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09137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及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互动机制探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作为公司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人力资源己成为公司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剧烈的市场竞争对公司各方面的人力资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规定,同时也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发明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随着个人选择工作机会和途径的增多,人员流动已成为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对那些远离城市、效益又不好的公司来说,人员流动事实上成了单边流动只有流出、很少有流入,对这些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形成一个“人才流失严重研发能力削弱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效益不好人才流失严重”的恶性循环。对公司来说,成熟员工的流

2、失成本比新招聘人员成本要高出很多,特别是由于骨干员工的流失导致的各方面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因此,如何创建一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应当成为公司、特别是国有公司要大力研究的一个课题。而公司对员工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同时以相应合理的薪酬制度相配套,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课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指公司及其员工把个人发展目的与公司发展目的紧密结合,对影响员工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战略规划,并发明各种条件促成这种规划得以实现,从而促进公司和员工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特性,

3、即公司既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员工的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服务,又要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不断成长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和条件。只有这两方面达成统一,公司才干发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可以使公司在维持并提高现有生产率的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变化作好各类人力资源的准备;员工由于看到和明确了自己在公司中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才会对公司和本职工作产生更高的满意度和依赖度,也才干充足发挥工作积极积极性和发明性,不断提高个人绩效,增强对公司的忠诚度。一、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内容(1) 职业生涯指个人从第一次参与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从事过的一系列工作活动和经历,并按年代顺序串接组成的整个过程。这一概

4、念没有职业成功和失败的区分,任何职业,只要从事过一段时间,不管时间长短、成功失败、有无报酬等,都是构成个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涉及从事专职、兼职、第二职业、志愿性工作等都是组成职业生涯的一部分。(2) 职业阶段指从个人开始从事第一个工作岗位开始,至不再从事任何形式的工作为止的期间内经历或即将经历的若干职业按阶段划提成的一系列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立业阶段、职业中期、职业晚期。不同职业阶段个人承担的工作内容、心理素质、智能水平、社会承担、重要任务、职业发展重点等都是不同的。(3) 职业规划可分为个人和公司两个层次。个人职业规划是指个人为了实现自己在现在和将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并获

5、得满意的愿望和规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而制定的成长、发展、不断追求抱负职业并获得满意的规划;公司职业规划是指公司为了不断地增强员工的满意感和忠诚度,并使员工能与公司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发展相适应而制定的员工成长、发展的规划。(4) 职业管理是指公司为了实现公司目的和员工个人发展目的有效的结合,对公司员工及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职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司,客体是公司员工及其所从事的职业,即通过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将组织目的和员工个人职业抱负、发展需求融为一体,从而谋求公司和员工个人的共同发展。二、公司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6、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个人创建了更多自主择业、更好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择业自由度越来越大的今天,公司员工个人如何制定和寻求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从而获得职业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建立在对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对的结识的基础上。1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内容(1) 自我评价个人条件、能力素质及公司状况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对的结识自我开始,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是对的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条件。树立对的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成功观对人生价值观的取向: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人云亦云”和“独辟蹊跷”。坦然面对得失:凡事我必抗争、成败不必

7、在我;每个人都在努力,但成就并不相同;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人挪活、树挪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客观剖析自我现状,对的结识自身优劣势。个人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家庭情况;专业知识情况;素质和能力;职业取向;社会关系;发展潜力等等。目前职业情况:是否“学非所用”;目前职业满意度;未来发展方向等等。个人发展愿景:个人职业盼望;人生奋斗目的;个人目的和公司目的是否一致等等。剖析公司现状及发展情况公司现状及发展前景:公司性质、现状及公司发展前景分析;个人在公司中的职业发展态势;适应或改变公司不合理方面的能力;公司专业化或全面化倾向。公司运营模式及培养选拔机制: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公正

8、、合理的职业培养选拔机制;公司文化:是否有一种健康、积极上进的公司文化;是否“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合法合理的发展需求。(2) 员工个人在公司中的职业及发展定位在准确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可以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稳定化,并使之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一般说来,员工在公司中的职业发展生涯(或者职业道路)通常有四种选择:纵向、横向、网状、双重。此外,尚有一种介于横向和双重之间的参与中心地位方向、或者核心向的职业道路。美国人埃德加施恩在职业的有效管理中描述了公司职业的三维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纵向职业道路是最为传统的,也即员工在公司中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从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表现为在职务晋升

9、的同时随着着待遇的不断提高;横向职业道路属于跨部门、跨职能的工作变换,有助于扩大个人的知识技能面,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工作阅历,但同时会对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其特点是没有组织层级的变化;网状职业道路则是纵向和横向相结合,从丰富工作背景和阅历角度考虑,这是一种适合公司大多数员工现实的职业发展道路;双重职业道路是指一个人可以选择只做某一方面的专家,通过自己在这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公司做出更大的奉献,同时相应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报酬,而不必在纵向上提高或横向上调动,其特点是没有工作岗位的变动;参与中心地位方向、或者核心向的职业道路是指:随着员工个人了解公司情况的增多而逐渐得到公司成员特别是公司领导者的信

10、任,虽然在层级上没有变动,但由于其能接近公司核心,获得特权或特殊信息,从而对公司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有时可被称为“群众领袖”。财务生产研发营销纵向参与中心地位方向财务其他研发营销生产横向公司职业的三维模型(3) 实现方法和途径职业道路拟定后,员工要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并朝着此方向作好各方面的努力和准备。总体来说就是要朝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来提高自己,做到“一专多能”。对公司各阶层管理人员来说,应当具有如下方面的资质:业务知识和技能;管理知识和能力;领导、统御力;执行力、谈判力、企划力;准确把握、预见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决断力;个人魅力等。这些资质的重要限度随着管理层级的

11、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初级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业务知识、技能和统御力,中层管理者应以领导统御力和企划力优先,高层管理者则以领导统御力和准确预见问题的能力(先见性)为主;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应当在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尽也许多的摄取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周边知识,以此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强化能力。而要获得以上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从个人角度来说,方法和途径重要有: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与自己职业定位有关的培训活动;结合职业定位和现实条件,充足运用在职学习、学校或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种条件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自我教育和启发,善于学习和吸取别人的成败经验,善于总结个人得失教训;时刻了解

12、公司内的职业机会,对符合自己职业定位的机会努力争取;重视与上级和同事的沟通,通过沟通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不断完善自己,在职业发展上尽力获得他们的帮助;尽也许加强与公司外相关人员的交流和联系,寻找更多的职业发展机遇。2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1) 个人因素性格: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人的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以及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加以约束和改变的;能力:公司员工的个人能力表现在运用个人具有及公司提供的各种资源从事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能力,涉及体能、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职业取向:员工个人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内心具有的、不愿舍弃的信念;所处职业阶段:处在不同职业

13、阶段的员工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取向不同。一般来说,处在职业中期和晚期的员工求稳,不大乐意更换工作岗位。但大多数人往往会在职业中期碰到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困境。而处在职业探索阶段和立业阶段的员工往往可以尝试不同内容的工作。(2) 环境因素整个(国家)社会或公司所处地区的环境条件,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等;所处行业及公司自身的环境条件,涉及行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占有限度及未来发展走向,公司规模、文化、各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公司领导者或核心管理集团的整体素质和理念等。三、公司对员工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内容导致公司各类人才流失现象的因素很多,重

14、要有:公司地理位置偏远,工作生活极为不便;公司效益低下,员工收入低;分派机制缺少激励功能,员工缺少工作热情和动力;员工个人发展(涉及增长收入,提拔职务等)渠道单一,对个人发展前程感到无望;公司缺少员工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机遇和条件等等。在这些因素中,员工由于感到自身职业发展前景暗淡而选择离职的因素占据了相称大的比例,公司甚至会出现因提拔一人而付出几人离职的沉重代价。这固然有选拔任命机制方面的因素,但重要的还是其他未被提拔的员工感到个人职业发展前程渺茫所至。因此,公司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使员工有多渠道发展自己的空间,对留住人才、促进公司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协调员工个人目的与公司目的

15、相一致日本学者中松义郎在人际关系方程式一书中提出了“目的一致理论”,描述如下:FFmaxcos。式中,F表达个人实际发挥出的能力,Fmax表达个人最大潜在能力,表达个人目的与公司目的之间的夹角。也就是说,当个人目的与公司目的一致时,0,cos1,从而FFmax。反之,当个人目的与公司目的不一致时,FFmax并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公司在对员工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时,要尽力协调好公司目的和员工个人目的相一致,通过树立人力资源开发观念,了解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引导员工个人目的向公司目的靠拢,使员工个人和公司形成共同利益体。如两者无法协调时,应适时进行必要的人员流动。2为员工所从事的职业及职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当员工进入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