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192785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4单元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第四单元检测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能力。近代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2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

2、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 D量子论解析:选D。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两大支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研究宏观世界,量子论研究微观世界。从材料信息“分子、原子”看,这一“发现”指的是量子论。3美国时代周刊曾选出了多名20世纪的风云人物。时代周刊认为其中一名“在许多科技领域里,特别是在探索和利用原子和宇宙的多种作用力方面,他是值得人们记忆的人。”这位“风云人物”应该是()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伽利略解析:选B。注意题干中的“原子”一词,联想到相对论与原子弹。4新华社2020年10月4日报道,爱因斯坦被诺贝尔基金会评为诺贝尔奖百余年

3、历史上“最受尊崇”的获奖者。他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引发了物理学上的一场变革。狭义相对论()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对论主要是从宏观上揭示时空观,是在继承牛顿力学体系基础上对经典力学的发展,只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以来出现的经典力学危机,故A、C、D三项错误。相对论认为时空不是绝对不变的,这样就打破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5受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学科是()A天文学B物理学C化学 D生物学解析:选D。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回忆教材内容即可。6欧

4、洲基督教会宣扬上帝创世说,其目的是()A对上帝的崇拜B美化人类产生的原因C提出了人类的真正起源D对人民加强思想控制 解析:选D。中世纪的欧洲完全被基督教会所控制,教会通过上帝创世说来欺骗和禁锢人民的思想,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7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思想的是()A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B“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环境对物种变化有重要影响D生物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要求判断拉马克的生物进化思想,D是达尔文的观点。8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右图为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它说明了()进化论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进化论已经被科学界

5、普遍接受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进化论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可用排除法。从图中对达尔文的讽刺看,显然不正确,强调开始不正确,用彻底更合适。9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的哪一句话可以最恰当的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C他和牛顿一样,在同一领域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

6、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解析:选B。牛顿研究的是经典物理学,达尔文研究的是生物学,故A、C两项错误。由于研究领域不同,所以不能说达尔文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比牛顿要大,所以D项错误。10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内燃机C发明水力织布机 D改良了蒸汽机解析:选D。由“1819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判断这位伟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

7、物,即瓦特。他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动力机械的普及。11“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解析:选A。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使得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12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解析:选C。电灯、汽车、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C。13.某学者进行了

8、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解析:选D。从演讲主题中可以看到,三个历史人物分别对应了三大历史事件(三次科技革命),上述三人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142020年3月27日20时30分,当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响应。活动有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共同参与。中国的北京、上海、长沙、香港等许多城市也加入了这一活动中,为电力开始成为一种新能源奠定

9、理论基础的是()A电灯泡的发明使用B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C蒸汽机的发明使用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电力开始成为一种新能源。15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解析:选B。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1870年以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增加,再分析“石油”是由于内燃机的创制,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成为了重要的能源。 二、非选择题(第16、17题各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

10、,回答问题。材料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 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材料2: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材料3:(1)1416世纪欧洲有两大运动,其中与材料2中“人文主义

11、”相对应的、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是哪一运动?与材料1中“新教”相对应的、从德意志拉开序幕的是哪一运动?(6分)(2)材料1着重说明了中国两大发明传到西方后在哪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分)(3)据材料2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谁?(3分)(4)材料3图一中海王星等的发现,主要是根据牛顿提出的哪一定律?图二中,当时的艺术家对牛顿持什么态度?(4分)(5)综合材料2、3,科学进步主要依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题目“相对应”的要求;第(2)问,从材料1中直接看出“两大发明”指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

12、术,其影响要根据问题要求回答到两个方面;第(3)问属于基础知识,由“奠定基础”即可回答;第(4)问,前一问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后一问从图注看出艺术家的态度;第(5)问,材料2为思想解放,材料3为科技成就,两者构成因果关系。答案:(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次序不可颠倒)(2)思想解放(或宗教改革)、发展科学技术。(3)伽利略。(4)万有引力定律。态度:赞扬(崇拜、肯定)。(5)思想解放。17仔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材料2:在18世纪,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大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

13、使用,天体中的一颗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材料3: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材料4:由现代科学理论可知,当年原始黑色火药制成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极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材料2、3、4均摘自宇宙探险(1)材料1反映了人类在科

14、技发展中的哪一方面的成就?(4分)(2)材料2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8分)(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在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结合图片可以判断出属于航天方面;第(2)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第(3)问“新发展”可概括材料得出经典力学、相对论、现代火箭技术、飞向太空,“原因”可从科学理论、科学技术两方面分析。答案:(1)人类离开地球飞向月球(或在航天事业方面)由梦想到现实。(2)背景:社会经济发展;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自由;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洲建立。(只要能答出4点即可)(3)发展: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技术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到现实。原因: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科学技术巨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