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09375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太网测试方法(详细)(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以太网业务测试方法 / 目 录一、系统适应性测试41.1、上电测试41.2、各槽位适应性测试51.3、混插测试51.4、满框测试61.5、时钟盘切换测试61.6、交叉盘切换测试71.7、SDH保护倒换测试81.8、盘保护倒换测试9二、网管测试102.1、告警功能测试102.2、性能统计测试102.3、配置参数测试112.4、状态上报测试112.5、控制命令测试122.6、交叉功能测试12三、功能测试133.1、最小帧长度133.2、最大帧长度133.3、异常包检测143.4、特殊包传输特性143.5、端口自适应功能153.6、自动协商功能153.

2、7、以太网帧格式测试163.8、单播帧测试173.9 组播帧测试183.10、广播帧测试183.11、静态MAC地址配置功能193.12、MAC地址动态学习功能203.13、MAC地址老化时间测试203.14、MAC地址表容量测试213.15、MAC地址学习速度测试223.16、VLAN功能测试233.16.1、用户安全隔离测试233.16.2、VLAN Trunk功能233.16.3、设备VLAN条目数量243.16.4、VLAN支持的ID标识253.16.5、VLAN优先级测试253.16.6、PVID功能263.16.7、VMAN功能273.17、水平分割测试273.18、GFP封装测试

3、293.18.1、GFP封装帧格式293.18.2、GFP告警检测和产生293.18.3、GFP误码监测和处理303.19、LCAS功能测试303.19.1、多径传输及最大时延差测试303.19.2、多径保护313.19.3、LCAS标准性测试313.19.4、LCAS保护时间323.19.5、时隙告警保护功能333.20、流量控制(仪表到设备)333.21、流量控制(设备到仪表)343.22、流量控制(拥塞形成流控)343.23、端口聚合353.24、端口镜像功能363.25、生成树测试373.26、快速生成树测试383.27、基于端口优先级测试393.28、二层流功能393.29、端口接收

4、包类型配置403.30、PING功能测试413.31、端口环回检测测试413.32、LPT功能42四、指标性能测试434.1、吞吐量434.2、时延444.3、过载丢包率454.4、背靠背454.5、GE光口指标454.5.1、平均发送光功率464.5.2、接收灵敏度464.5.3、中心波长测试474.5.4、光谱宽测试474.5.5、消光比测试484.5.6、上升时间测试484.5.7、下降时间测试494.5.8、数据相关抖动测试494.5.9、发送眼图50五、稳定性测试51六、对通组网测试526.1、常规组网测试526.2、数据文件传送546.3、多媒体应用54七、环境测试547.1、温循

5、试验547.2、高低温性能测试557.3、电源拉偏试验557.4、单盘功耗567.5、单盘重量56八、一致性测试56版本记录序号版本号生成时间主 要 修 改 记 录作者备注1V1.12005-5-13从以太网中试方案分离形成独立测试方法王建2V1.22005-11-10修改部分项目测试方法、完善部分功能测试项目,在各项目的备注中增加前期暴露的问题王建2005-11-30实施3V1.32007-04-06增加新功能测试方法,修订和完善多个项目测试方法MSTP测试小组一、系统适应性测试系统适应性测试主要针对单盘与能够使用的系统和各单盘是否进行良好的配合,单盘是否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组网方式和环境变化。

6、1.1、上电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单盘上电过程连接示意图:连接情况说明:如图连接被测设备和仪表。要求各单盘满配置负荷工作。测试方法:1. 如图连接测试配置。2. 配置被测设备的业务经过SDH侧互通; 3. 设置仪表各端口发送正确的数据帧;4. 配置PDH(2M)、SDH等业务,并使用相应仪表稳定观察;5. 对以太网单盘和其他业务盘均进行软/硬复位、拔/插单盘、开关机架电源或开关单盘所在子框电源对单盘进行上电操作; 6. 观察以上操作时,各业务中断时间;7. 待单盘上电稳定后,再用仪表稳定观察至少8分钟。8. 观察各盘ACT灯的闪亮频率、查看收发数据情况、查看单盘和网管告警及性能统计情况。测试预期结

7、果:各单盘在进行以上操作时,自身业务允许有中断、丢包、错包现象,但不能影响其它业务。系统上电后,各业务必须正常传输。测试结果请填写到下面表格:上电方式瞬断时间相互影响上电稳定后状态告警性能数据收发软复位硬复位拔插单盘开关电源测试次数:每块单盘各10次备注:01. 插FE-F4会导致XCU盘切换02. E2X盘拔插上电试验,需要间隔5S以上时间;03. 插GE-2A盘导致相邻盘位业务中断且不可恢复;04. 拔插GFF1盘影响其他盘业务、且导致整框机盘黑网管;05. 拔插GFC1盘导致对偶槽位的业务误码和丢包、且导致整框机盘黑网管;06. ESD1与E1盘在拔插、软硬复位过程中都相互影响;1.2、

8、各槽位适应性测试测试目的:单盘对槽位的适应能力,对各种EMU盘、时钟盘和交叉盘的适应性;连接示意图:连接情况说明:设备和仪表连接方式同1.1测试方法:1 将单盘分别插在系统所支持的各个槽位2 按照1.1、1.2、1.3测试项各操作一次3 分别配合不同版本的时钟盘、高/低阶交叉盘、EMU盘进行试验。测试预期结果:参见1.1、1.2、1.3测试项测试结果网管上各单盘能正确上报各告警、性能,单盘工作稳定,不会出现黑盘现象备注: 1. 在部分槽位,当主用时钟工作时GE-2A业务不通;2. GFF1配合R1E版本的EMU出现黑盘现象1.3、混插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在同一子框上插不同的业务盘,各种单盘能否正

9、常工作,各单盘是否会相互影响连接示意图:连接情况说明:设备和仪表连接方式同1.1测试方法:1. 连接测试配置。2. 根据不同系统将单盘所在子框配上各种不同单盘,主要测试单盘相邻槽位和对偶盘位。3. 配置以太网业务对通;4 配置系统上其他业务对通;5 采用相应仪表观察各种业务;6 对以太网盘和其他业务接口盘进行“下配置”、“读状态”、“获取性能”等操作;7 分别拔插以太网盘和其他业务接口盘;8 采用仪表稳定观察至少12小时。测试预期结果:第5步:各单盘业务通信正常,无误码或者丢包现象;第6步:各业务之间不能相互影响;第7步:各业务之间不能相互影响;第8步:各业务稳定无误码或者丢包现象。网管上各单

10、盘能正确上报各告警、性能,单盘工作稳定,不会出现黑盘现象备注:1. GFF1、GFSW2配合R1E版本的EMU出现黑盘现象;2. GE2A、GFF1拔插导致TUX和E1业务中断;3. ESD1与E1盘拔插相互影响;4. GFC1拔插影响对偶槽位业务误码、丢包;1.4、满框测试测试目的:按最大系统配置插满待测单盘,测试各单盘以及系统的工作情况。连接示意图:连接情况说明:如图连接被测设备和仪表测试方法:1. 如图连接测试配置。2. 将以太网盘配置在NE1所有可用盘位,在NE2的其余槽位采用其他业务盘填充;3. 配置NE1、NE2各种业务对接,保证各单盘满负荷工作。4. 用仪表发送随机字节的数据包,

11、总流量为设置带宽的95,稳定观察24小时5. 其他业务也采用相应仪表同时进行稳定观察。测试预期结果:各业务都没有误码或者丢包现象。 网管上各单盘能正确上报各告警、性能,单盘工作稳定,不会出现黑盘现象备注: 1. 在部分槽位,当主用时钟工作时GE-2A业务不通;2. GFF1、GFSW2配合R1E版本的EMU出现黑盘现象,在某些槽位特别严重;1.5、时钟盘切换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在时钟盘失效后,单盘的处理情况。时钟切换时,要求单盘能够自动选择可用时钟盘。在时钟完全失效再恢复后,单盘可以自动恢复。连接示意图:连接情况说明: 单盘和仪表的连接方式同1.1。测试方法:1. 如图连接测试配置。2. 设备和

12、仪表的配置方法同1.1。需要保证单盘工作在满负荷情况下3. 拔插主用、备用时钟盘切换时钟4. 用仪表发送随机字节的数据包,稳定观察8分钟5. 使用网管对时钟进行软切换6. 用仪表发送随机字节的数据包,稳定观察8分钟7. 时钟盘从无到有。拔出主用和备用时钟盘,先插回主用时钟盘或者先插回备用时钟盘。 8. 用仪表发送随机字节的数据包,稳定观察8分钟测试预期结果;单盘应该可以适应时钟源有跳变的情况,且在时钟源恢复后能够正常工作。测试结果请填写到下面表格:切换方式瞬断时间告警状态性能数据收发软切换硬切换拔插备用时钟盘从无到有测试次数:每个单盘各5次备注: 1. 在部分槽位,当主用时钟工作时GE-2A业

13、务不通;2. GFF1配置最大帧长度大于1518字节后,切时钟导致业务中断;3. 开启LCAS功能后,切时钟导致业务中断;4. GFF1、GFC1、ESD1切时钟时单盘出现复位,业务瞬断时间超出1分钟,太长;5. 当两块XCU盘都拔掉再上电后,ESD1无告警,但是业务不通,单盘需要重新复位;1.6、交叉盘切换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在交叉盘失效后,单盘的处理情况。交叉盘切换时,要求单盘能够自动选择可用交叉盘。在交叉盘完全失效再恢复后,单盘可以自动恢复;连接示意图:连接情况说明:设备和仪表的连接方式同1.1。测试方法:1. 如图连接测试配置。2. 设备和仪表的配置方法同1.1。需要保证单盘工作在满负荷情况下3. 拔/插主用、备用低阶/高阶交叉盘进行切换,4. 稳定后,用仪表发送随机字节的数据包,稳定观察8分钟5. 使用网管对交叉盘进行软切换。6. 稳定后,用仪表发送随机字节的数据包,稳定观察8分钟。7. 交叉盘从无到有,拔出主用和备用交叉盘,先插回主用交叉盘或者先插回备用交叉盘8. 稳定后,用仪表发送随机字节的数据包,稳定观察8分钟。测试预期结果:单盘应该可以适应交叉盘切换情况,且在交叉盘恢复后能够正常工作。测试结果请填写到下面表格:切换方式瞬断时间告警状态性能数据收发软切换硬切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