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09288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透镜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透镜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透镜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透镜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镜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及其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透镜及其应用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讲义学生姓名 科目 教师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一、选择题1.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2. 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3. 将一个凸透

2、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 放大、正立的实像 B. 缩小、正立的实像 C. 放大、倒立的实像 D. 缩小、倒立的实像4.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ABCD况是图中

3、的( ) 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7.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则(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

4、立放大的像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8.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9.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10.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 小于焦距 B. 等于

5、2倍焦距 C.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 大于2倍焦距11. 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上所画的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 ( )A.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12. 我们有这样体验:站在平面镜前,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因为( ) A. 像真的变大了 B. 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小了 C. 像实际变小了 D. 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了13、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1所示,则奶

6、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图1ABCD14、图2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图2A B C D15、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 )A.正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 B.倒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C.正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 D.倒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16、萧萧有一只透镜,经测量后焦距为8cm,当把一物体放到2f的位置时,萧萧又测量了像的大小,发现像比物小,那么这只透镜实际的焦距( ) A.大于8cm B.等于8cm C.小于8cm D.不好说17、如图3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只能

7、是倒立缩小的像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18、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4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19、下面的光路图5中不正确的是( )空气A水BCD 20、王有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面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面镜的焦点上 D.选用凹面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面镜的焦点上21某凸透镜的焦

8、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A. 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 D. 像先变大后变小22人的眼睛象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二、填空题23、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有_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4、照

9、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照相时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像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光圈/快门/旋钮),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拍摄远的景物时,需要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近/远)一些。25. 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凹凸 的。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处物体;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近处物体。26、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军事指挥员手拿一样东西在地图上看,这东西名称叫_,实际上就是一个_,通过它可以看到_地图。27、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

10、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8所示,应使投影仪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填“上”或“下”)移动。28、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2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在的像是_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30. 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 、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 些。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

11、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度。三、作图题、实验题31、完成下列各光路。FFF o 32、根据射入透镜和从透镜射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在图中填上透镜的类型符号。FFFF 33.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3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中,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个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 ,在B点位置放的是 ,在C点位置放的是 。35.小刚有一架“傻瓜”相机,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相机拍摄时底片上成的是 、 的 像。下表是这架相机像距和物距的变化情况(f 35mm)。根据表中数据,解释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原因: 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