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思想与山水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20218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德思想与山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德思想与山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德思想与山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德思想与山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德思想与山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德思想与山水一、比德含义“比德” 中国古代形成的有民族特色的审美传统, 即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物与伦理道德相 比附,认为自然物之所以美, 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以其特有的形象形式体现了社会生活中的伦 理内容的缘故,将审美对象的景物看成是品德* 精神* 人格等社会美的象征。二、山水比德1、起源与诗经 中国人对自然的观照 ,并与情感生活结合起来 ,且用艺术形式加以表现 ,在文学中最早在 诗经 中就有了显示。在诗经中不少诗篇虽然不是独立的咏物诗,但它所用的比兴手法 ,是通过比拟兴感自然物来寄托某种情感 ,连类某种生活。诗经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 薪。彼其之子 ,不与我戍申。怀哉 ,怀哉 !曷月予还

2、归哉 ?”这是一首反映戍者怨思之诗 ,由“扬 之水”起兴 ,即悠扬平流的水呀 ,像被束薪 (捆柴 )所阻而断流 ,下句则说到我所怀念的人 ,不能与 我一起到申国戍守军务 ,而最后发出怀归的感叹 ,何月我才能还归到所怀念之人的身边。此诗 以水起兴,表现戍者怀归的一种深切情感。再看诗经鲁颂閟宫第九章:“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 ,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 ,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 ,鲁侯之功。”朱熹注诗经集传 认为此诗是“赋” ,即以赋的形式来歌颂“鲁侯之功” 。“赋”即赋陈其事。实则 ,我认为此诗 亦含“比”的因素。前四句写泰山巍峨,龟蒙苍苍 ,前者为鲁邦所瞻望 ,后者远达东方。实有将鲁国比为泰

3、山龟蒙二山之意。后四句写东海之城邦与淮夷之民众同来朝拜顺从鲁国,这都是鲁侯之功德所取得的威望。 这隐含着鲁国有如泰山 ,亦为其他国土之民所瞻仰 ,这是以泰山“比” 德与“颂”功。 诗经中有不少诗运用兴的手法来描述形象和表达情感。所谓“兴”即先 言他物,再引起所咏叹的事物。如关雎 :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此诗第一二句 ,是“兴” ,先描绘雎鸠之水鸟和鸣嬉戏之声 ,营造氛围 ,然后第三四句再言君子思 念淑女 ,希望与之相悦并结为配偶。 此诗将描绘和鸣雎鸠这一自然现象 ,同表达爱情统一起来 , 比直言爱情更具有艺术感染力。2、孔子比德孔子将诗经中的山水比兴手法 ,结合

4、他对自然的观察及对生命和仁知等内容的思考,提出“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观点 ,将诗经中的山水比兴写诗方法 ,演变为山水比德的儒家观 念。孔子的“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既有对山水的自然观照 ,又有对仁智的精神赞美 ,二者被孔 子恰到好处连在一起 ,成为一个整体。后来儒家中的孟子和荀子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还 强调观察自然之“术” ,即观察方法 ,不同的自然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所谓观察自然之“术”,即在观看自然之中 ,要能洞察出精神内涵 ,这是一种赋予自然以精神价值的高级观看方 式。孔子的仁智之乐的观点经春秋战国而至汉代 ,已经形成山水比德的儒家传统观照自然的方法 , 中国古人喜欢观山察水

5、,享受山水之乐 ,在他们的思维中早已形成了一种山水情结,而比德见仁又是这种乐山乐水情结中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人在有意识地自觉地对自然山 水作高层次的精神审美观照时 ,西方人的山水 (风景)意识可能还在沉睡之中。3、孟子孟子在此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国 ,登泰山而小天下说起 ,欲表明登高望远 ,登山越高 ,视野越广 , 胸怀也就越大 ,鲁国和天下都算不了什么。 (这正是后来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描绘登岱宗泰 山时的感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孟子接着自己发出观感 ,看过大海的人就觉得一般 的河渠之水算不了什么水了 ,而游历于圣人之门下就不会再去炫耀自己的言论思想了。他还 说到“观水

6、有术” ,应观察其波澜。最后两句 ,则有用水比德的意思。流水这种事物,在流动的过程中不灌满小坑洼就不能向前推进 ,君子有志于道 ,不逐渐积累成章也就达不到道的境界。 孟子的这段话将 “登山”“观海”并提,对后世亦发生影响。 例如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就“登 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句子。4、荀子 荀子则更具体地发挥以水比德的思想,引用孔子回答子贡所问为何君子见大水必观的言论来说明“君子见大水必观”的道理。夫水,大偏与诸生而无为也 ,似德。其流也埤下 ,裾拘必循其理 ,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 ,似道。若有决行之 ,其应佚若声响 ,其赴百仞之谷不惧 ,似勇。主量 必平 ,似法。盈不求概 ,似

7、正。淖约微达 ,似察。以出以入 ,以就鲜洁 ,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 ,似 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荀子借用孔子的话从观水中,发现有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志的地方,这可真是观水有方了 ,无怪乎君子见大水必观之。在公元前三世纪的荀子在观水中能看出这么多的德、义、勇、志等精神情感内容,恐怕在全世界自古到今少见。这真如程子所言,“非体仁知之深者 ,不能如此形容之” 。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对自然山水的比德观念 ,我们可以将此称为“德化”自然 ,在孔子那 里,以人的精神中的知、仁等智识伦理内容来观照自然,从本无精神的自然山水中见出仁知等内容 ,这种“德化自然”的方法是

8、以观照为主 ,并不是实际地改造自然或人化自然的方法 ,而是 在“乐”的观照中与自然在精神上和谐统一 ,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人的一种独特的自然观。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和中国哲人的“德化自然”的不同点在于,马克思是将自然看成是人的自然肢体的延伸 ,自然被人改造成为人化的自然 ,马克思发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然中 落脚点是自然。中国哲人的“德化自然”并不实际地改变自然或改造自然,强调的是观照自然,从自然山水中发现人的精神价值 ,并上升到仁、德的伦理高度 ,甚至上升到“国家以成”的 政治高度。 中国哲人和艺术家从自然中更多的吸收的是心智方面的精神养料,中国哲人的“德化自然” 的落脚点是精神。 所以

9、从孔子开始的乐山乐水的自然观对其后中国人与自然亲切相 处的态度起了开拓作用。山水比德成为中国人观照自然的一种思维方法,形成了中国人意识中的一种山水情结,并融入与中国古典园林中。参考文献1陈池瑜.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及其对中国山水艺术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2011,(02):69-75+127.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脉, 这种精英文化由于借助政治的力量, 已渗透到世人的思想 之中, 并成为古人立世行事的观念和标准。 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普世性和深入性, 中国艺术 在其发展过程中无不打上儒学的印记。 儒学中的人道主义与人格精神对中国文艺思想的形成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

10、化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其中有关生命伦理方面的内容主要体 现在“贵生爱物”的生命观上。儒家贵生爱物的“比德”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所谓“比德” ,即把山水当作道德精神的比拟象征来加以欣赏, “智者乐水,仁 者乐山”的比德山水观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感悟,实际上是引导人们通过对山水的真切体验, 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去反思“仁” “智”这类社会品格的意蕴。虽然儒家对中国传统园林 艺术构成方式的形成和影响不如庄禅那么直接、 明确,但它所倡导的和谐精神及其道德内涵, 使中国古典园林真正成为修身养性之处所。另外, 儒家所推崇的等级、 秩序等观念,在造园 布局及其景观营造方面亦深有体现。儒家思想对园林设计最根本的影响在于提倡营造一个 “世俗的气氛”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造园者所要抒发的幽思情趣联系着,决定了其与当时中国的社会意识、 文化心理和审美风尚紧密联系着。 儒、道、 释三家哲学思想从不同层面促成了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精神的生成。儒家追求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道家则强调人类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生机活力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禅宗哲学精神不是向“外”寻觅,而是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认为只要心性虚空自在,无所束缚、处境不染,就 可达到超尘脱俗的空灵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