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20725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汇报各位领导、专家:我就庄浪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全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社,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户数万户,总人口43万人。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人均亩。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年均降雨量毫米,年均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23,68月份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为,夏季(58)月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2179小时,各项生态指标符合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苹果区域布局规划标准,是全国苹果适生区之一。近年来,我县依托

2、自然资源优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着力点,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品特色产业,建成以苹果、梨为主的水果基地万亩;全面推行果园标准化管理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严格落实树形改良、物理杀虫、果园生草、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形成了以阳川、万泉、朱店、水洛为主的4个优质富士苹果生产带和南湖岳堡大果水晶梨、水洛良邑黄金梨2个双万亩优质梨生产集中区;建成了西北第二、全省第一家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年生产优质苹果苗木15种200万株;发展果品贮藏营销企业13户,组建成立乡、村果业协会22个,全县果品生产基本实现了“多乡一业

3、、数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XX年,全县果品总产量达万吨,果品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7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目标,严格按照基地创建工作要求,选择有基地规模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好、生态环境优越的阳川、万泉、朱店、水洛4乡镇46个村的万亩苹果生产基地作为创建单元,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服务体系,加强宣传培训,落实标准化措施,全面完成了基地创建任务。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生产管理体系。一是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财政、林业、果业、农牧、环保、工商、质监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庄浪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果品)标准化生

4、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对创建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各相关乡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以县乡果业技术人员为主体、乡村果业协会为骨干,组建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制定了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管理措施、统一用施肥用药方案的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基地生产、技术推广和营销人员的培训,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与指导,全面落实配方施肥、果实套袋、果园种草、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地技术支持。三是由农牧、工商、质监等部门牵头,组建县、乡、村三级监管队伍,健全了机构、制度、队伍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了对创建工作

5、中的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和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同时,县上先后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和督查汇报会,下发了庄浪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考核办法,明确了奖惩制度,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二、加大技物投入,落实标准化生产措施。基地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全面铺开、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抓好全县基地建设的同时,重点抓了阳川、万泉、朱店3乡镇的示范基地建设,每个乡(镇)确定23个示范村,每个村确定2030户为示范户,全县共培育示范户220户。各基地单元通过加大技物投入,全面落实各项标准化生产技术,建成标准化示范园万亩。全县共落实配方施肥万亩,果园种草5600亩,节水灌溉万亩,果实

6、套袋亿枚,合理间作万亩,追施生物微肥万亩,树形改良万亩,推广黑光灯杀虫7600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果园管理整体上水平。其中阳川乡通过落实果实套袋、树体改良、追施生物微肥、物理杀虫等标准化措施,建成了孙王、李咀2处100亩“万元园”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全乡万亩富士苹果园达到了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全乡果实套袋率达97%。万泉镇通过落实增施有机肥料、高效间套、使用无公害农药、铺砂保墒、节水灌溉、树体改良等措施,建成了高邵坪“节灌+瓜菜+果园”的旱作立体苹果生产基地4500亩,带动全镇3万亩苹果园实现了果园管理标准化目标。朱店镇通过组建功能完善的果业协会,建立统一编号的技术管理档案,制定田间生产管理记录

7、册,完善病虫害监控防治体系,全面落实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安装杀虫黑光灯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建成了1162亩“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富士苹果示范基地。水洛镇通过全面落实合理间作、规范整形、果实套袋、疏花疏果等措施,建成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强的标准化示范园2100亩。三、建立管理档案,规范投入品使用。一是制订了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农户操作手册、田间生产管理记录,由农户如实填写,并按县、乡(镇)、村统一进行了编号,做到了农户档案齐全、规范。各基地单元严格按照省绿办的统一要求,在乡、村两级基地办制作了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明确了基地范围。对化肥、农药、果袋等农业投入品由

8、基地指定的生产厂家、果业协会、销售网点统一供应。二是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家允许果树使用的农药种类,制定了果品无公害生产农药推荐目录,筛选、推广以农抗120、灭幼脲3号、吡虫啉等为主的一批高效、低残留农药,定期向广大果农公布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禁用的肥料、农药目录。三是由工商、质监、农牧等部门配合,对基地内农资市场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发现违禁化肥、农药等有害化学投入品,立即没收,集中销毁,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先后查处违规投入品案件5起,真正从源头上杜绝了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四、加强宣传培训,形成发展绿色果品生产共识。各基地乡镇村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

9、介,采取印发传单、刷写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地展了以绿色果品生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一是于3月份和5月份分批组织县果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果品经销大户到陕西富县、洛川进行参观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进一步激发了群众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二是聘请日本和国内知名果树专家在我县万泉高川、邵坪、阳川孙王、朱店三合等村先后举办果农现场培训班13场次,培训果农400人次。三是县果业局组织科技下乡工作队,结合果园示范管理,采取集中与分散、现场与课堂相结合的办法,每月在重点村举办 100人次以上的果农集中培训班2期,开展技术培训25场次,印发培训资料3万多份,培养持证农民技术员400名,有效提

10、高了群众的管园水平和动手能力。五、开展监督检查,实行全程控制管理。一是县上与果业局、各基地乡镇签订了绿色果品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保证责任书,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绿色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范畴。二是根据生产管理要求,抽调工商、环保、质监、农牧等单位人员成立监管大队,对绿色标准化基地生产过程、基地环境、投入品使用和档案管理等进行多次抽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解决,确保了基地生产的果品达到绿色果品的标准要求。三是由县果菜保鲜经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与基地所在乡(镇)、村签订果品收购合同,为农户发放管理卡、收购卡,实行一户一卡,凭卡定点收购。基地种植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苹果种植

11、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并接受基地办的监督检查指导,凡不按种植规程要求超标使用化肥、农药者,公司一律拒收其产品,保证了绿色果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六、落实扶持政策,增强绿色果品生产发展后劲。为了推动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我县通过加强政策性扶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了政策扶持的引导、激励和推动作用。一是积极争取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主的扶持项目,整合各类项目,筹集资金5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绿色果品基地建设。二是金融部门推行小额信贷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了对果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建立县、乡两级果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开展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和开拓市场等工作,为推动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必要

12、的资金保障。四是各基地乡镇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促进果产业发展的土地流转优惠政策,通过租赁、转包、互换等土地合理流转形式,鼓励科技能人、致富强人承包经营果园,更大地发挥了果园规模效益,为果品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五是筹集扶贫贴息贷款1000万元,扶持万乔娃、马凡星等一批重点果品经销大户按市场规律整合生产要素,扩大经营规模,形成了以经销绿色果品为主的民营经济小“巨人”,促使龙头企业与果农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真正走出一条 “基地+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七、积极开展综合创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绿色果品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我县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得

13、到了进一步贯彻,全县所有造纸厂、超标污染企业已全部关闭或转产;阔叶林全面禁伐,农田环境保护制度已经建立,绿色果品生产带动了绿色消费,有效促进了洋芋、草畜等主导产业发展。同时,绿色果品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大幅度地增长。据测产估算,今年全县果品总产量可达万吨,增产%,优果率提高5个百分点,商品率提高8个百分点;果品价格每公斤提高元以上,果园亩增收304元,全县农民人均可增收元。我县绿色果品基地创建工作在全县各级共同努力下,已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后,我们将以这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为契机,按照各位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抓好抓实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完善和提高工作,全力打造我县绿色果品品牌,做大做强果品产业,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