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198960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点睛:(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 热传递过程中

2、,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热量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正确;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错误,故选C. 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

3、量越多B. 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 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故C正确;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C。点睛:(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4)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4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 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

4、”在瓷砖上 B. 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 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 D. 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来源】河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区别,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5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 密度 B. 内能 C. 比热容 D. 质量【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解:沿海地区水多,内陆沙漠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相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

5、,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故答案为C。6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A. 只有和 B. 只有和 C. 只有和 D. 只有和【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综合考查了速度、热值、功、功率、效率的计算,综合性较强,需要

6、注意的是:各个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一般都使用主单位,特别是热值公式应用时,有时要用到体积,有进要用到质量,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7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A. 和 B. 和 C. 和 D. 和【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是建立模型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

7、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是转换法的应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故 和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选C。 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8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 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

8、内能D.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温度、热量、内能是不太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实质是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热量是个过程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注意加深理解,多练习。9(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

9、.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 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 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10(2018宁波)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B. C. D.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柴火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CD、压缩空气发热、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显然A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故选:A。 点

10、睛: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1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1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

11、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答案】B【解析】分析:(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是形成“白气”的原因;(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扩散现象;(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A、蒸粽子时,锅里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说法错误;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闻到阵阵香气,这是扩散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C、当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说法错误;D、蒸粽子主要是通

12、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几个基本的知识点,注意了与实际例子的联系,重点是分子动理论,难点是“白气”的形成。13下列四幅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孔明灯灯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在空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致,火箭“飞天”是应用力的相互作用,故A错误;B、日晷能够记录时刻,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是测量时间的工具,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故B错误;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增大了压力,是为

13、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C错误;D、古代发明的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故选:D。点睛:(1)孔明灯灯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在空中所受的浮力变大,大于它自身的重力所致;(2)日晷能够记录时刻,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3)由p 得,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4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点睛】一定要熟记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

14、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性质,并会用这些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15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来源】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答案】C【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

15、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即吸热放热情况,即可作答。16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 密度 B. 内能 C. 比热容 D. 质量【来源】福建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答案】C17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一现象表明( )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