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10371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依据3第二章工程概况32. 1工程结构形式32. 2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混凝土方量3第三章施工准备43. 1混凝土供应43. 2混凝土工程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43.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安排43. 4混凝上施工劳动力计划53. 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63. 6技术准备63. 7施工机械准备73. 8材料准备83. 9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9第四章混凝土的浇筑94. 1混凝土浇筑要求94.2混凝土的运输104. 3底板混凝土的浇筑104. 4施工缝及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12第五章混凝土试块、养护和测温125. 1混凝土试块制作125. 2混凝土的养护135. 3混凝上测温13第六章大体积混凝土

2、的热工计算146.1最终绝热温升值14掌握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I: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上不再下沉为止。振捣上一层时 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为了有效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可在50棒距端头450mm、 30棒距端头300min处用红油漆刷出色环作为标识。4.1. 3设专人收集进入现场的混凝土的小票,并应作好记录。浇筑混凝土时应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 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2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4.2混凝土的运输预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输,混凝土到现场用小桶接取混凝土测定其坍落度(旬 车测次),并作好记

3、录:混凝土搅拌站保证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不产生离析现象。车队词机配有车载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遇到交通堵塞、行驶不畅等情况,随时与搅拌 站内联系,由站内值班调度统一安排行车路线,保证交通高峰及发生堵车等情况下混凝土正常 供应。4.3底板混凝土的浇筑3. 1主楼I段混凝土浇筑顺序主楼【段混凝土浇筑,地泵从(1-A)轴/ (1/1-1)轴点开始、汽车泵从(1-A)轴/ (1-4) 向北向浇筑,第一层浇筑350mm厚:第二层浇筑厚度300mm:第三层浇筑厚度300mm:第四层浇 筑厚度300mm,最后浇筑到1-E轴/IT轴处后浇带结束。4. 3. 2主楼II段混凝土浇筑顺序主楼1【段混凝土浇筑首先浇

4、筑电梯井坑、(1-3)轴以西3300nw(1-G广(1-K)抽之间低 跨处,分四层浇筑,第一层浇筑350mm厚;第二层浇筑厚度300mm;第三层浇筑厚度300mm;第 四层浇筑厚度300mm;低跨部分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之前,使用地泵从后浇带西南角开始 大面枳浇筑,逐步往北推移,同样分四层浇筑,第一层350mm,后三层300mm。4. 3.3坡道段混凝土浇筑顺序坡道混凝土待主楼结构出土0.00以后再进行施工,现场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总 体浇筑原则为:首先浇筑(2/0A)、(C) / (11)、(12)轴之间低跨处的消防水池基础,分两 层浇筑,每层350mm ,低跨部分浇筑完毕以后,

5、从沉降后浇带往北推移分层浇筑,每层350mm, 振捣密实。4. 3. 4混凝土质量控制搅拌站派2人进驻施I:现场,对浇筑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混凝上到现场后由项目试验 室人员与搅拌站共同对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坍落度进行测试。要求混凝土出罐温度不低于10C, 坍落度140-160.mn.对于出罐温度低于10C的混凝上应拒绝接收,坍落度超出范围的可加入适 量的减水剂,待强力搅拌30秒后进行坍落度复查,满足要求后再开始泉送。在浇筑混凝上时为 保证入模温度不低于5-C.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得低于2C。根据混凝土 泵送时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捣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

6、点,解决 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浇筑方向由前往 后退浇,振捣棒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用插铁控制底板厚度。泵送开始时泵管内的水及砂浆泵入吊斗内吊至坑上处理,其余与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 浆由端部软管均匀分布在浇筑工作面上,防止过厚的砂浆堆枳。4. 3.6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在卜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搅拌站 应制定切实口J行的措施保证混凝土供应星在100m7h,同-雄车进场的最大间隔时间不大于40 分钟,并在现场压5台备用雄车周转使用。4. 3. 7底板施工中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4. 3. 7. 1控

7、制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由于底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为了减少结构物的内表 温差、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大于25.C,必须控制混凝土到达现场温度不低于 10C、浇筑成型温度不低于5C。4. 3. 7. 2混凝土采用自然流淌(坡度控制在1: 6以内)、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300nun左右。 4. 3. 7. 3混凝土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沿混凝土面排到后浇带的排水沟,通过沟内设置 的集水坑抽出基坑,以提高混凝+.质量,减少表面裂缝。浇筑混凝土的收头处理也是减少表面 裂缝的重要措施,因此,底板混凝七表层要求用振捣棒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密实 度。

8、在混凝土浇筑后,先初步按标高用血长刮尺刮平,待第一层混凝土振捣完成20-30min并 已浇筑出一定面积后,在混凝七初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在振捣过程中严禁触及钢筋、模板, 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4. 3. 7. 4二次振捣后,混凝上表面用木抹子分别在初凝前、初凝后、终凝前三遍拍实搓压,保证 表面的密实度、减缓混凝上表面失水速度,使混凝土硬化过程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塑性阶段 就予以封闭填补,以防止表面龟裂。表面压实后稍待收水后及时覆盗保温材料。4. 3. 7. 5混凝土养护:采用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上盖一层阻燃草帘,塑料薄膜及阻燃草帘 之间接缝应错开不小于500顾,接缝处搭接长度不小J-

9、200mm,以减少水分、热量的散发。以此降低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4. 3. 7. 6温度监测混凝上罐乍达到现场后在卸料前应先进行混凝上进场温度测量,并记录混凝上的出罐温度: 从混凝上入模至混凝上强度达4Mpa以前,要求每2小时测定一次混凝上温度:混凝上达到4Mpa 后,要每6小时测定一次温度,每次测温均应做详细认真的记录,并及时报送技术部门,由技 术部门根据混凝土和大气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若混 凝土表面温度与核心温度、表而温度与大气温度大J 25*C应加盖一层阻燃草帘:若以上两温差 较小,可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撤去一层保温,以加

10、速混凝土散热。4.4施工缝及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4. 9. 1施工缝的留置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交接处留置.水平施工缝,施工缝离底板顶500m处,并周圈设置止水 钢板。4. 9. 2本工程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在主体结构浇筑完毕42天后进行。4. 9. 3后浇带的位置应依据结构施工图,不得随意更改。后浇带混凝土采用C45级的微膨胀混凝 土,施工中采用掺入复合微膨胀剂的收缩补偿混凝土的措施。具体措跖羊见附图基础底板后 浇带处理图。由于后浇带搁置时间较长,为了控制其锈蚀程度,影响其受力性能,故采用在钢筋上刷水 泥浆保护,在底板后浇带两侧延长度方向用彩条布和多层板覆盖。4-9.5后浇带、施r缝的处理首先用角向磨

11、光机沿结构边线割出3mm深的边线,然后剔凿掉水平施工缝上的浮浆、松动 的石子和混凝土软弱层。最后用气泵将剔下的渣滓吹干净井浇水润湿。第五章混凝土试块、养护和测温5.1混凝土试块制作I. 1主楼、坡道基础底板每200制作组抗压试块,试块尺寸100X100X 100mm, 组3块。 制作条件:温度205C,相对湿度80W以上:养护条件:温度20laC.相对湿度90%以上;养 护龄期28天。抗渗混凝土试块为每500 m留世-组,每增加500 增加一组试块,抗渗试块尺 寸175XI85X150mm, 组6块,制作、养护条件同上。同条件抗压试块留置:地下室底板留置1组600C同条件试块,如果现场温度条件

12、还处于 冬季施工条件,施工期间增加取3组件试块,试块尺寸100X100X 100mm, -组3块,一组用于 检查混凝上是否达到拆模强度,一组用于测定混凝上是否达到临界受冻强度,一组用于测定冬 转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上试块强度。同条件抗渗试块每500 n?留置一组,每增加500 m增加一 组试块,抗渗试块尺寸175xi85xi50mm, 组6块。同条件试块制作、养护条件应与混凝土浇 筑条件相同。5. 1. 3试块的取样地应为混凝土的实际浇筑地,其中同条件试块应放在取样部位并用钢筋笼将试 块锁好,避免丢失或碰坏。5.2混凝土的养护由于混凝土浇筑正处于冬季与春季交接时段,现场应根据实际天气温度情况确

13、定是否为冬 期施工阶段,大气温度较低混凝土养护采用蓄热法养护,养护开始时间应尽可能早,在混凝土 表面收水抹压平整后开始,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基础底板混凝土终凝前在抹压后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一层阻燃草帘覆盖,刻料薄膜及阻燃草 帘之间接缝应错开不小于500mm,并且相互搭接不小于100mm,以减少水分的散发,对边缘、棱 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加到大面部位的两倍。5.3混凝土测温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使混凝土表面与中心温差控制在 25C以内,防止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施工过程中实行信息化管理,采用预埋式温度传感器(热 敏电阻),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量读数。相应的材料、仪器要提前

14、进场。埋设工作安排在浇筑 前的12h进行,避免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丢失或破坏。1.25m厚底板布设上(距表皮50)、 中、下(距底层50)三层测温点为一组,将测温传感器(热敏电阻)固定在底板附加钢筋上。 所有测温点均应按测温图要求编号,测温时,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量读数,并做好测温记录。 测温员应及时把测温记录反馈给技术人员以便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现场应备好阻 燃草帘和塑料薄膜等保温养护用材料。第六章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工计算本工程采用抗渗混凝土 C40/S8,取定每立方混凝七中水泥含量:350kg。6.1最终绝热温升值Tniax= (WXQ) / (cXr) =(354X350)/(0

15、. 97X2400)=53. 2C 式中Tmax-混凝土的最大水化热温升值: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取350kg:W每千克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经查表为354KJ/kgc混凝土的比热,取0. 97KJ/kgX*C;r混凝土的容重,取2400kg/ m;6.2不同的龄期的混凝土核心温度(Tmax/)Tmax/=Tj+ Tmax X 4 (t)Tmax/(03)=10+53. 2X0.42=32. 34Tmax/(09)=l 0+53.2 X 0.19=20.11Tmax/(l 5)=10+53.2 X 0.07=13.72Tmax/(21)=10+53.2 X ().03= 11.59Tmax/(06)= 10+53.2 X 0.31 =26.49Tmax/(l 2)=10+53.2 X 0.11 = 15.85Tmax/(l 8)= 10+53.2 X 0.04= 12.13其中Tj为混凝上浇筑温度,取10C, &(I)为I温度降温系数,查施工手册第四版表10-83 得。综合以上计算得:不同龄期底板的混凝土核心温度值厚度不同龄期(d)的Tmax (C)369121518211. 25m32.3426. 4920. 1115. 8513. 7212. 1311.596.3混凝土表面温度1) 保温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