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13533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实践论文正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通信系统3分类3一、调制原理41调制52解调73调幅、抑制载波调幅及其解调波形7收音机8一. 最简单收音机原理8二.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8三. 9018-2袖珍型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10输入调谐电路10变频电路11中频放大电路11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2前置低放电路12功率放大器12检波原理12收音机焊接13一、焊接器材13二、安装说明131. 元件说明132.安装顺序13三、电路调试15心得体会16参考文献16通信系统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 system至少包含发送和接收两大部分,用于可靠地传输和/或交换信息的系统。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用以完成信息传输

2、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当电磁波的波长达到光波围时,这样的电信系统称为光通信系统,其他电磁波围的通信系统则称为电磁通信系统,简称为电信系统。由于光的导引媒体采用特制的玻璃纤维,因此有线光通信系统又称光纤通信系统。一般电磁波的导引媒体是导线,按其具体结构可分为电缆通信系统和明线通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按其电磁波的波长则有微波通信系统与短波通信系统之分。另一方面,按照通信业务的不同,通信系统又可分为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系统等。由于人们对通信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通

3、信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通信系统正迅速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光纤通信系统将在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自信源的消息语言、文字、图像或数据在发信端先由末端设备如机、电传打字机、机或数据末端设备等变换成电信号,然后经发端设备编码、调制、放大或发射后,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传输媒介中传输的形式;经传输媒介传输,在收信端经收端设备进行反变换恢复成消息提供给收信者。这种点对点的通信大都是双向传输的。因此,在通信对象所在的两端均备有发端和接收设备。分类通信系统按所用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利用金属导体为传输媒介,如常用的通信线缆等,这种以线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系统称为有线电通信系统;利用无线电

4、波在大气、空间、水或岩、土等传输媒介中传播而进行通信,这种通信系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也有有线和无线之分,它们所用的传输媒介分别为光学纤维和大气、空间或水。通信系统按通信业务即所传输的信息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电报、数据通信系统等。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变化的,称为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其幅度取值也是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如电报。模拟信号通过模拟数字变换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过程也可变成数字信号。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基带信号为模拟信号时,这种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传输的基带信号为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系统都是在有噪声的环境下工作的图中集中以噪声源表示。设计模拟通信系统时采用最小

5、均方误差准则,即收信端输出的信号噪声比最大。设计数字通信系统时,采用最小错误概率准则,即根据所选用的传输媒介和噪声的统计特性,选用最佳调制体制,设计最佳信号和最佳接收机。一般由信源发端设备、信宿收端设备和信道传输媒介等组成,被称为通信的三要素。图一一、调制原理在通信系统中,信号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为实现信号的传输,往往要进行调制和解调:高频信号容易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多路信号的传输频分复用相关课程中讲解调制与解调的侧重点不同:信号与系统应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说明搬移信号频谱的原理;通信原理 研究不同的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信电子电路调制解调电路的分析。1调制调制: 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

6、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调制的分类按载波分为正弦型信号作为载波,脉冲串或一组数字信号作为载波连续性模拟连续调制数字调制模拟调制是数字调制的基础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或几个参量的变化,将信息荷载在其上形成已调信号传输,而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通过具体的方法从已调信号的参量变化中将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频域定义: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信道通带中或者其中的某个频段上的过程,而解调是将信道中来的频带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的反过程.根据所控制的信号参量的不同,调制可分为:调幅,使载波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调制方式。调频,使载波的瞬时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大小而变化,而幅度

7、保持不变的调制方式。调相,利用原始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相位。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这就意味着把基带信号信源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频率而言频率非常高的代通信号。该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而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调制可以通过使高频载波随信号幅度的变化而改变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来实现。幅度调制抑制载波的振幅调制,AM-SC频谱结构2解调将已调信号恢复成原来的调制信号的过程。调制过程用于通信系统的发端。在接收端需将已调信号还原成要传输的原始信号,也就是将基带信号从载波中提取出来以便预定的接受者信宿处理和理解的过程。该过程称为解调。频谱3调幅、抑制载波调幅及其解调波形

8、调制信号载波信号抑制载波调幅调幅解调收音机一. 最简单收音机原理图1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这就是最简AM收音机也称高放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简单,但可行性、可使用性太差,不适合日常使用。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3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

9、困难的。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图1 最简单的收音机组成框图二. 超外差收音机原理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或455KHz调制波。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型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在广播、电视、通讯领域,超外差接收方式被广泛采用。如图2。图2 超外差原理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2和本振回路电容C1-1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

10、差值即为中频,即:如接收信号频率是: 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55kHz;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55kHz;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 与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围f与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信号=f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超外差方式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比较起来,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以下优点:1接收高低端电台不同载波频率的灵敏度一致;2灵敏度高;3选择性好不易串台。由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的灵敏度比较低,

11、只能接受本地区强信号的电台,接收远地电台的能力较弱,它的选择性差,接收相邻频率的电台信号时存在串台现象。为了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就要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超外差式收音机有别于直放式收音机的特点是它不直接放大广播信号,而是通过一个叫变频级的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最后推动扬声器工作。 9018-2型袖珍收音机,采用典型六管超外差式电路,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功放级采用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 ,有效率高、频率特性好、声音宏亮、耗电省等特色。是一款值得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动手制作的套

12、件。三. 9018-2袖珍型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图3是9018-2袖珍型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为了分析方便,它的工作过程可以画成方框图,如图4。图3 电路原理图图4 原理方框图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 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l2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以VT l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VT l、

13、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由于C l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 l的次级Lcd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 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 1的发射极上。混频电路由VT l、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其工作过程是: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l的次级

14、线圈Lcd送到VT l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 l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 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中频放大电路它主要由VT2、VT3组成的两级中频放大器。第一中放电路中的VT2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4和部电容组成,它们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是

15、465KHz,与前面介绍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主要原因是有了中频放大电路,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频信号经一级中频放大器充分放大后由T4耦合到检波管VT3,VT3既起放大作用,又是检波管,VT3构成的三极管检波电路,这种电路检波效率高,有较强的自动增益控制作用。AGC控制电压通过R3加到VT2的基极,其控制过程是:外信号电压Vb3Ib3Ic3Vc3通过R3 Vb2Ib2Ic2外信号电压。检波级的主要任务是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信号,C4、C5起滤去残余的中频成分的作用。前置低放电路检波滤波后的音频信号由电位器RP送到前置低放管VT4,经过低放可将音频信号电压放大几十到几百倍,但是音频信号经过放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