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10764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 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本试卷6页。满分10分,另有附加题6分。考试时间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40分) 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2分)忍俊不禁 一丝不苟2.给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拼音。(分)宽恕( ) 啜泣( ) 迂回 ( ) 诱惑( )耸立( ) 瞬间( ) 纳罕 ( )卑微( )3.在横线上填写汉字。(8分) (h)想 (n)腾 收(li) (zh)立盘 卧龙 仙露琼 蜂围蝶 瘦骨嶙 4.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画上横线,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分)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5从小到大,你一定读了

2、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给你印象最深刻或对你教育最大的一本书。(分) 书名: 推荐理由: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你读过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这两部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A.“ ” 、 , B.“ ” , 。. , 。 D. 、 ,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B童趣作者:涨潮字三白 清代文学家。浮生六记是他的代表作。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

3、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童趣即由此生成。C.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词,又名长短句、诗余,宋代达到了艺术高峰,“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内容多取材于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放之情。8默写填空。(14分)(1)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见藐小之物, ,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童趣)(2)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 ,为之怡然称快。 (沈复童趣)(3)绿树村边合, 。 (孟浩然过故人庄)(4)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4、遥有此寄(6)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7)60年前书写短篇小说半夜鸡叫、我要读书,60年里用写书、作报告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我省军旅作家高玉宝当选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已到耄耋之年(八,九十岁)的老作家高玉宝真可谓 ,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童趣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癞虾蟆也,舌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6分)(1)

5、 蹲其身 ( )()以丛草为林 ( ) ( )(3) 以土砾凸者为丘 ( )(4)盖癞虾蟆也 ( ) ()舌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2)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用四个字概括选文第二段文字: 。(1分)12. “拔山倒树而来”的描写带有作者的夸张想象。作者是把 想象为山,将 想象为树。(2分)(二)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

6、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人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引自韩诗外传 注释:踞:蹲在地上。向:对着。孰:哪一个。13翻译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1)向其母曰 (2)将入门 14.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将上 堂 声 必 扬 将 入 户 视 必下1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 1.概括文章内容。 (1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40分)悠长的铃声毕淑敏雨天,是城市的忌日。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

7、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

8、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

9、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1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分) 6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