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13194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15-2016学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 四 )年级 数学科教 学 计 划教 者:制定日期:2016.2.23情况分析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

2、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教学总要求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4、能辩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

3、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提高质量措施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

4、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5、抓好培优补差工作。(1)优秀学生培养措施: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

5、生进行抓优指导。(2)后进生辅导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教 学 进 度 表单元单元教学要求(重难点或关键)课题(节)教时起讫时间备注周次起讫日期一、四则运算【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

6、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简单的运算。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例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例211一2.232.263、有关0的运算 例34、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例45、解决问题 例56、机动1111二2.293.

7、04二、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也可能不相同。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观察物体(1) 例12、观察物体(2) 例23、第一、二单元整理与复习4、第一、二单元知识检测1111三3.073.11注:按单元,分周次制订教学计划

8、; 制订完后用胶水粘左上角; 科任教师、学校各一份; 科任教师的计划应放在教案的上面。教 学 进 度 表单元单元教学要求(重难点或关键)课题(节)教时起讫时间备注周次起讫日期三、运算定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

9、简便运算1、加法交换律 例12、加法结合律 例2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例34、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41111四3.143.185、乘法交换律 例56、乘法结合律 例67、乘法分配律 例78、乘、除法的灵活运用 例81111五3.213.25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4、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1、小数的意义 例12、小数的读法 例23、小数的写法

10、 例34、小数的性质 例1、例2、例3、例41111六3.284.014月4日清明节放假1天5、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56、小数点的移动(1) 例17、小数点的移动(2) 例2111七4.044.08注:按单元,分周次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完后用胶水粘左上角; 科任教师、学校各一份; 科任教师的计划应放在教案的上面。教 学 进 度 表单元单元教学要求(重难点或关键)课题(节)教时起讫时间备注周次起讫日期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8、人民币兑换 例39、小数与单位换算

11、 例1、例210、小数的近似数 例111、把大数改写成用 “万” 或 “亿”作单位的数 例2、例31111八4.114.15半期质量检测4九4.184.22五、三角形【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通过分类、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

1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教学难点】: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1、三角形的特性 例1、例22、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例3、例43、三角形的分类 例54、三角形的内角和 例61111十4.254.295月1日劳动节放假1天5、四边形的内角和 例76、整理与复习7、单元知识检测111十一5.025.06注:按单元,分周次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完后用胶水粘左上角; 科任教师、学校各一份; 科任教师的

13、计划应放在教案的上面。教 学 进 度 表单元单元教学要求(重难点或关键)课题(节)教时起讫时间备注周次起讫日期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教学重点】: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14、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1、小数加、减法(1) 例12、小数加、减法(2) 例2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3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例41111十二5.095.135、整理与复习6、单元知识检测7、单元试卷讲评211十三5.165.20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