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155810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查对制度(5篇).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科查对制度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保持和促进我院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并持续改进。尊重和维护患

2、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做如下计划:1.按照检验科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2.严格遵守并执行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科室人员都必须服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副主任协助处理。3.严格遵守检验标本接受、查对、传递、分发制度。4.严格遵守并执行

3、sop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学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能够提供_小时急诊服务项目,及时报告及咨询服务,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并有审核或复查等;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注意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等;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分包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分包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_部或_临床检验中心_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及特殊项目

4、的室间质评。进行或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及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整改、改进、完善等。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保管、运行、记录、使用、保养、维修、效期管理等;8.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管理标准,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等。9.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

5、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10.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11.建立、完善lis、并与his联网,实现数据管理和收费及报告查询的数字化管理。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指。能提供良好服务,使患者伤害最小,医院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收益与亏损间的平衡.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质量与安全涉及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全员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

6、障健康、安全。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3.职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监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4.程序4.1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的测定。开启紫外线灯_min后,按说明书操作,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指定有效期内)探头置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_m的中央处,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紫线灯管的辐射强度值。其中30w直管型紫外灯新灯管辐射强度值100wcm2,使用中辐射强度值70wcm2;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射强度值200wcm2。4.2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_min后,将_片染菌

7、玻片平放人灭菌器皿中,水平放于紫外线灯下适当距离处照射,于_个不同间隔时间,各取出_片染菌玻片,分别投入_支盛有_ml洗脱液(含_tween80、_蛋白胨的9gl氯化钠溶液)试管中振打_次。经适当稀释后,取_ml洗脱液放人灭菌平皿内用普通营养琼脂作倾注培养;再放37温箱内培养48h,计数菌落。另取_片未作照射处理的染菌玻片分别投入_支盛有_ml洗脱液试管中振打_次,其余按上述步骤操作。计算细菌杀灭率()未照射染菌玻片回收菌数紫外线照射染菌玻片回收菌数/未照射染菌玻片回收菌数4.4判断标准。对指示菌杀灭率_为消毒合格;对达到物理学检测标准时,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l物体表面消毒采样效果监测标准

8、操作规程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监测。3.职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监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4.程序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采样结果计算方法: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菌落的平均数_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举例:平皿上菌落数(10,9),结果为:、类区域: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类区域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5.注意事项:5

9、.1采集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如手术台、治疗车、无影灯把手等);5.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检验科标本处理流程图检验科查对制度(二)一、医嘱查对制度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一)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二)各班应查对医嘱。输入电脑或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

10、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三)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一)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指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八对指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质量和有效期。(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三)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四)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五)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三、输血查对制度(一)抽血交叉配

11、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所佩带的腕带、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及原始血型。2、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在医嘱上写上采血者的姓名、采血时间,必须有双签名,并由护士亲自送达检验科。4、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5、抽血时对化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二)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病人查对。须有两名医护人员核对病历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

12、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2、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病人腕带、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5、完成输血操作后,

13、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献血编号、献血者姓名、产品号、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输完血的血袋,在科室保留_小时后交给检验科。四、手术室查对制度1、接病人前,要查对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2、手术前,查对病人腕带、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_手术前与缝合前清点纱布、纱布垫、缝针和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查单送检。五、药房查对制度1、配方时,查对处方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

14、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姓名、年龄,并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六、检验科查对制度l、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床号、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并有验收登记。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并有结果登记。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并有记录。七、放射科查对制度l、检查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左、右)、位置、目的等。2、拍照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位置、条件、中心线、时间、角度,确认无误后方可曝光。3、签发报告时,查对楣

15、栏是否填写完整、科别、病房、姓名、诊断意见。八、理疗科及针灸科查对制度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九、供应室查对制度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十、功能诊断科(心电图、超声波等)查对制度l、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十一、产房查对制度1、严格核对产妇姓名、新生儿腕带、性别、防止错抱。2、产妇和新生儿给予治疗和处理,要严格“三查八对”。3、查产包、手术包、缝合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器械是否完整。4、凡手术和会阴切开缝合,要在术前、术后清点敷料和器械。十二、饮食查对制度l、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病员床前饮食卡,查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2、发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3、发放时,在病员床前再查对一次。检验科查对制度(三)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检验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应对诊治、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