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15794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中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二中北校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12届文科)历史试题命题人:祝丽艳 审校人:彭定义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第一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正确答案。1、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2、在评

2、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3、某思想家强调忠、孝、悌、慈、义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需通过内心的反省认真体会。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4、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

3、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5、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对西方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该局面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6、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至10月31日盛大举行,右图为本次世博会的会徽。其中,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源于汉字书法中的什么字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7、公元649年6月16日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唐王朝宣布这一天是全国的忌日。后来,这一天也成为中国书法界的忌日,因为传说在这一天,一幅叫兰亭序的书帖被当作殉葬品,与

4、李世民一起埋进了昭陵,从此这幅书法作品就永远在人间消失了。关于兰亭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畅快淋漓,“伏如虎卧,起如龙跳” B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C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协调对称 D潇洒飘逸,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8、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列作品与其所对应的时代风貌相符的是 ( ) A女史箴图雍容华贵,盛世气象 B送子天王图国破家亡,残山剩水 C五子夺莲图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生活困苦 D清明上河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9、17世纪传入欧洲,并被西方国家称作“东方医学巨典”

5、的是 A B C D10、“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纪念一位著名词人所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 )A苏轼 B陆游 C李清照 D辛弃疾11、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12、2009年4月26日晚,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梅兰芳获得最佳电影奖。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

6、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以下关于京剧产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地方剧在此融会贯通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乾隆帝八十寿辰,“徽班进京”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契机徽戏作为“百戏之祖”不断融合吸收,兼容并蓄A B C D 13、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孟德斯鸠社会契约,民主共和 伏尔泰开明君主制,生而平等A B C D1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

7、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皇权威15、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上述材料反映的主张是( )A天赋人权说 B社会契约论C主权在民说 D三权分立说16、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17、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

8、,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18、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19、读右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大理论贡献是( )A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B提出了

9、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C提出了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论D提出了开辟解放区的理论2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 )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22、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

10、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23、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臾缓”A B C D2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这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25、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

11、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 D中共十四大26、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艺术家。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A巴尔扎克 B德彪西C毕加索 D贝多芬27、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人们望眼欲穿地期盼着戈多的到来,但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始终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但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

12、,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B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C表现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人的共同心理D表现了人们失望、彷徨、痛苦的精神创伤28、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29、二十世纪中前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电视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30、下列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有( )西风颂儒林外史红楼梦人间喜剧 A B C D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3分,第34题12分,共5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1、(10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科技发展史记录了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