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134034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正数与负数?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的概念 ,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 ,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正、负数的引入 ,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

2、 ,比0 低5摄氏度 ,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 ,记作8848米 ,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 ,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一个中性数 ,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 ,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 ,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 ,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 ,分类结果也不

3、同 ,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 ,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 ,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二、知识结构1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正数 负数 零 象1、2.5、 、48等大于零的数叫正数 象-1、-2.5 , ,-48等小于零的数叫负数 0叫做零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有理数的分类三、教法建议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根底上 ,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 ,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 ,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 ,既不违反科学性 ,又符合可接受性原那么。例如 ,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 ,有理数是由两局部组成:符号

4、局部和数字局部(即算术数)这样 ,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根底上 ,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 ,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 ,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 ,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四、概念的理解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 ,带“号的数是负数。例如: 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 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假设 表示正数时 , 是负数;当 表示0时 , 就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 ,仍是0 ,0不分正负;当 表示负数时

5、 , 就不是负数了 ,它是一个正数 ,这些下节将进一步研究。2引入负数后 ,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 ,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 ,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如6 ,4 ,2 ,0 ,2 ,4 ,6 ,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如5 ,4 ,2 ,1 ,3 ,53到现在为止 ,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 ,但研究问题时 ,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 ,进行讨论。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 ,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 ,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五、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正整数、

6、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这样有理数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为: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 ,但为了研究方便 ,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因此 ,有理数按正数、负数、0的关系还可分类为: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 ,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 ,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 ,说“统称还是不错 ,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 ,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如圆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数。5到目前为止 ,所学过的数除外都是有理数。教学设计例如(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

7、解:是实际需要的2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应用: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海拔高度等互为相反数意义的量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训练学生善于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 ,然后通过实例稳固 ,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效劳2通过正负数的学习 ,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引人负数 ,学生会感觉得小学里学的数是“不全的 ,从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给学生以完整美的享受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 ,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 ,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2学生学法:研究实际问

8、题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 ,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难点:负数的引入3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电脑、自制活动胶片、中国地图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通过投影给出实际问题 ,学生研究讨论 ,认识负数 ,教师再给出投影 ,学生练习反应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数?看谁举得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学生们互相补充 ,可以答复出:整数 ,自然数 ,分数 ,小数 ,奇数 ,偶数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需要 ,在数物体个数时 ,1、2、3出现了自然数 ,没有物

9、体时用自然数0表示 ,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 ,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教法说明】学生对小学学过的各种数是非常熟悉的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回忆、答复 ,这时教师注意理清学生的思路 ,点出小学学过的数的精华局部提出问题: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学生活动:学生们思考 ,头脑中产生疑问【教法说明】教师利用问题“有没有比0小的数?制造悬念 ,并且这时学生有一种急需知道结果的要求二探索新知 ,讲授新课师:为了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看两个实例出示投影1用复合胶片翻四次在冬日一天中 ,一个测量员测了中午12点 ,晚6点 ,夜间12点 ,早6点的气温如下:你能读出

10、它们所表示的温度各是多少吗?单位学生活动:看图答复10 ,5 ,零下5 ,零下10板书10 5 -5 -10师:再看一个例子 ,中国地形图上 ,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顶峰珠穆朗玛峰 ,图上标着8848 ,在西北部有一吐鲁番盆地 ,地图上标着155米 ,这两个数表示的高度是相对海平面说的 ,你能说说8848米 ,155米各表示什么吗?出示投影2显示中国地形图 ,再显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直观图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 ,尝试答复:8848米表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155米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教法说明】针对实例 ,教师不是自己一概地陈述而是注意学生参与意识 ,要学生

11、观察、动脉、讨论后得出答案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针对学生答复的情况给与指正师:以上实例中出现了5、10、155这样的数 ,一般地温度比0高5、10、1.6、记作5、10、1.6、 ,大于0的数为正数;当温度比0低于5、10、2.2记作5、10、2.2 ,像这样在正数前面加“号叫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随着表达给出板书板书正数:大于0的数负数:正数前面加“号小于0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法说明】在以上两个例子的根底上 ,对正数尤其是负数的引入已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 ,这时教师描述性地指出正数、负数的概念 ,学生不仅认识了什么是 ,还清楚地知识 ,是相对的三尝试反应 ,稳固练

12、习1师板书后提问:第二个例子中的8848是什么数 ,155是什么数 ,海平面的高度是哪个数?2出示1投影显示例1 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 ,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 ,把以下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11 ,4.8 ,7.3 ,0 ,2.7 , , , ,8.12 ,3自己任意写出6个正数与6个负数分别把它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41某地一月份某日的平均气温大约是零下3 ,可用_数表示 ,记作_2地图册上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个死海湖 ,图上标有392 ,这说明死海湖面与海平面相比怎样?学生活动:1、2题学生答复 ,3题同桌交换审阅 ,4题讨论后举手答复【教法

13、说明】l题是紧扣上面的例子把正负数应用到实例中去 ,既照应了前面 ,又认识了正负数 ,2题是通过判断正数负数渗透集会的概念 ,3题是让学生自行编正数负数 ,以到达自我消化吸收 ,4题是用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加强对负数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为下一步引出相反意义的量打下根底师:在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 ,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地方用正数表示它的高度 ,低于海平面的地方用负数表示它的高度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与温度、海拔高度类似的量也常常用正负数表示 ,你能列出一些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互相补充 ,两个学生答复教师对学生列举的例子给与适当分析 ,针对学生答复予以补充稳固练习:出示投影

14、升1填空150表示支出50元 ,那么100元表示_2正常水位为0 ,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 记作_ ,低于正常水位0.3记作_3乒乓球比标准重量重0.039记作_;比标准重量轻0.019记作_;标准重量记作_2一个学生演示 ,教师提出要求规定向前走为正1向前走2步记作_2向后走5步记作_3“记作6步他应怎么走?“记作4步呢?4原地不动记作_出示投影53例题一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 ,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运动1如果向东运动4 记作4 ,向西运动5记作_2如果7 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 ,那么6说明物体怎样运动?学生活动:l题学生审题后答复2题学生演示 ,其他学生观察举手答复3题答复【教法说明】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重点首先 ,先让学生举出自己所熟悉的相反意义的量 ,并用正数负数表示 ,激发学生兴趣 ,这时再出示补充的练习中的1题 ,学生能非常轻松地答复出来 ,这时学生有一种非常轻松的感觉 ,噢!原来正数、负数是用来表示这样的量的紧接着 ,让一个学生向前后任意走 ,规定向前为正 ,让其他学生观察 ,第一次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