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高考前如何备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156369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指导高考前如何备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家指导高考前如何备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家指导高考前如何备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家指导高考前如何备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指导高考前如何备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家指导高考前如何备考:“慢”复习少做题在高考前一个月,制定一份合理的个性化的复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就连去年浙江的高考牛校镇海中学的牛师,周爱红老师也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周老师教的是语文,带的创新班高三(2)班,班上学生全上了重点线,16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高考全省理科状元、榜眼、第七名也都出在这个班。这名宁波“王宽诚育才奖”获得者,在为本报读者专门制定的冲刺计划中,特别强调要放缓之前的备考节奏,学会“慢”复习。“慢”复习,少做题多回顾放缓做题频率,保持手感就好考前一个月,很多学校都会调整作息时间,比如“五一”节后半天上课半天停课,考前一周左右全天停课等,这样的作息,就

2、是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把握复习节奏的机会。5月份做题的频率应逐渐降低,从前半个月每两天做一次模拟卷,到后半个月每三天做一次,保持手感就可以了,一定要留时间自己做归纳总结,看看哪些知识点还存在漏洞,将相关知识复习一遍。做完题后要尽量争取面批的机会,因为老师针对你解题情况的个性化评点,往往能使你事半功倍。高中以来的错题本、摘记本也应充分利用起来,最好能与同学摘抄的交换着看,将题目分类,归纳出规律性、系统性的东西,把握好常见的题型,搞清楚常见的解法。总的来说,这个阶段要减少做题量,加大回顾量,增强系统性。放慢生活节奏,注意调整生物钟此外,适当放松也是必要的。虽然时间紧迫,但仍需保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

3、时间,体育锻炼也不可少。一天到晚埋头苦干弄得身心疲惫是不可取的,劳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效率。要树立一个观念: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考前最后一周,应注意调整生物钟,生活起居、复习时间等尽量与高考接轨。一般早上复习语文和理综或文综、自选模块等,下午复习数学和英语。考前三天,最好每门学科各做一套模拟试题,培养一下高考的感觉,但不必过于忙碌,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此外,要遵循自己的复习节奏,尽量不受别人影响,不要总是患得患失。低潮时,对自己说“尽力就好”去年的高考经历,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一个人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在低潮时对自己说一句话尽力就好。高三那年,我的成绩其实一直是大幅度下滑,由最开始年级前1

4、0前20,到后来前50前100。最后一次模拟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掉到200多名,即使是高一的适应阶段也没有这么差过。当时整个人差点崩溃,想着这样的成绩怎么办,坐在教室里看着书发呆。那天晚自习结束后,我就去操场上跑步,一直跑一直跑,开始还会胡思乱想,到后来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只是机械地向前迈,到最后力气全用完。那时虽然累得喘不过气,但真的很畅快,心里那些不甘、无措都像汗水蒸发了一般,大脑也终于不再一片混乱。是啊,只要我尽力了,像跑步那样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在5年、10年以后回想起来,对自己说一声无悔,那即使没做好又如何呢。就是这样想着,我的生活又回到了正常的轨迹。至于家里,感觉和平时没有什么

5、大变化,父母也没有为了不给我压力,刻意回避一些高考话题,他们偶尔还会给我打打气,也没有因为我的成绩有波动就去找班主任。过来人说点什么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特殊,但其实那只是高中生活的1/36。一所好的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还锤炼人的素质。在高考之前所要做的只是把这种无形的素质转化为可被衡量的指标而已。对于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就像在翻一本相册,将一张张照片连成故事。将知识点综合成一个体系。考前的一个月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食堂里的饭菜一样可口,同学们的说笑一样欢快,每天下午一样的体育锻炼。一切如常,我和同学仍会在吃晚饭前去打会篮球,弄得大汗淋漓才回来。我们一直认为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不矛盾,不存在所谓舍弃一者去追求另一者。在书桌前坐了一天,就是应该抽时间放松一下。每次休息时间,我们班的同学都会到走廊上,看看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楼,谈谈生活和学习。可以说,在最后的冲刺时间,同学们的相互激励和相互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