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18604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栾城婚丧习俗 省亲 古时叫归省,即女儿出嫁后,在节日或闲暇时期回到娘家探亲。栾城早有此俗。正月初 二、初 三、初四,女儿带领子女到娘家拜年,礼品贵重,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娘家称女婿为娇客,酒宴极丰盛。初六,弟弟到姐姐家拜年,为回拜之礼,弟弟再次邀请新婚姐姐、姐夫到自家过节。清明节前,女儿都要回娘家上坟,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缅怀。麦收之后,农活不多,趁此清闲之际,女儿多回娘家探视,互庆麦收。十月初一为寒衣节,女儿们要回娘家上坟焚化纸钱、纸剪彩衣,让已故亲人在九泉之下免受饥寒之苦,极富人情味。 婚丧 (一)婚嫁 解放前,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定亲完婚,称为明媒正娶;换亲、转亲、娃娃亲、

2、指腹亲、童养媳、纳妾、殇婚、冥婚等均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1定亲 明媒正娶的婚姻礼仪最为隆重。结亲注重门当户对,年龄相当,属相和谐,方位吉利。先换小帖,男方向女方赠送聘金或聘礼,即为定亲。到成婚年龄,送娶帖,请媒人等。女方家境贫寒者,由男方付给女方购置嫁妆费,预购陪嫁品。结婚日的前一天,男方长辈召集本家人员商议安排结婚事宜;派人到女家联系娶亲注意事项,以免娶亲过程发生争端,商定娶亲路线;同时,待嫁姑娘要请人将脸上茸毛用股绳绞掉,叫做“开脸”表示处女生活结束,新生活开始。开脸由长一辈的婶娘或舅母担任,她们须是夫妇双全,子孙昌盛的全福人。待嫁姑娘身后垂一条大辫子,结婚后梳纂盘于脑后。 2婚礼结

3、婚日,新郎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插花披红,在乐声中给父母长辈行礼,三声起身炮响迎亲队伍排开,执事在前,依次三眼枪、七面鼓、八面锣、飞龙、飞风、飞虎、飞豹各旗紧跟,金瓜钺斧朝天镫,旗牌伞扇红蓝轿。新郎乘红轿,娶客乘蓝轿。栾城有“姑不娶,姨不迭”之说,娶客多是姐姐,姐姐娶来的媳妇发家。过村过街鸣锣开道,唢呐高奏。好事人凑热闹,路中横放一长条板凳,上备茶烟,乐队暂停行进,吹奏答谢。遇寺观庙堂都要放炮,以驱妖邪。迎亲仪仗队到女方村,派人到女方家中递一投亲帖,以防错迎。女家送亲者把嫁妆抬装上车,一长辈妇人端一盏四捻棉油灯(现为蜡烛),手拿一把新笤帚,向轿内上下左右边照边扫,象征将轿内所藏妖邪统统驱除。新娘

4、全身着红装,头顶蒙头红,腰柬照妖镜,足穿黄套踏轿鞋,内放4枚制钱,以免怀孕媳妇看新娘时“冲喜”。老年妇女向嫁娘身上比划一下,把娘家的财气、福气都留下来。新娘的兄弟用木椅抬新娘入轿,哥哥弟弟押轿,保障新娘一路平安。新郎换乘蓝轿,男女双方主事人互相行礼,动身起程。男方人等在前方引路,女方嫁妆车辆随后行进。三声炮响,笙管齐鸣,绕走新路,入男方村必须进东门,新郎、娶客先到家中。新郎不卸衣帽,从天地桌上取弓箭,到洞房冲四角放箭,射杀魑魅魍魉。新娘红轿来到男方门前,陪客等向女家人等行礼,迎到家中入席,男方将陪送嫁妆卸下搬进洞房。届时年长妇女手端一盘,上放一小口瓶,插一束绒花。新娘接过小口瓶,绒花插在头上,

5、寓意“守口如瓶,荣华富贵。新娘下轿倒毡,红毡铺地,脚不踏土。路上放一马鞍,新娘在马鞍上登一下,意为“平安吉祥”。天地桌上放一斗一升,意为“指日高升”,新娘进门过日子不难,另放一个“圣子”,意为新娘将来生子成为圣人。新郎、新娘并肩立在天地桌前,司仪高唱赞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引入洞房。行到洞房门口,房顶上撒落谷秕杂草,意为给新人撇下金银富贵。新娘上炕冲墙角脸朝里坐稳,脱下黄套鞋,换上婆家预备的新衣。宾主入席就座饮茶,酒宴开始,陪席者把盏劝酒,小心奉陪,殷勤款待。宴中,男方家长和新郎分别到各席为来宾斟酒,表示谢意。最后一道菜是丸子,芥末肺,暗示莱已上“完”,是“末了”一道菜,酒宴即将结

6、束。席毕,女方送亲者道谢,相互行礼,告别上车。女方回到家中,再次设宴招待送亲者,酬劳乡亲。女方走后,男方众乡亲有“闹喜钱之风,给新郎父母长辈等在脸上涂抹锅底黑,讨要喜钱,渲染喜庆气氛。栾城有“不过三天没大小” 之俗,众乡亲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闹洞房,直到深夜。入睡前,新娘把鞋放在新郎鞋上,预示女方不受气。新娘将身上藏带的甘粮(糖饼)递给新郎,表示甜蜜团圆的生活开始 回复 16楼2023-01-06 14:17举报 | 酒怡 人中龙凤11 3上坟、拜当家、回庄第二天,新娘上坟祭祖,到同姓家族给长辈行礼“拜当家,同时,女方家族长辈同辈邀请乡里主事人到男家接女儿,俗称“回亲”或“回庄。男方恭候,将女方

7、人迎至家中,以丰盛席面,款待来宾。宴罢,新郎、新娘同到新娘家中。第三日,男方将新郎、新娘接回。 圣子,织布机上缠线机具。 4特殊婚俗婚嫁一般习俗如上,但也有特殊情况,略述如下: 趁亲 男女双方两家相距太远,就采取“趁亲”这一方式。嫁娘、送客及有关家人,于日早晨,乘细车或大车,到距男方较近处落脚暂停(女方亲戚家),新郎乘轿到此处迎娶。 压轿 旧时,栾城老光棍娶妻,或者丧妻再娶,一般只用一台轿,新郎多不坐轿,但迎 亲途上不能空轿,于是借一小男孩坐入轿中,叫做“压轿”。迎亲到女家,男孩出轿,换乘马 车,新娘坐轿娶回家中。男孩多为娶客幼子。 叔接嫂 这是古代“兄终弟及的遗风。有的兄长去世,嫂子年轻,膝

8、下有子女。为了不使家庭破裂,母子离散,财产外流,在亲族的撮合下,嫂子不再改嫁,与小叔子(未婚)结婚。孩子不改嘴。小叔子承担养活一家大小的义务。 休妻 旧时,当夫妻二人感情不合时,女方只能忍气吞声,苦度时光,以泪洗面,不得提出离异,而男子则可以找借口,写休书,把妻子休回娘家,断绝夫妻关系,这叫“休妻”。此风解放后自行消迹,按法律提出离婚。 1950年5月1日,新中国颁布了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不准包办定亲形式有两种:一是父母之命跟婚姻当事人自主相结合,经人介绍,双方同意,见面相亲,没有异异议可定亲;-是机关、学校、工厂、农村,男女双方一起工作、学习、劳动,互相认识,互相帮助,互相爱慕,成为恋人,

9、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之上,就是“自由搞对象”。结婚需到当地乡政府领取结婚证书,而后举行结婚仪式,礼仪较简单。70年代,彩礼少,迎亲乘马车或自行车。80年代,人民生活富裕了,未过门媳妇一年三次登门见公婆。结婚购置家具之风渐盛,有立柜、写字台、梳妆台、圆桌、靠椅、收音机、缝纫机。近年,档次逐渐上升,席梦思床、组合柜、双卡录音机、双缸洗衣机,双门电冰箱、大彩电。结婚讲排场,比阔气,迎亲使用汽车35辆,高级香烟,高级糖果,大操大办,大吃大喝。但是,婚姻新风不断时兴,举行集体婚 礼,旅行结婚,男到女家结婚落户,女方不要彩礼,婚礼日数由两天改为一天等,越来越为人们所欢迎接受。 回复 17楼2023-01-

10、06 14:25举报 | 酒怡 人中龙凤11 (二)丧葬 丧葬有喜丧、苦丧、小口、孤女之分。从死亡到埋葬,整个过程叫过白事。栾城习惯称老人病故叫“老”了人。丧主全家停止一切其他活动。 高寿人的丧事。 中年人的丧事 未成年人的丧事, 未许配人家女子的丧事 1小殓趁尸体柔软温和之际,由同族亲人先给死者穿寿衣,而后停放在灵床上。死者面盖黄纸,脚绊麻绳(绊脚绳),左手握手帕和铜钱,右手拿“打狗棒”和“喂狗饼”。烧倒头纸,亲人尽情大哭。放炮告知乡亲死了人。 2报丧孝子到本族各家报丧,在主事人带领下,找主管红白事的村干部(官人儿)叩头请求主办丧事,然后派入分别奔赴各亲戚家报丧,通知在外地工作的亲属回家奔丧

11、。女儿到婆家“告孝”,进门先给土地神磕头,然后见公婆磕头告孝。 3守灵黄昏,到五道庙烧纸,回家后孝子孝孙在灵床两边守灵。乡亲们纷纷前来,向死者家属表示安慰,追思死者德业,放X角钱,在本上留名签到,轮流守灵,直到天亮。用白纸糊住门上对联,以示悲哀。有的为死者树置位牌(灵位),写明死者名讳、官职、生卒年月时辰,寿考等;有的绑扎糊制引魂幡(现为花圈)、哭丧棒、纸车、纸马等;女的帮助缝制孝服,扎制黑纱袖章,张罗大锅饭菜。 4吊丧 乡亲中妇女三三两两去吊哭,_进死者家门边哭边走,在灵前烧纸叩头,以示悼念;富户、长者停放时间长,贫户、年轻者停放时间短,停放 三、 五、七天不等。在此期间,亲朋好友,前来吊孝

12、哭灵。不论比死者年龄大小,吊孝者向死者行叩拜礼。门口唱小戏,亮架子,晚间放焰火放电影。子夜时分,到十字路口烧送纸车、纸马,把饭菜撒在地面做为祭品,为亡魂送行。 5上祭殡葬选定单日。众乡亲前来上祭,行到门前,吹鼓手吹起喇叭(或燃放爆竹),专人接祭品,领到灵前,烧纸叩头,悼念死者。祭品有蒸食(大卷)、胪食(饼干、点心)、高升(两响)、挽幛等,另外还要上祭礼;至亲祭品有蒸食一桌、供菜四碗、鱼一条、白公鸡一只,猪头一个,孝布高升若干。 6大殓棺内糊白纸,铺谷草,撒五色粮,孝男孝女身穿重孝,依次撤下“垫背钱”,死者到阴府有吃有穿。抬尸出门,众孝子齐喊“过门”,要亡魂跟着走。入殓后,给死者“整容(净面)、

13、“掩头”、放随葬品。加盖钉棺,众孝子喊“躲钉”,紧接嚎啕大哭。大殓一是必须等死者家属全部到齐,最后看死者一眼;二是如果死者是女人,必须等候娘家人到来,省察尸体,表示同意方可进行。如今,在举行葬礼前一天先将遗体火化,次日即埋骨灰盒入坟,或放到骨灰堂。 7出殡长子扛引魂幡,次子手持青瓦一块(有的为陶盆),其他孝子手拿哭丧棒,长子已故由长孙打幡。孙辈以下打彩色哭丧棒,谓之“花花孝”。众乡亲将棺材抬放架子中固定,孝子由人搀扶,男的左转三遭女的头蒙搭头,前后相扶,右转三遭。孝子按照辈份大小依次跪伏架子或灵车前,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帮忙。乡亲们抬起架子,次子把青瓦(陶盆)向棺头摔碎。送葬队伍起行,一人提斗先行

14、,内盛青瓦、米饭、打狗棒、喂狗饼,边走边撒纸钱,为亡魂买路。孝子在前,孝女在后架子居中,一路放炮,奏哀乐。到达茔地?孝子再次看坟穴,把米饭、打狗棒、喂狗饼放置穴底,灵棺入穴,棺盖上放下写有“入土为安”字样的青瓦。男女孝子绕坟逆向各转三圈,孝子校正灵棺方位,抓土放墓穴中,掘基人埋土哑坟。 引魂幡插在坟头,哭丧棒插在坟头周围。孝子摆放祭品祭悼。出殡后,家中留守人将灵搬出,把柴草清理到门口,在停灵处烧纸磕头,送亡魂“享清福去”。待挖墓人回来,点燃门口柴草,将镢头、铁锨在火上烧烤,以驱凶化吉。 当夜,丧主宴请乡亲以及送挽幛者以示感谢。 回复 18楼2023-01-06 14:57举报 | 酒怡 人中龙

15、凤11 8复三及烧七纸第二天上坟添土为“复三”。孝男孝女身穿重孝,携带祭品到坟上烧纸、放鞭炮,痛哭致哀。添土后将引魂幡打倒,此后每七天一次到坟上烧纸,一直烧到七个七纸,以示悼念,女儿双七不米,只烧单七纸。唯有烧“犯七(五七)纸,从家到坟,沿途插小三角白旗。依据死者年龄决定插旗数量,即50岁插50个,52岁插52个。100天烧百日纸,埋葬一周年烧周年纸。 9其它葬俗 栾城旧时还有一些葬俗: 浮厝(材丘)栾城旧时,郊野多有浮厝。外地人病卒,一时无力运柩返回故里,选择高旷地,暂时用砖把棺柩砌住,寄存于此,有了机会再运回故里。 合葬 夫妻二人,丈夫先死入茔缀穴;妻子后死,在丈夫墓旁再挖一穴,二人并排埋在一起,叫做“并骨”;妻子先死,暂时寄埋于地头,丈夫后死,将妻子骨殖装入一小棺,正式入茔与丈夫并骨,叫做合葬。 解放后,殡葬改革,用架子抬灵柩入葬者逐渐减少,改用灵车拉灵柩入葬。1975年,县建立火葬场,实行火葬,将骨灰盒埋葬入穴。墓穴型小,多用砖砌,骨灰盒入葬后,上面盖一水泥板送葬多用拖拉机,花圈代替了引魂幡,殡仪店寿衣、寿鞋、苫单一应俱全。丧葬也向商品服务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