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18193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论汉语中的歇后语摘 要歇后语本身作为一种语言,有它自身的独特性。文化通过一定的语言表现出来,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对于歇后语本身更深刻地了解,才会深刻的体会到背后的文化内涵。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之间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由于时代的变化,创作群体的不同,歇后语呈现出时代性、方言性、变易性等特点。只有抓住了这些特点,我们才会更好的去理解歇后语。歇后语本身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内涵,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日常组成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哪一个时代这些最主要的就体现在三方面:经济、政治和心理。本文试图从这三方面去展现歇后语的内蕴,进一步了解歇后语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关键

2、词:歇后语;语言;文化内涵abstractXiehouyu itself as a languag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both of them are interrelated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Only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Xiehouyu itself, will deeply appreciat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hind. By the two parts b

3、efore and after Xiehouyu,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 part is the ontology and metaphors.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creation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Xiehouyu presents the time, dialect, vari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nly grasp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Xiehouyu.

4、 Xiehouyu itself to expres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cannot do without the peoples daily life, it is the daily form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No matter which one of these most important era is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notation. This paper trie

5、s to show Xiehouyu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hidden behind the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Xiehouyu.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cultural connotation;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30765 摘 要 IHYPERLINK l _Toc23495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1561 前言 1HYPERLINK l _Toc5302

6、一、汉语中的歇后语概述 1HYPERLINK l _Toc22865 (一)歇后语的概念及其结构分类 1HYPERLINK l _Toc11931 1.比喻歇后语 2HYPERLINK l _Toc10273 2.谐音双关性歇后语 2HYPERLINK l _Toc26446 (二)歇后语的特点 3HYPERLINK l _Toc7863 1.歇后语具有时代性 3HYPERLINK l _Toc28960 2.歇后语具有方言性 4HYPERLINK l _Toc18861 3.歇后语具有变易性 5HYPERLINK l _Toc25502 二、汉语中蕴含自然观的歇后语 5HYPERLINK l

7、 _Toc12851 (一)天体方面的歇后语 6HYPERLINK l _Toc7084 (二)地理地形方面的歇后语 6HYPERLINK l _Toc8264 (四)相关的动物和植物方面的歇后语 7HYPERLINK l _Toc19790 (五)相关节气和月份方面的歇后语 8HYPERLINK l _Toc23512三、汉语中蕴含有关人物的歇后语 8HYPERLINK l _Toc23764 (一)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歇后语 8HYPERLINK l _Toc19395 (二)来源于宗教及神话传说的歇后语 9HYPERLINK l _Toc579 (三)来源于历史人物的歇后语 9HYPE

8、RLINK l _Toc2575 (四)来源于其他方面的歇后语 9HYPERLINK l _Toc4402 四、汉语中蕴含文化内涵的歇后语 10HYPERLINK l _Toc32481 (一)与物质文化有关的歇后语 10HYPERLINK l _Toc20603 1.蕴含饮食文化的歇后语 10HYPERLINK l _Toc24551 2.蕴含服饰文化的歇后语 12HYPERLINK l _Toc26726 3.蕴含居住文化的歇后语 12HYPERLINK l _Toc8276 4.蕴含出行的歇后语 13HYPERLINK l _Toc25401 (二)与政治文化有关的歇后语 14HYPER

9、LINK l _Toc32172 (三)与心理文化有关的歇后语 14HYPERLINK l _Toc23387 (四)与其他文化有关的歇后语 15HYPERLINK l _Toc30696 结语 17HYPERLINK l _Toc2915 参考文献 19HYPERLINK l _Toc14267 谢辞 20前言歇后语作为习语的成员之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渐渐固定下来的特殊语言。歇后语的语言具有幽默、讽刺等特点,正是因为歇后语的这一独特性才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不可避免的表现一些传统文化。对于这些文化的考察和研究才是歇后语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

10、,本文在探讨歇后语自身的语言及其特点的同时,对于歇后语的研究主要从蕴含有自然观,人物形象以及政治、经济、心里文化的歇后语入手进行。一、汉语中的歇后语概述(一)歇后语的概念及其结构分类歇后语是习语之一,习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熟知的固定了的短语。歇后语的语言结构形式较为简单,语言内容短小滑稽、诙谐。歇后语的结构以破折号为界分为两个大部分:前半部分抛砖引玉,引出后面,相当于谜面。后一部分猜晓结果,揭开谜面,相当于谜底。前后两大部分的中间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书面语中用破折号“”隔开来表示,前后两部分之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前半部分是三个臭皮匠,后半部分是

11、顶一个诸葛亮,中间的破折号在口语中停顿,相当于“怎么了”,等待对方思考。臭皮匠在人们看来是比较愚钝的,而诸葛亮是聪明的化身,意思是你再怎么不聪明,只要团结起来,也大过一个人的力量。由此看来,这两部分间是通过相反的语义关系联系起来的,同时也表现出来了一定的教化功能。通过歇后语前后两大部分之间的关系,据此可以将歇后语进行分类:第一类,前后两部分之间为比喻关系,称之为比喻歇后语;第二类,后半部分的语音相同构成双关,称之为谐音双关歇后语。1.比喻歇后语比喻歇后语指的是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一种打比方的关系。前半部分是喻体,放在前面做解释。后半部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用来展现表达的对象。例如:八百年的枫

12、树蔸顽固不化“顽固不化”是要说明的对象,“八百年的枫树蔸”则是一种比喻。“蔸”是一种树根,“八百年”形容时间长,这么长时间的树根,在大自然的风化作用下,肯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固,也不会被腐蚀。也就用它来比喻人的思想固执,不会轻易改变。此外,还有:鸡蛋碰石头白白送死,“鸡蛋碰石头”是一种比喻,石头比鸡蛋硬多了,拿着鸡蛋去碰石头,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坏人斗坏人以毒攻毒2.谐音双关性歇后语谐音双关性歇后语是指歇后语的后半部分通过用相似或相近音的方式来兼顾内外两种意思,它建立在比喻歇后语的基础之上。它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谐意双关。谐音双关,例如: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13、(量)。卖布的肯定要带尺子才能量尺寸,这里却不带表面上是说不量布的尺寸,实际上的意思是比喻人心眼不好。癞蛤蟆跳水井不懂(噗咚)。这句形象的将拟声词用相近的语音来表达意义,更能说明问题。谐意歇后语,例如:饺子破了皮露馅儿。饺子皮破了就会露出里面的馅儿,在这里比喻事情败露。拉弦唱戏有板有眼。板和眼都是指音乐的节拍,在这里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卖烧饼的不带干粮吃货。“货”在这里本来指的是货物,在这里用来讽刺。石灰布袋到处留迹石灰浸水一身松等等。歇后语有其特殊的应用场合,在不同的语境下,它的褒贬色彩是不一样的。据此,我们把它分为褒义歇后语,贬义歇后语以及中性歇后语三大类。褒义歇后语。指的是带有褒义色彩的歇

14、后语,即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是对人的一种表扬和赞美。例如:裹脚布做雨伞一步登天,指地位突然提高了。画笔敲鼓有声有色,指把事情干的漂亮。警察打他爹公事公办鞋帮子做帽檐高升贬义歇后语。指的是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表现出个人品质中不好的一面,具有贬低人的意思。例如:仓官不识“串”字中中登梯子上树攀高枝儿一嘴吃了个阎王殿满肚子鬼,形容人心眼坏。银枪鑞枪头中看不中用,指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却没有实际价值。纸糊的驴嗓门不小,形容声音大,虚张声势。小气的妈妈哭小气小气死了,比喻肚量很小。带有中性色彩的歇后语。带有中性色彩的歇后语是指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既不是赞扬,也不是批评,比较客观。例如:小秃子长虱子明摆在头上,指把事情

15、放在明地里说。新打剪刀难开口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哑巴吃黄连闷在心里。(二)歇后语的特点汉语中的歇后语数量巨大,从古代至今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间。不同地区的人们创造出本地区的歇后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歇后语,为歇后语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正是由于歇后语的长时期发展和浓厚的口语特色使得歇后语在流传中不免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着重从时代性、方言性以及变易性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歇后语的特点。1.歇后语具有时代性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深刻的时代性,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时代向前发展变化,科技突飞猛进,人们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产生大量的新鲜事物,为了给这些事物以名称,就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据此,可以将歇后语的时期分成古代,近代和现当代。1840年以前为古代,这时期的歇后语数量巨大。例如:周瑜要饭穷都督(嘟嘟)猪八戒戴花自觉自美殷纣王的棺材古板大闺女上花轿半推半就,等等。1840年至1919年为近代,这一时期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许多外国的东西涌入中国,出现了以这些名字命名的歇后语。例如:飞机上扔相片丢人不知高低马歇尔计划难于实现。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由美国提出的援助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