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调研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10510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灾减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防灾减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防灾减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防灾减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防灾减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灾减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灾减灾调研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届防灾减灾学术调研报告试探降低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目录摘要3一、引言3二、调研简介32.1调研背景32.2调研时间32.3调研容32.4调研目的32.5调研意义3三、研究方法3四、分析问题34.1泥石流3泥石流的成因3泥石流的类型3泥石流的特点34.2山体滑坡3山体滑坡的成因3山体滑坡的特点34.3经济损失数据分析3五、解决方案35.1泥石流治理措施35.2山体滑坡的防治措施3六、结语与启示3七、参考文献3八、辞3试探降低泥石流、山体滑坡损失的有效措施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这些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研究及防治

2、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本文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的阐述,提出了降低灾害损失的有效防治措施。我们一方面应提高设防标准,强化工程治理和专业监测预警,另一方面更应引入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注重“防“治结合;,“软“硬结合;工程设施和非工程设施结合;“治理与“管理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防地质灾害。关键词:泥石流与山体滑坡、成因、防治措施、BP神经网络分析一、引言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一局部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构造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跨山、“地滑、“土溜等。山体滑坡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岩土类型、地质构造、

3、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是山体滑坡诱发山体滑坡的根本原因,而人为因素则会加剧灾害山体滑坡发生频率和强度的重要因素。山体滑坡对人类活动、生态环境和社会等具有极大的危害。泥石流是指在山地、沟谷间因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大量洪水、泥沙及石块等的洪流,具有流速快、流量大、破坏力强、爆发突然及预见性小等特点。山体滑坡假设是混合大量雨水和河水则会演变为泥石流。它们是山区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强度较大的山区沟谷中。泥石流是山地环境退化、地表侵蚀作用加剧、水土泥沙流失的产物。它的形成、开展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大尺度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是加剧泥石流发

4、生频率、强度等的重要因素。泥石流灾害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因此,加深人们对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的认识,做好泥石流、山体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以及寻找降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调研简介2.1调研背景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是山地沟谷中相互伴生的具有很强破坏力的自然灾害,是水土流失开展到最严重的标志。我国是多山之国,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0%。山区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分布着全国2/5的耕地,占有着全国3/5的铁路运营里程。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重力和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的灾害。我国

5、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作为自然灾害,一直对国民经济及人们生命财产平安存在巨大威胁,尤其多山地区的经济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随着经济的开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加剧了近年来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的发生的频繁性。滑坡泥石流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脚踢出也会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岭经鄂西,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山区为我国泥石流灾害重灾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区域上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据统计,我国有29 个省区

6、、771个县市正遭受山泥石流的危害,平均我国每年发生泥石流灾害的频率为18次/县,近40年来,每年泥石流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7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建国后的50多年中,我过县级以上城镇因泥石流而致死的人数约为4400人,并威胁上万亿财产【1】。几十年来,泥石流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数十亿元,死亡人数近万人。近年来,由于人们一些不合理的行动更是加剧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的频繁性。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自然灾害危害性大来势凶猛、发生频繁而且不可预测,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这些自然灾害我们不得不加以重视,否则,后果则不堪设想。由此可见,泥石流与山体滑坡影响山区城镇国民生活危害之重。政府应该加以重视,防灾减

7、灾,将灾害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目前我国已查明受泥石流危害和威胁的城镇有130个,主要分布在45个、34个、23个和13个等西部省区。2.2调研时间调研时间主要为2015年10月16号-2015年10月28号。2.3调研容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对人们的生活、国民经济的开展尤其是山区经济的开展具有不可无视的影响。研究、分析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及种类,对于不同种类的泥石流与山体滑坡,提出有效的防治与解决措施,尽量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容。2.4调研目的正如调研背景中所说,泥石流与山体滑坡一直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平安存在着巨大的威胁。由于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爆发突然,来势凶猛,规模大速度

8、快。一旦发生泥石流与山体滑坡,山区居民的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工农业生产被危害,生活效劳受到影响。可见,研究降低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有效措施尤为重要。而研究降低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有效措施,必须先分析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及种类。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有关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文献,期刊等资料,并对查到的资料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展整理、分析、总结。在分析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与种类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而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2.5调研意义本次调研的意义如下:(1) 学会查找文献的方法,学会查找更加专业知识的渠道。2泥石流与山体滑坡人们的生命财产危害严重,影响山区经济的开展。研究降低山体滑

9、坡与泥石流的有效措施,发挥科学的作用,在政府的带着下,积极防灾减灾,以尽量降低人们的财产损失,为山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3泥石流与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人为因素必是其一。近几十年山区经济的快速开展伴随着人类不合理的开发与建立。希望在分析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的形成原因与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时,能起到警示人类的作用。增强人类的防灾减灾意识,合理开发,科学建立。三、研究方法神经网络概述【2】人工神经网络也简称为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优点在于可对信息进展分布式存储和信息的并行协同处理。神经网络由神经元构成,正如人体的神经元,单个神经元的构造极其简单且功能有限,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网

10、络系统就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神经网络主要的思想就是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神经网络处理信息主要依靠网络构造中节点及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在网络的训练时,不断的调整网络之间的连接,修正节点,从而到达处理信息的目的。BP神经网络作为神经网络的一种被广泛使用,由信息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所谓信息的正向传播是指信息由输入层进去神经网络,然后通过隐含层,最后经输出层输出结算结果。而误差的反向传播即是指将输出层的计算值结果与预期输出的值相比拟,假设误差值在设定的误差值以上则将误差由输出层反向传播到隐含层、输入层,并修正各层的阀值与权值的过程。简而言之,神经网络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样本的不

11、断学习,降低输出值与期望之间的误差,然后进展计算。显然,网络能处理大量的映射关系的数据,而无需事前清楚这些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或表达式,故神经网络算法有着很好的实用与适用性。四、分析问题4.1泥石流泥石流的成因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且很复杂,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以及近些年人类的活动等,归纳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泥石流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的沟床运动的流动体,其爆发必须具备三项根本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短时间有大量的水源。地形地貌: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大,流程形状便于水流聚集;

12、在地貌上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局部,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纵谷,谷床纵坡较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松散物质:泥石流常发生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岩层构造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软硬相间成层的易受破坏的地区,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来源。大量水源:水既是泥

13、石流的重要组成局部,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及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泥石流发生的外在因素,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是诱发泥石流发生的在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近些年来虽则会山区经济的开展,人们进展了一系列破坏大自然生态的活动,如滥伐林木、过度放牧、破坏植被、陡坡开荒等,破坏了地表径流的下垫面条件,加剧了水土流失、提供了泥石流发生的水源条件;在山区兴修交通、水利设施具有随意开挖山体边坡等,造成山体失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地形条件;同时由于开采矿山后,随意丢弃废渣废料,这

14、又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所需的松散物质条件,人类在进展经济活动的同时,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泥石流的类型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对其进展科学合理的分类,为开展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按成因分类有冰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其生型泥石流;按流体的物质组成分类有泥石流、泥流、水石流;按流体的性质分类有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按爆发形式分类有浸润式泥石流、冲蚀式泥石流和滑坡式泥石流;按发生频率分类有高频率泥石流和低频率泥石流;按地形形态分为沟谷型、坡面型;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划分为: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等。泥石流的特点泥石流常常具有爆发突然、来势凶

15、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泥石流的爆发通常具有季节性,在夏季多雨时期为多爆发期。4.2山体滑坡山体滑坡的成因4.2.1.1 自然因素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山体滑坡的物质根底。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构造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红岩土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别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软化岩土、产生动水压力和乳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尤其是对滑坡面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人为因素在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也可以诱发滑坡。主要因素有:地震、降雨、地表水的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矿山开采等都可能诱发滑坡。山体滑坡的特点山体滑坡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同时性。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作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