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09739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粤教必修4学案第4单元15劝学节选Word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劝学(节选)本课话题勤学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点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认为“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就要求人们勤于学习。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就是学习的重要性。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近日,宁波大学的校园内刮起了一股“笔记风”,一篇篇或工整、或趣味的课堂笔记瞬间在网络上“刷屏”。从2015年10月20日起,宁波大学团委开始发起“最悦读”读书笔记评选活动,鼓励同学们“

2、晒”出专业课、阅读书籍等笔记。活动开始至今,已有上千名学生“晒”出了读书笔记,“最萌笔记”、“最工整笔记”、“最内涵笔记”的“走红”让高数、思政课堂不再枯燥。“学霸笔记”为当今大学生树起了一面勤学的镜子,这举措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但愿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能在大学生心里产生一定的触动,能早日促使他们自觉拒做“手机低头族”,争当学习的主人,到时也做出几本“学霸笔记”来让世人惊喜。背诵相关名言警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

3、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中绳(zhn)(ru) 参省(xn)跬步(ku) 跂(q) 槁暴(o)(p)驽马(n) 舆(y) 骐骥(q)(j)蛇鳝(shn) 螯(o) 锲而不舍(q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以为轮(“”通“煣”,用火烤来使木材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质)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绝(2)强(3)假(4)而(5)之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水(2)君子博学而日参

4、省乎己(名词用作状语)每天(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用火烤来使木材弯曲(5)其曲中规(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6)积善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7)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木直中绳,以为轮古义:把制成。今义:认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词)。(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状语后置句)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深。(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译文: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译文:君子的天赋并没有特异之处,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句)译文:冰是水所凝冻成的,却比水更寒冷。(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6)木直中绳,以为轮。(省略句)译文:木材直得合乎墨绳,用火烤把(它)做成车轮。常识速览(教师用书独具)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荀子荀子(约前313前

6、238),名况,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称他“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曾任齐国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提出“性恶论”、“天行有常”和“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影响深远。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用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荀子五十岁游齐,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三次担任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

7、,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文脉梳理【答案】(1)改变自己(2)学习的作用(3)学习的方法、态度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1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下列句子中论证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的一组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ABC D【解析】是论证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答案】B2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君子曰”引出“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B作者运用“青胜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既比喻自然界的变化,也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C“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一比喻意在论证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D作者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9、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经过学习和参省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解析】B项,比喻“自然界的变化”不对,比喻的是“人类的变化提高”。【答案】B二、阅读第2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问题。3本段的结论句是()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A、B、C三项是善于借助外物的比喻句,由这个比喻才得出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结论。【答案】D4对本部分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不要去思考,只要

10、善于学习。B登高而招手和顺风而呼喊这两例从见、闻两个方面证明了借助自然条件的重要作用。C“假舆马”“假舟楫”这两个比喻,从陆、水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工具的重要作用。D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解析】A项,“形象说明不要去思考,只要善于学习”错,文意是强调只有摆正“学”与“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答案】A三、阅读第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题目。5下面各组句子中全能证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一组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11、泉,用心一也A BC D【解析】是强调坚持的重要性;是强调专心的重要性。【答案】A6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第一个层次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B本段第二个层次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C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反面后正面

12、设喻论述的。D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懈,不可半途而废。【解析】C项,“先反面后正面设喻论述的”错,应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答案】C话题互动(教师用书独具)话题: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你认为有哪些思想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学生甲:没有过时,至今仍有可供继承发扬的方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名句经历千年流传至今,学习者耳熟能详。它们已成为无数学子自勉进取的人生信条,成

13、为一种永不褪色的思想,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学生乙:有些已经过时,需要批判发展。“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意思是空想不如学习,心动不如行动,而第2段论证学习可以弥补不足,两者关系不紧密。另外,“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法太绝对,应该改为“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表达就有了分寸。我的观点: 文白对译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博喻本文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文中有的地方就形成了博喻,句式整齐匀称,说理透彻明了,读起来语气酣畅,音韵铿锵。博喻是比喻修辞格中的一种铺陈形式,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作用:

14、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2写法指导博喻常见的形式有以下两种:(1)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一个方面。例如:“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听潮)此例用“细雨”、“朝雾”、“暮烟”三个喻体描绘海浪的形态,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是春雨,是晓雾弥漫,是暮烟霭霭,给人以沾衣欲湿、虚幻迷离的感觉。(2)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几种状态。例如: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上例中,用“牛毛”喻春雨的细密,人们不是常说“牛毛细雨”嘛;用“花针”喻春雨的晶莹透亮;用“细丝”喻春雨的轻柔。三个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