游戏;爬绳、吊杆、爬楼梯运动;提重物行走,扛重物行走训练。协调训练横列行进, 纵列近距离行进:骑马势、拉弓势的动作训练:双手同时同方向前后摆动行走;一

13、侧手脚同方向行走,一手垂直固定行走;倒退行走,侧向行走;依口令快速做蹲、跳、走、跑、举手、抬脚、仰头等动作。平衡训练沿直线走,托球行走;十公分宽木板上行走,蹲立;原地旋转定向;单脚跳行,斗鸡游戏;单脚站在单砖上过桥;垫上滚翻,倒立运动。手功能训练手是脑的老师。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和镜子。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多动手操作,能促进智力发育。手功能训练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训练。粗大运动训练训练手的伸、屈、抓、握、推、拿的动作。握皮球、推木棍、拍皮球。徒手划直线、画圆、画蛋以及各种平面图形;伸开五指握拳反复进行。建议与触觉训练结合,触摸后判断物

14、体大小、粗糙与光滑、冷与热等。蒙上眼后摸出特体形状、质地。精细运动训练用食指或中指快速扣桌比赛;穿珠、穿针引线:系鞋带、解鞋带;折纸、剪纸、手工、泥工;筷子夹豆;拾大米粒、拾黄豆、翻书页。坚持做手指操,使手功能训练更有规律性、科学性,效果更佳。模仿发声的练习(啊、呜、咿、爸、妈、猫儿、狗叫、羊叫、火车言、汽笛声)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策略训练要由浅入深,不要一味追求速度。对孩子微小进步都要及时表扬、鼓励他继续努力。训练时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造成孩子感到枯燥,排斥训练。多与孩子说话,并请家长注意沟通方式。随时注意孩子的需求,认真对待孩子。利用生活中自然情况训练,学会等待回应,家长在训练中给孩子留有反应,判断的时间。积极创造语言交往环境。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并持之以恒。注意事项注意稳定孩子情绪,保证训练质量。训练时保持适当节奏,避免孩子不适应,出现反复。训练时使用的指令,语言要简单、明确。给予孩子语言提示及指令时声音要宏亮,有力度。从孩子兴趣出发,使孩子愿意投入训练。训练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