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18983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主要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工程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测量放样方案:1.1控制点复测:控制点复测是施工测量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它包括导线控制点和路线控制桩的复测;另外还要对丧失的导线控制点和路线控制桩进展补测;有的导线点假设在路线以,则需将其移至路线以外。1.2导线控制点和路线控制桩的复测:1.2.1导线控制点的复测主要是检查它的坐标和高程是否正确。用全站仪复测导线如图:1 3 N-1 N+13N-1 S12 S2 S34 S4 SN-1N SN 2 4 N第一步:根据导线点1N的坐标反算转角2和导线边长第二步:实地观测各转角i1及导线边长 Si,角度观测可按一个测回平均值,边长测量按连续观测次的平均值

2、。当观测满足要求时,则认为点的平面坐标和位置是正确的。第三步:水准点高程的检测:在使用水准点之前仔细校核,并与水准点闭合,道路水准点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控制大桥附近的水准点闭合差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的规定办理。1.2.2导线点的布设:在施工路线两旁布设导线点,高程和坐标都在同一点上。在复测坐标的同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检测高程。1.2.3水准点的布设1.2.4路线控制桩的复测1.3导线控制点的补测与移位1.4路基路面施工测量二、路基施工方案1.填方路基施工方案1.1路基填方1.1.1路基填土方:1实验段施工:铺筑试验路段确定路基压实的最正确方案。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

3、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路基碾压时,并不是这些因素独立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公路进展路基施工时,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压实的最正确方案。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正确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dma*,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一般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一般应按松铺厚度30cm进展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

4、实验段施工时,所有机械、仪器设备均采用投入本合同段施工的机械、仪器设备,机械要满足施工要求。并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监视施工过程,派专业技术员指挥施工。填土松铺厚度控制在有关设计要求的规,用推土机整平,采用冲击压路机进展冲击压实。2填方路基施工路基填筑工程可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形成挖、装、运、摊、平、压机械化流水作业,可保证路基填筑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具体施工方法如下:A. 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B.去除填方围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路基。C.选择的适宜的取料场,选择适宜的填筑材

5、料,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D.采用网格法控制的方法填筑路堤,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确定压实厚度,一般控制每层压实厚度25cm。E.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用挖装机械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把土摊开,平地机整平。F.当路基填土含水量大于最正确含水量时可在路外晾、晒也可在路基上用铧犁翻拌晾晒;当含水量缺乏时,可用水车洒水补充,使填土到达最正确含水量的要求,确保到达压实度标准。G.当路堤宽度、厚度和填土含水量等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顺序碾压。压实遵照先轻后重的原则,直到到达设计的压实度为止。H.根据路堤的填筑高度,严格

6、按规要求检查压实度,每层填土都要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或旁站。I.在雨季施工中,严防路堤积水,填筑层外表应适当加大横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软。 J.进入初冬填筑路堤时,尽量昼夜连续施工,取土场进展覆盖,保证填土不受冻害影响,每天填筑的土层要当天碾压成型。K.到达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修整边坡,防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L.设计在填方路段的桥涵构造物要提前施工,桥涵两侧填土应特别注意,填筑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要求,台背填方最好与路堤填方同步协调进展,桥台附近配合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台背回填和路堤填充方结合部要特别重视,如后填台背要

7、挖台阶,保证压实度合格。M.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3台背回填处理对构造物的台背回填,必须严格按照规处理,分层填筑,分层厚度为100200mm。4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强度与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压实得以提高,压实度受含水量的制约,保证压实最正确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可靠地压实到压实度标准。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压实最正确含水量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正确含水量1%,这时所得效果最好,施工中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到达最正确含水量时。需要加的水宜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的外表,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路堤上后,用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

8、设备拌和均匀。2.挖方路基施工方案2.1施工要求:2.1.1要根据土方调配设计,确定开挖的方式及位置,尽量做到以挖作填,防止废方,不得已废方时,要做到堆弃合理,少占土地,并考虑路容、路貌整体美观。2.1.2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或挖掘机,根据测量数据进展路堑开挖。2.1.3弃土堆应尽量少占草地。2.1.4开挖中发现土层性质变化时,应报监理工程师,考虑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坡度。2.1.5挖方边坡的坡度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及整修,做到坡面光滑、顺直。2.2土方开挖2.2.1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作业,开挖时采用横挖法或纵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展。对于零星土方可用推土机推土堆积再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自

9、卸汽车运土。在施工中要根据边坡桩及时刷坡,防止超欠挖。3.取弃土方案3.1取土在该施工设计文件中,路基取土采用由挖方弃土纵向调配、结合农田改造规划取土、设置取土场集中取土。但是严禁用原路基挖余废弃土和原公路弃土堆上的土。在施工中应当按照设计的位置及调运围进展施工。当设计取土场出现与实际不相符时,应当报请监理工程师,并按监理工程指定的位置进展取土。取土坑宜采用浅挖式进展规划取土,取土场坑壁应挖成弧形,并在完成后进展清理,及时恢复植被。3.2弃土3.2.1在有弃方的路段开工前,应提出开挖、调运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该方案包括挖方及弃方的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

10、统的布置以及有关方案安排等。3.2.2当弃土场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必须在更改前不少于14d将更改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3.2.3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防止土堆对的建筑物、排水及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4.防护工程4.1防护工程的施工路基防护与加固,为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的重要措施,防护的种类和方法多种多样,设计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景观。采用的形式有:种草等,以绿色防护和工程防护与种草相结合为主的防护形式。4.2路堤边坡防护根据路基边坡高度、土质及当地气候,为保证路基稳定并美化路容,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措施,

11、对路堤边坡进展加固防护。三、路面施工要求及方案1. 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1、原材料的技术要求。石灰的消解 为防止成型后的基层出现“蘑菇现象,石灰必须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且把消解后的石灰过1cm筛子,并尽快使用。如果石灰的堆放时间过长应该采取覆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以防它的风化。 水泥 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土、砂砾 土应选则塑性指数大于12的粘性土,天然砂砾的最大粒径小于4cm,对其不做压碎值、级配要求。 配合比的控制通过试验段确定施工方法、各种材料的虚铺厚度,在施工时对四种材料的虚铺厚度进展准确控制,在计量每一种材料时,都要多考虑一些增加量:一是要考虑施工时的各

12、种损耗;二是要注意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的外表修整时宜刮不宜填,最好要保证压实前比正常虚铺值高1cm2cm,以利整平压实。配合比一般不宜调整,如遇特殊原因必须调整的则必须重新进展试验、验算,以保证基层强度质量。 拌和与整理 在拌和时一定要注意拌和的深度及搭接部位,既要控制好不能把下承层的土拌上来,也不能出现素土夹层,更不能出现拌和不匀的死角,特别是在拌和机的转弯调头部位,作业段落的新旧接茬部位,要错环搭接,容易发生漏拌的隐患部位,多遍拌和以拌好拌匀为度。 整理是控制构造层厚度、顶面高程、横坡度、平整度等几何尺寸的关键。在整理过程中要一次找够,宁多勿少,宁高勿低。 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对水泥、石

13、灰、土综合稳定基层能到达的密实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最正确含水量由试验室通过室击实试验得出,而粒料及混合料的含水量可在工地按酒精燃烧称重法快速测定,以确定现场所加水量,混给料含水量现场检查标志一般以能用手握成团,但不帽浆沾手,落地能散为宜,在经过拌和后的混合料现场应检查其含水量。 如遇雨天应晾晒,并检查含水量的变化。工地应有专人抽查混合料含水量变化情况中,一般情况下控制含水量较最正确含水量大23%. 成型时间的控制 因水泥遇水发生水化作用,故在摊铺水泥后,开场计时,并使各工序衔接严密,尽量缩短成型时间,以使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基层在水泥终凝时间之前完成碾压。 平整度的检查 基层平整是路面使

14、用性能及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的成败。这样就把平整度提到一个不可无视的高度,因而在施工中采用3m直尺进展大面积的检测并控制其平整度尤为重要。对于超围的进展人工处理,必须到达要求。 养生 综合稳定砂砾早期强度高,碾压成型后一定要注意养生,不能以一天洒几遍水就算养生了,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保持综合稳定砂砾外表在养生期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不能以遍数决定,应随时风干随时洒水,确保其强度的形成。养生时间不能少于7天,同时要坚决封闭交通,以保证基层第二在质量,减少或无裂缝发生。施工组织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流水作业,尽量使各工序严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的延迟时间

15、。 施工作业长度确实定 确定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基层施工的作业长度,应综合考虑水泥的延迟时间、终凝时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天气因素,并尽可能减少接缝。从拌和到碾压之间延迟宜控制在34小时,必须延长延迟时间的,不应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拌合站拌合,轨道法施工方案。以下就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做一说明:1、施工准备基层准备。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均匀一致,外表平整无波浪、标高、平整度、横坡度、压实度、强度均到达规定要求。测量放样。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每20m放出中线及边缘线,测算出各桩标高;每100m增设一临时水准点。支模。支模的平面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准确稳固;模板接头、模板与基层接触部位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应涂刷隔离剂;摊铺前应洒水润湿基层。2、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拌合拌合配料。在开拌前,试验人员应先测量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如果材料规格含水量发生了变化,应及时通过试验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