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备考特供(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102132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备考特供(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元备考特供(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元备考特供(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元备考特供(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元备考特供(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备考特供(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备考特供(四)(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备考特供(四)01重点题型突破涉及基因的减数分裂解题技巧【题型试解】下图甲A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图甲A中编号1表示X染色体),图甲B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时期为_,该细胞的名称是_,其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2)图甲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甲B中的_时段。A34B45C67 D89(3)与该生物进行测交的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_。(4)如果基因型为AaBbdd的蜂王的某个卵原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如图甲中A细胞的情况,那么

2、由这次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而得到的雄蜂的体细胞的基因型是_。解析图甲A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据图分析可知,此时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细胞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应为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第一极体,共有两个染色体组。该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数是1,处于图甲B中的89时段。与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测交的另一亲本的雄性高等动物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故表示X染色体的1号或4号染色体只有一条,排除B和D选项,与其测交的雄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应为bbdd(皆为隐性基因),A正确。由图甲A可知基因型为A

3、aBbdd的蜂王的卵原细胞所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应该为Abd,那么由它分裂所产生的生殖细胞而得到的雄蜂的体细胞的基因型应该就是Abd。答案(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第一)极体两(2)D(3)A(4)Abd【方法技巧】1减数分裂与基因的关系(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在平面图中相对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互为等位基因。(3)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

4、次分裂后期,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面图中相对的两条染色体应完全相同(不发生变异),因此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一定相同。2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的关系(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可能导致基因突变。(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也会出现染色体变异,如人类性染色体异常病中出现的XXY型、XXX型、XYY型等,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可能是形成精子时异常,也可能是形成卵细胞时异常。【技巧试用】1. 下列各图表示

5、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0条染色单体B由丙细胞可知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丙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XD或aBXD或AbXD或abXDD甲细胞经乙细胞后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解析乙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其中有两条端着丝点染色体。形成丙细胞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了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丙细胞继续分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aBXD。答案D2(2015菏泽调研)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

6、含一个染色体组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ABe、aBe、AbE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解析图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均等分裂,故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因为亲代细胞中无a基因,故其来自基因突变。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有两种基因型,图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精细胞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Be、aBe和AbE。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02分类实验提升探究性实验【高考实验】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

7、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次考试都有相当比重。由于探究实验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使同学们在做这方面题时感到无所是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六个基本内容。(一)提出问题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

8、,问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二)作出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三)设计实验 实验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指

9、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性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显然,无关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PH、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

10、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误差。2、对照性原则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1)空白对照 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

11、象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2)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细胞外液为蔗糖溶液则液泡变小,细胞外液为清水则液泡增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3)条件对照 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

12、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习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丙组为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4)相互对照 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对照,如“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分别设置不同的pH值来实验,各个实验组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3、科学

13、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都要具有可行性。4、重复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也必须注意实验的可重复性。任何实验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尤其是有数据计算的实验,设计的实验不能只进行一次,在无法重复的情况下,作为正式结论,这样的结论易被推翻。【实验例题】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

14、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不变色的试管是_,不变色的原因是_。(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是,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解析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发芽的玉米籽粒中有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淀粉酶的活性不同,对淀粉的催化程度也不相同。

15、40条件下酶的活性比20情况下强,催化分解的速度快,产生的麦芽糖多,因此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颜色较深,100情况下,酶因高温失活,因此试管中没有反应。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三支试管都变蓝说明三支试管中都有淀粉存在。要确定酶的最适温度,要增加试管数量,并设置成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酶的最适温度应位于砖红色最深的两个试管之间,或者就是砖红色最深所对应的试管。答案(1)A和CC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E酶失活(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3)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实验命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经过讨论,认为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最佳,其主要理由是()A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D酵母菌代谢比较旺盛解析细胞的呼吸方式有两种,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