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18290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3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列图: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图5.3.1导墙制作1、导墙构造在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应砌筑导墙。导墙制作做到精心施工,导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下连续墙的边线和标高,是成槽设备进展导向,是存储泥浆稳定液位,维护上部土体稳定,防止土体坍落的重要措施。导墙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构造,净宽比地下连续墙厚大5cm,即850mm;导墙顶口和地面平,肋厚200mm,一般控制深度为1.8m,且插入原状土20cm以上,导墙顶面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不得漏浆。导墙在施工期间,应能承受施工载荷。2、导墙施工允许偏差详见下表3、 导墙施工方法测量放样:根据地下连续墙轴

2、线定出导墙挖土位置;测量放样完成后,请总包单位复核;挖土:测量放样后,洒白灰线,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修整相结合的方法开挖导墙。挖土标高由人工修整控制;立模及浇砼:绑扎钢筋之前,再次采用全站仪放样出导墙中线桩位,而后再绑扎钢筋、立模,立模完成后,请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进展复核。拆模及加撑:砼到达一定强度后可以拆模,同时在内墙上面分层支撑,防止导墙向内挤压,方木水平间距2m,上下间距为1.0m;回填土:导墙拆完模并加撑后,应立即在导墙背后分层回填粘性土并压实;施工缝:导墙施工缝处应凿毛,增加钢筋插筋,使导墙成为整体,到达不渗水的目的,施工缝应与地下连续墙接头错开;导墙养护:导墙制作好后自然养护到70%

3、设计强度以上时,方可进展成槽作业,在此之前制止车辆和起重机等重型机械靠近导墙;导墙分幅:导墙施工完毕后,立即在导墙顶面上画出分幅线,用红漆标明单元槽段的编号距离分幅线1.5m的位置;同时测出每幅墙顶标高,标注在施工图上,以备有据可查。导墙分幅和编号示意图4、转角处导墙处理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有转角型槽段,而成槽机抓斗宽度为2.8m3.0m,为解决槽段尺寸与抓斗宽度矛盾,考虑转角处导墙沿轴线方向外放20-30cm尺寸,并对转角型槽段尺寸作局部调整现场根据分幅做调整。转角幅示意图5.3.2泥浆工艺1、泥浆系统施工工艺详见下列图2、泥浆性能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拟采用优质钠基膨润土和自来水为原材料搅拌而

4、成。泥浆性能指标要求详见下表:护壁泥浆在使用前,应进展室内性能试验,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数据及时调整泥浆指标。不符合灌注水下混凝土泥浆指标要求的应作为废弃泥浆处理。3、泥浆配制泥浆配制工艺流程详见下列图:4、泥浆储存泥浆储存采用半埋式砖砌泥浆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方案设置1个泥浆池,1个中转池。盛装泥浆的泥浆池的容量应能满足成槽施工时的泥浆用量。泥浆池的容积计算:泥浆池最大容量,单位为m3;:每个泥浆池同时成槽的单元槽段,数量为2;:单元槽段的最大挖土量地墙成槽厚度为1000mm,成槽最大深度约35m,幅宽选为6m,最大按210m3;:泥浆充裕系数,本工程取1.2;故泥浆池最大需要容积为504m

5、3,同时考虑循环泥浆的存贮和废浆存放.本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期间,泥浆池的容量设计为540m3,另外各设1个容积为2m3的拌制新泥浆的拌浆池和一个容积为20m3的废浆池。5、泥浆循环泥浆循环采用3kw型泥浆泵在泥浆池内循环,7.5Kw型泥浆泵输送,15Kw或22KW泥浆泵回收,由泥浆泵和软管组成泥浆循环管路。6、泥浆的别离净化泥浆使用一个循环之后,利用泥浆净化装置对泥浆进展别离净化并补充新制泥浆,以提高泥浆的重复使用率。提高泥浆技术指标的方法是向净化泥浆中补充重晶石粉、烧碱、钠土等,使净化泥浆根本上恢复原有的护壁性能。 Z*-200黑旋风滤砂机照片7、劣化泥浆处理劣化泥浆首先储存在废浆池中,而后

6、采用封闭的泥浆罐车外运到指定的场所。8、泥浆施工管理成槽作业过程中,槽内泥浆液面应保持在不致泥浆外溢的最高液位,并且必须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成槽作业暂停施工时,泥浆面不应低于导墙顶面50cm。在清槽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清槽后,槽底0.51m处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15,含砂率不大于7,粘度不大于25s。5.3.3成槽施工1、槽段划分根据设计图纸将地下连续墙分幅,幅长按设计布置局部,特别是转角幅有修改。2、槽段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建立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水准点及施工总部署,在导墙上准确定位出地下连续墙标记。3、槽段开挖开挖槽段采用的成槽机均配有垂度显示仪表和自动纠正偏差装置。成槽机垂直度控制成槽前

7、,利用车载水平仪调整成槽机的平整度。成槽过程中,利用成槽机上的垂直度仪表及自动纠偏装置来保证成槽垂直度,成槽垂直精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接头处相临两槽段的中心线任一深度的偏差均不得大于槽深垂直度要求的结果数值。成槽开挖顺序确实定开挖顺序均采用先两边后中的抓法。详见下列图:成槽要点挖槽过程中,抓斗入槽、出槽应慢速、稳当,根据成槽机仪表显示的垂直度及时纠偏。挖槽时,应防止由于次序不当造成槽段失稳或局部坍落,在泥浆可能漏失的土层中成槽时,应有堵漏措施,储藏足够的泥浆。槽段土方外运每台成槽机配备1辆8m3的短驳车将成槽土方转运至指定堆土场。槽深测量及控制槽深采用标定好的测绳测量,每幅根据其宽度测23点,

8、同时根据导墙标高控制挖槽的深度,以保证设计深度。槽段检验的内容及方法槽段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30mm;用钢尺量槽段的深度, 允许偏差为0+200mm;用重锤测槽厚度0+30mm;用钢尺量沉渣厚度,允许偏差为100mm。用重锤测4、导墙拐角部位两端部位处理成槽机在地下连续墙拐角处挖槽时,即使紧贴导墙作业,也会因为抓斗斗壳和斗齿不在成槽断面之内的缘故,而使角内留有余土。为此,在导墙拐角处根据所用的成槽机械端面形状相应外放约20cm,以免成槽断面缺乏,阻碍钢筋笼下槽。5、清底在刷壁过程中槽段同时也在进展自然沉淀,待刷壁完毕后开场清底工作,直至测锤碰实的感觉出现,说明槽底沉渣清理到位;钢筋笼下放完成

9、后,混凝土浇筑之前,再次采用测锤对槽底沉渣进展检测,假设槽底沉渣超出10cm,则采用正循环输送新浆入槽,控制槽底沉渣小于10cm。泥浆正循环施工照片6、刷壁为提高接头处的抗渗及抗剪性能,在连续墙接头处对先行幅墙体接缝进展刷壁清洗;刷壁上下反复刷动至少8次,直到刷壁器上无泥为止后,继续采用刷壁器对接头刷壁23次,彻底刷除接头沉渣。刷壁工具使用特制刷壁器,刷壁必须在清孔之前进展。5.3.4地下连续墙接头的处理锁口管安放步骤:1、吊装锁口管使用主吊。2、锁口管分段起吊入槽,在槽口逐段拼接成设计长度后,下放到槽底。3、锁口管的中心应与设计中心线相吻合,防止混凝土倒灌;上端口与导墙连接处用槽钢扁担搁置;

10、锁口管后侧填粘土,防止倾斜导致接头不平顺,从而影响后续开挖。5.3.5钢筋笼制作和吊放1、钢筋笼加工平台根据成槽设备的数量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拟搭设2个暂定钢筋笼加工平台现场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加工平台根据设计的钢筋间距,插筋、预埋件、及钢筋连接器的设计位置画出控制标记,以保证钢筋笼和预埋件的布设精度,钢筋笼平台定位用经纬仪控制,标高用水准仪校正。2、钢筋笼制作钢筋笼整体制作,整体起吊。钢筋笼加工时纵向钢筋采用对焊或机械连接,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连接采用点焊,桁架筋采用单面焊,长度不小于10d,接头位置要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焊接接头百分率不得大于50%,纵横向桁架筋相交处需点焊,钢筋笼

11、四周0.5m范围内交点需全部点焊,搭接错位及接头检验应满足钢筋混凝土标准要求。钢筋保证平直,外表干净无油污,内部交点50%点焊,钢筋笼桁架及钢筋笼吊点上下1m处需100%点焊。钢筋笼加工完成后,其根本偏差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钢筋笼制作与吊放允许偏差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1主筋间距102水平筋间距203钢筋笼长度504钢筋笼宽度205钢筋笼厚度0-106钢筋笼弯曲度1/5007预埋件中心位置108钢筋笼吊入槽内标高109钢筋笼吊入槽内垂直墙轴线方向2010钢筋笼吊入槽内沿轴线方向503、钢筋笼保护层设置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笼宽度上水平方向设23列定位垫块,每列垫块竖向间距按3m设置。4、钢筋

12、笼吊放吊点确实定:根据钢筋笼重心的计算结果,结合钢筋笼的形状合理确定吊点,确保钢筋笼平稳起吊,回直后钢筋笼垂直。钢筋笼加工后初步考虑整体吊装。吊装过程:钢筋整体起吊,故先用主钩起吊钢筋笼前4个主吊吊点,副钩起吊钢筋笼的后4个副吊吊点,多组葫芦主副钩同时工作,使钢筋笼缓慢吊离地面,控制钢筋笼垂直度,对准槽段位置缓慢入槽并控制其标高,并用槽钢制作的扁担搁置在导墙上。钢筋笼吊装示意图考前须知:作业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通,人员组织,吊车及其它相应运输工具的检查,钢丝绳、吊具均按本工程钢筋笼最大重量设置。吊装作业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到位,起重指挥人员,监护人员,都要作好平安和吊装参数的交底,现场

13、划分设置戒备区域,夜间吊装须有足够灯光照明。严格执行“十不吊作业规程。由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为一庞大体,为确保钢筋笼吊放过程中不变形,钢筋笼起吊桁架,槽幅宽大于6m时设置5榀,槽幅宽大于5m小于等于6m时设置4榀,其余为3榀,吊点设置尽量使钢筋笼受力合理。主吊机在负荷时不能减小臂杆的角度,且不能360度回转。5.3.6混凝土灌注1、本工程槽段混凝土的级配除了满足构造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水下砼的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为180mm220mm。2、在同一槽段内同时使用两根导管灌注时,其间距不应大于3m,导管距槽段接头不宜大于1.5m。开场灌注时,导管底端距槽底不宜大于50

14、0mm;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各导管处的混凝土外表的高差不宜大于0.5m,混凝土须在终凝前灌注完毕。 混凝土浇筑照片3、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施工,导管选用D=250的圆形螺旋快速接头类型。用混凝土浇筑架将导管吊入槽段规定位置,导管顶部安装方形漏斗。4、混凝土面的上升速度不应小于2.0m/h,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宜为26m。5、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测试坍落度,在浇筑过程中做好混凝土试块: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每一单元槽段混凝土应制作抗压强度试件1组,每5个槽段应制作抗渗压力试件1组,并做好记录。5.3.7接头箱顶拔接头箱要有足够的刚度,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防止绕流,锁口管顶拔与混凝土灌注相结合,混凝土灌注

15、记录作为顶拔锁口管时间的控制依据。根据水下混凝土凝固速度及施工中试验数据,混凝土灌注开场后23h左右开场拔动。以后每隔30分钟提升一次,其幅度为50100mm,混凝土浇筑完毕8小时以内,将锁口管完全拔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锁口管吊装就位后,随着安装液压顶升架。2、浇注砼时应做好自然养护试块,正式开场顶拔锁口管的时间,应以自然养护试块到达终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为依据,开场顶拔锁口管应在砼灌注3小时左右进展第一次起拔,以后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直至终凝后完全拔出。3、在顶拔接头箱过程中,要根据现场混凝土浇灌记录表,计算接头箱允许顶拔的高度,严禁早拔、多拔。4、接头箱由液压顶升架顶拔,履带吊协同作业,分段拆卸。5.3.8 地墙施工质量控制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见下表: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表序号工程控制指标1槽长误差30mm2槽段沿竖向向相邻槽段偏移误差30m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