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认识算法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193337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动一 认识算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活动一 认识算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活动一 认识算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活动一 认识算法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活动一 认识算法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活动一 认识算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动一 认识算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渗透,采用了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赏识教学等教学方法,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第2节的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有算法的概念、描述算法的过程、算法的特征等。本章是全书的开篇和概述,而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要环节,是对前一节知识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和开

2、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做好必要的准备。算法的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们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当中。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等能力。在本课前一节里,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等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3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法的概念及特征;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分析,选择适当的算法描述工具进行算法探究活动。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初步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四、教学重点:算法的特征以及经历用自然语言、

3、流程图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五、教学难点:算法的特征以及流程图描述算法。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情境教学七、学习方法: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八、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录播室 2软件资源:希沃白板 希沃授课助手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设计算法,为什么计算机解决问题要设计算法呢?提到“算法”,大家可能觉得它很高大尚,离我们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感受算法的神秘力量,推开程序设计的大门。【过河问题】:有一个牧羊人带着一头羊,一只狼和一颗大

4、白菜准备过河,他找到一只很小的船,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去,可是如果让狼与羊单独在一起,狼会吃羊,让羊与白菜单独在一起,羊会吃白菜,牧羊人应如何过河?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来设计一个方案,把3样东西安然无恙的带过河。让学生上台玩Flash小游戏,验证他们讨论的过河方案。1、学生按小组讨论,设计过河的方案。过河的方案:第一步:将羊运过去;第二步:人返回;第三步:将菜运过去;第四步:将羊运过来;第五步:将狼运过去;第六步:人返回;第七步:将羊运过去;2、玩过河游戏,体验过河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对问题一的方案设计,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算法的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我们可以将知识

5、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当中,寓乐于教,学生会感到亲切,教学效果更佳。合作探究一:算法的概念针对过河方案,提出以下问题:问题1:这个方案总共有多少步?问题2:牧羊人过河问题解决了,到底什么是算法呢?总结算法的概念: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算法就是求解某一问题的方法,是能被机械地执行的动作或指令的集合。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回答,总结出算法的概念。通过2个问题的设置,基本上把算法的概念引导出来。把算法的概念与问题一紧密相连,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算法的概念,加深印象。合作探究二:算法的特征(重点、考点)1、幻灯片展示:算法的特征:输

6、 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要确切地定义有穷性。一个算法的计算步骤是有限的。输 出。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能行性。计算机解决问题能不能精确地进行2、猜数游戏:规则:随机产生1100之间的整数,根据同学的猜数,计算机给出提示“猜大了”或者“猜小了”,或者“猜对了”。思考: 如何猜中数字且次数少用时短? 猜数游戏的算法? 猜数游戏算法的哪些步骤分别体现了算法的什么特征? 让一位学生上台猜数,并分享自己的思维方式。同学们了解一个重要的算法“二分法”。3、课堂检测2. L=9 输出L/自然数是否符合( )原因( )1. i=1 i=i+1 若i0返回是否符合( )原因(

7、) 3. x= -8计算x的平方根是否符合( )原因( )4.这个人连老张也不认识是否符合( )原因( )1、观看幻灯片,老师解释算法的特征。2、开动脑筋,思考猜数游戏的步骤,加深对算法概念的理解。3、根据猜数游戏的算法,学生分析猜数游戏的哪些步骤分别体现了算法的什么特征?4、通过猜数游戏过程中同学分享的思维方式,了解一个重要的算法“二分法”。5、通过当堂检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法的特征。1、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中举例说明,让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更加容易3、让学生分析算法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4、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会知识

8、情景刚才我们学习了算法及其特征。在【猜数游戏】中,我们是用什么来描述算法的?算法还有其他的描述方法吗?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合作探究三:算法的描述(流程图描述算法是重点)1、 自然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就是把算法的各个步骤,依次用人们熟悉的自然语言表示出来。2、展示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其功能3、伪代码描述算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它也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描述算法的一种常用方法。4、将“猜数游戏”算法用流程图描述完整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并且老师为其提供半成品,有流程图的基本图形,请学生们自行利用学案完成任务,开拓学生的大脑,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请一名学生到

9、希沃白板前完成“猜数游戏”算法用流程图描述,采用拖拽方法来完成,师生共同评价。5、比较自然语言描述和流程图描述6.尝试分别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求解a的绝对值”问题。小组合作,分别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同屏功能展示学生的答案,师生共同评价。7.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烧水泡茶”的两个算法 1、学生经历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个算法2、思考问题,了解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缺点3、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比较,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描述方式描述算法4、学生观察,了解流程图描述算法的过程5.学生合作,完成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求解a的绝对值的问题”。6学生讨论“烧水泡茶”的算法,分析比较更高效的方法

10、。1、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是显而易见的一种描述算法的形式,每个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一个算法。2、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流程图,但是没有仔细分析学习其图案的具体含义3、伪代码形式描述算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关系,本节课不需要学生能自己掌握。4.学生须掌握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5.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理解算法的择优。课后作业(学案中)有三个装油的瓶子,大瓶子可装1L,中瓶子可装0.7L,小瓶子可装0.3L。现有1L的油装在大瓶子中,请你设计一个算法,利用这三个瓶子分出0.5L的油来。分别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把算法描述出来。(学案)课后讨论完成算法设计和描述的过程。预习下一节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

11、规律、方法并把它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的能力,并初步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小 结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算法概念和特征,同时学会了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编写程序,让计算机去实现您设计的算法。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人才的概念:新型人才。而评价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信息的处理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加强算法意识,熟悉算法的描述方式,意识到算法思想对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能将算法优化的思想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能在有限时间内找到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最大效率的解决问题。、优点:以兴趣为起点本节课设计了 “过河”游戏、“猜数”游

12、戏、“烧水泡茶”,注重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算法应用的案例并展示相关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任务为驱动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做到贴近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算法应用案例作为任务主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掌握知识。此外,还做到注意任务的分层性、合作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学有所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希沃白板为平台从情景导入到拓展延伸,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每一栏目都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阶梯。 以评价为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赏识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赞赏、表扬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2、不足及改进措施:(1)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 (2)评价量化细分。让学生思考反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承上启下,明白这节课在整个程序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