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免肝全套(汇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13277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免肝全套(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免肝全套(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免肝全套(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免肝全套(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免肝全套(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免肝全套(汇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验组合项目内涵检验方法标本要求我科开區的白貝免我肝炎系页执悴包筑 抗按抗体(ANAJ抗肝細魂屣抗休(抗LMA)抗平滑肌抗体CASMA)抗肝肾黴粒体抗休抗LKM执林 抗肝-勵:体(抗U啦体) 抗可港性冃曲胞抗柿(JaSLA) 抗线蠶体抗体(AMAJ自免肝全套抗核抗体(ANA)免疫荧光 法肝素锂抗凝 或不抗凝血3 4ml抗着丝点抗体(CENP B)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LKM)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PCA)肝抗原谱免疫印迹 法肝抗原谱AMA-M2(AMA-M4, AMA-M9)免疫印迹 法肝素锂抗凝 或不抗凝血3 4ml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

2、胞浆抗原1型 (LC-1)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 (SLA/LP)抗体1.1抗核抗体(ANA) 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出现于N型自身 免疫性肝炎。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 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也不同,因此 就会有多种不同的ANA8。ANA的亚型免疫荧光模型有:(1)抗脱氧核糖核蛋白,免疫荧光表现为均 质型;(2)抗可提取核蛋白,荧光表现为颗粒型;(3)抗核仁抗体;(4)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荧光表现 为膜型或粗糙型;(5)抗组蛋白抗体,荧

3、光表现为均质型。ANA是临床发现最早的一种自身抗体,也是 该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约为75%9。但对诊断AIH是非特异性的,亦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混合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在健康人群中,特别是老年人也可表现为血清ANA阳性。 间接免 疫荧光法检测是筛查ANA的标准方法,但其靶抗原性质各异,至今尚未发现肝脏或肝病特异性的 ANA。ANA和抗SMA是I型AIH典型的血清学标志。一般认为抗体滴度达1 : 80以上为阳性。而在 儿童更低的抗体滴度也可认为是阳性,但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有所差异。1

4、.2平滑肌抗体(SMA)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出现高滴度的SMA,常与ANA同时出现。SMA通常是指抗 微丝抗体(肌动蛋白为主)、抗微管抗体(微管蛋白为主)、抗中间丝抗体(主要是波形蛋白、细胞角 蛋白和结蛋白)和抗肌动蛋白抗体(AAA) o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抗平滑肌抗体的主要靶抗原为F-肌 动蛋白,与肝细胞质膜有密切关系是I型AIH的特异性指标10。SMA常见于AIH患者,也可见于多 种肝脏疾病或风湿性疾病等。高效价的SMA与ANA同时出现(即呈阳性)是诊断I型AIH最重要的参 考指标,其阳性率高达92.2%,此类抗体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差。单一的自身抗体检测不能诊断AIH, 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才

5、能诊断11-12。成人SMA效价大于1B40,儿童SMA效价大于1B20或抗肝肾 微粒体抗体效价大于1B10均为阳性指标。多数I型AIH患者当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缓解后, 血清ANA或SMA的滴度也常常随之降低,甚至消失。但抗体水平不能预示疾病的预后,这表明ANA 和SMA均不参与AIH的发病机制,它们的诊断价值大于其预后价值。1.3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是II型AIH的标志性抗体,在诊断及其鉴别 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鉴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靶抗原提供了非 常有用的实验手段。经DNA重组技术发现,肝肾微粒体抗体体有3型:(1)LKM-

6、1,靶抗原是细胞色素 P45O0 D6,是一种药物代谢酶,可代谢25种常用的药物,包括B-阻断剂、抗心律失常药、抗忧郁药、 抗高血压药物等。除了 I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外,少数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LKM-1。(2)LKM-2, 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0 C9,也是药物代谢酶,可见于利尿药物诱导的药物性肝炎。(3)LKM-3,靶 抗原可能是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约10%的丁型肝炎患者血清中LKM-3阳性13。LKM抗体常 用的检测方法有:(1)以灵长类动物的肝、肾冰冻切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2)免疫印迹法;(3) 酶联免疫吸附法。1.4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

7、SLA/LP抗体是AIH最特异的诊断标志。虽然它的阳性 率只有10%30%,但其阳性预告值几乎为100%。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抗体阳性基本上可诊断 AIH。SLA/LP抗体的靶抗原首先在1981年作为肝胰抗原报道,在1987年又作为可溶性肝抗原报道, 并且在1992年发现一种tRNA蛋白复合物可与AIH患者血清反应。直到2000年才在DNA水平上发 现了抗SLA/LP抗体的靶抗原,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目前认为,LP与SLA是同一种抗原,是一种相 对分子质量为50103的细胞质分子,并且对一种UGA抑制剂(丝氨酸-tRNA相关蛋白)的生物合成有 调节作用14。抗-SLA/LP对AIH具有高度

8、特异性,且可在ANA低滴度或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血清 中检出。因此,在ANA、SMA及LKM-l抗体阴性或低滴度肝病患者中进行该抗体检测,可对隐源性慢 性肝病患者进行重新分类,提高对AIH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使不典型的AIH患者得到及 时有效的治疗。但抗-SLA/LP的检出率较低。Kanzler等报道仅有11%32.5%的AIH患者抗-SLA/LP 阳性。鉴于此种现状,需要寻找更敏感的检测方法以增加抗-SLA/LP的检出率,使其发挥临床诊断作 用15。1.5肝细胞胞质抗原I型抗体(抗-LC-1)抗-LC-1被认为是II型AIH的另一个标志抗体,属器官特 异性而非种属特异性自身抗体,识别

9、的靶抗原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溶质中,其成分为亚甲基转移酶 环化脱氢酶,这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8X103的肝脏特异性代谢酶。抗-LC-1为II型AIH的特异 性抗体,在II型AIH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30%,在II型AIH患者的血清中可与抗-LKM-1同时存在, 也可作为唯一的自身抗体出现。在临床上,抗LC-1抗体多见于年龄小于20岁的年轻AIH患者,年龄 大于40岁的AIH患者少见,该抗体的滴度与II型AIH的疾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对疾病的早期治疗 有很大的帮助,为AIH的疾病活动标志及预后指标。早期资料显示,抗-HCV与抗-LC-1不相关,但近 年研究发现,成人抗-LC-1阳性的血清中也可出现

10、HCV感染,抗-LC-1与HCV感染的关系待于进一步 研究。1.6抗着丝点抗体(CENP B)1 9 S 0年应用I I F法首先在硬皮病患者血清中发现抗着丝点粒)抗 休(CENP),其靶抗原为着丝点蛋白,与AC A反应的着丝点蛋白通常有4 种:Cent-A-. E* C、D .主要的靶抗原为着丝点蛋白E (Cenp-B),其能与 含有各种着丝点抗体的血清发生反应口在未分型的系统性硬化患者的血清中, Cenp-B阳性率为2 26 %7该自身抗休阳性与雷诺现象有密切关系Cenp-B是系统性硬化亚型一匚RES T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休,阳性率可达 8 0 %-9 8 %D CREST综合征属系统性硬化

11、中的一种良性变异型,又称 系统性硬化局限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钙质沉积(C)、雷诺现象(R)、食 管运动障碍(E)、指(趾)端硬化0和毛细血管扩张(T)等。CRE 日T综合征患者较少涉及内脏损害,病情较轻,进展缓慢,病程较长而Cenp- B阳性往往是患者预后较好的一个指标。弥漫型硬皮病中Cenp-B较为少见,阳性 率仅为8 %. Cenp-B很少与抗E c 1 -7 0抗休同时存在= Cenp-B除主要与局限 型系统性硬化相关外,还偶见于局限性肺动脉高压、其他结缔组织病吕L E. R A. 等,阳性率V5%)=关节痛和原发性甲状腺炎伴雷诺现象等 患者中 ACA还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EC)崽者

12、中,阳性率1 0 % -2 0 P B C常与系统性硬化重叠,发生率丄0 %- 1 5 %,可表现出自 身免疫病不同的症状.Cenp-B阳性的P B C患者常同时存在C RE S T综合征 的临床症状,如雷诺现象、指(趾)硬皮病等口1.7抗线粒体抗体是一种针对肝细胞质中线粒体内膜脂蛋白成分的自身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特异 性,该抗体主要是IgG。常用大白鼠胃或肾皮质作抗原基质进行免疫荧光法测定。参考值IFA法为阴性(血清滴度低于1:10)。正常人群阳性率低于10%。临床意义许多肝脏疾病时可检出AMA。其阳性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无症状患者为90.5%,有症状患者为92.5%;慢性活动性肝炎可高达

13、90%以上;但是,胆总管阻塞和肝外胆管阻塞 为阴性。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化阳性率为25%。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一般来说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和原发性胆汁性 硬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是一肝内及中等大小胆管的慢性淤胆性炎症性肝病。由于胆管 的破坏和闭塞,导致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PBC常伴有高强度的 抗线粒体抗体(AMA),病程早期就出现AMA是本病的特点。AMA共分M1-M9九个亚型,其中抗M2、M4、M8和M9型抗体与PBC有关。AMA属于PBC患者的特 异性抗体,AMA-M2在AMA 9个亚型抗体中特异性最高,因此,对PB

14、C患者AMA以及AMA-M2抗体的检 测对PBC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MA-M4和M9抗体的检测对判断PBC的病情有意义,说明AMA亚型的 检测对于PBC患者的病情判断以及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的关系。联合检测AMA-M2、M4、M9优于AMA-M2 单独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高度特异性抗体。1.8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临床意义】抗LKM-1抗体为AIH- II型血清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0%在AIH中检出率较低(约10%左右)慢 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2%10%也可检测到抗LKM-1抗体AIH中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较多具有典型 的自身免疫现象大

15、多为青年女性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病情比较严重对激素 治疗反应好欧美地区多见;HCV感染伴有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女性并不多见自身抗 精品文档体滴度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不高病情为慢性肝炎表现对干扰素治疗有反应地中海地区多见。抗LKM-2抗体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后诱发的肝炎患者由于该药物已停用故抗LKM-2抗体 已不存在。抗LKM-3抗体见于10%15%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有10%的AIH-II型患者既有抗LKM-1抗体 也有抗LKM-3抗体抗LKM-3抗体在AIH-II型患者中滴度较高而在丁型肝炎患者中滴度较低。1.9抗胃壁细胞抗体(PCA)正常值:(1)抗胃壁

16、细胞抗体(PCA): 2%10%2)抗胃内因子抗体(IFA):丨型抗体:0%;II 型抗体:0%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恶性贫血(PA)合并萎缩性胃炎者80%100%PCA阳性、不并发恶性贫血的 萎缩性胃炎40%60%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均为阳 性。另外,PA患者50%75%可见IFA丨型抗体、II型抗体30%50%阳性等。附注:APCA的阳性率与性别无关。相关疾病:胃溃疡、糖尿病、缺铁性贫血2.0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正常值:正常人血清LMA为阴性。化验结果临床意义:LMA对于鉴别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又称狼疮性肝炎)与乙肝病毒 引起的慢活肝有重要价值。LMA在自身免疫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活动性肝病(chronic active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