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15779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由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根据临床检查难以诊断,故 CIN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仍然是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金标准”,目前趋 于借助多种辅助检查方法的联合使用。宫颈细胞学涂片+宫颈多点活检(碘染、醋酸实验肉眼 观察或阴道镜下)+子宫颈管搔刮术已成为CIN和早期宫颈癌普遍采用的早期诊断方法。早期 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前提和关键,因此,ACOG建议,所有有性生活或年龄超过18岁的妇女应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妇科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当连续3次或以上检查结果均正常,可 酌情减少检查次数。(一)宫颈细胞学检查自1941年引入巴氏涂片用于CIN和

2、宫颈癌的筛查以来,筛查人群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降低 了 70%90%。但巴氏涂片的准确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涂片取材方法、涂片制作方法、 染色技巧、阅片水平等,巴氏涂片的假阴性率约为15%40%。近年来,宫颈细胞学技术已 有了很大改进。首先,取材器由以往的硬质刮板逐渐转变为毛刷,以利于获取宫颈管内鳞一 柱交界处细胞。此外,经FDA批准的新技术有薄层液基细胞学)、Papnet(计算机辅助细胞学 检查)和Autopap。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改变了常规的制片方法,标本取出后立即洗入装有特 殊细胞保存液的容器中,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的所有细胞。因细胞是均匀分散于样本中,故 可制备多张相似的玻片。与传统制片方

3、法相比,提高了样本收集率,并使细胞单层均匀分布 于玻片上。在制片过程中,去除了血液、黏液及过多炎性细胞的影响,避免了细胞的过度重 叠,易于发现不典型细胞,使识别低度和高度癌前病变的敏感度提高了 10%15%。与由传 统的细胞学技术人员单独诊断的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假阴性率,提高了临床工作者的工作 效率和准确性。(二)HPV检测对患者进行HPV,特别是高危型HPV检测,在CIN和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特殊的意义。1. HPV检测作为初筛手段可浓缩高危人群,较一般使用的细胞学检测更有效,此外,可根 据感染的HPV型别就受检者的发病风险度作出预测,决定其筛查间隔。2.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

4、胞、非典型的腺上皮细胞(AGC)和低度鳞状上皮内 病变(LSIL),HPV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再分类方法,可将CIN从细胞学结果为ASC-US或AGC中 有效分拣出,减少了需经阴道镜下活检明确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病例数。3. HPV检测可单独应用或与细胞学方法联用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4. 可用于子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和子宫颈癌治疗后的监测。目前已知持续高危型HPV 感染对CIN和宫颈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HPV检测尤其是高危型HPV的检测对于HSIL 及子宫颈癌治疗后的监测及预测其转归也有重要价值。(三)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定点活检术,可以提高活检的阳性率,与细胞学合用,CIN和

5、宫颈癌的早 诊率可达到95%以上。观察中可用3%5%醋酸反复涂抹宫颈,主要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 的变化、观察范围包括全部鳞-柱交接部和整个移行带,重点检查移行带。(四)涂抹醋酸肉眼观察VIA是指在宫颈表面涂抹3 %5 %醋酸溶液一分钟后,在没有放大条件下肉眼直接观察宫颈 上皮对醋酸的反应程度,根据醋白上皮的形态、厚度、边界等作出初步判断。VIA是一种相对简单、对操作设备依赖较少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 易于培训、快速可行、费用低廉,缺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相对较低。该方法目前已用于发 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宫颈癌筛查。(五)碘试验该方法基于正常成熟的宫颈鳞状上皮中富含糖原,

6、糖原与碘结合后呈深红褐色,而癌上皮不 含糖原,碘染不着色这一原理来估计病变的范围,指导活检。(六)宫颈活检及子宫颈管搔刮术宫颈活检宜在VIA、碘试验后或阴道镜指导下作宫颈多点活检,临床或细胞学可疑时重复取 材,对于可疑处可切除活检,分别标记送病检。值得注意的是,阴道镜医生应经过正规培训, 操作规范,重视细胞学结果,必要时及时与病理科医师沟通,取材应包括病变及周围组织, 选取的组织应有一定的深度,应咬取宫颈上皮及足够的问质组织送检,强调多点活检,必要 时行颈管搔刮术和宫颈锥切。(七)宫颈锥切术诊断性宫颈锥切术是指从宫颈切除一环形圆形的楔形组织送检,是宫颈癌传统的可靠的诊断 方法。切除范围必须包括

7、病灶区域和大部分颈管组织,包含病灶周围正常组织,以达到全面 检查病变的要求。随着阴道镜技术的广泛应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开展大大降低了诊 断性宫颈锥切率,但多点活检不能完全代替宫颈锥切,原因在于活检通常选取肉眼或阴道镜 下所见病变最为严重的45个点,有时与实际病变程度存在偏差,尤其是微小浸润癌或不 能除外浸润癌时不能单纯以宫颈活检为依据。诊断性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多次细胞学报告 为阳性,阴道镜下活检阴性或不能观察到全部移行带或阴道镜下活检和ECC阴性者;高级 别的官颈病变延伸至宫颈管内;阴道镜下定点活检、ECC与细胞学结果不符或不能解释其 原因者;怀疑腺癌者;怀疑有早期浸润者。宫颈锥切术可能

8、出现继发性出血、感染、宫颈狭窄及子宫穿孔,少数患者可能发生痛经、接 触性出血和性交困难。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以预防感染和出血,出血多者可行缝扎止 血。若发现宫颈狭窄,可以小号扩张器扩张,有利于月经通畅。(八)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大环状宫颈移行带切除术是利用高频电刀经由环形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流,接触组织后,组织吸收电波后因本身阻 抗产生瞬间高热,从而达到切割目的,快速切割而不影响切口边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可用 于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因其具有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小于 激光和冷刀,且不影响切缘组织病理检查等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LEEP诊断的指征为:细胞学为ASCUS或AGC,而阴道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细胞学异 常而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细胞学或阴道镜怀疑HSIL。参考文献1 卞美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中华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 19(3):139- 140.2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部.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 320.3 沈铿,郎景和,黄惠芳,等.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中华 妇产科杂志,2001,36(5):264-2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