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体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09031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体会做事,应适当考虑。比如,为何做,值不值得做,是否必须做,不做不可?这样,你一旦开始做的时候,就会全身心投入,而不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一次次打断工作,也不会出现徒有忙碌而无进展的情况了。要怎么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编辑为您精选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体会一文,大家共同学习进步。服务群众,既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群众需要在哪里,服务就有效覆盖到哪里”,切实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就要从基层实践层面出发,组建“四支队伍”,探索一条走好群

2、众路线、更加直接高效服务群众的新路子。服务群众,关键在组织,真正使力量“聚得起来、沉得下去”。随着社会转型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群众需求更加多样化、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服务群众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在这一背景下,仅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必须凝聚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造开放多元、全面覆盖的服务队伍。要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体系为依托,围绕队伍全域组建、服务全域覆盖、和谐全域提升、小康全域推进目标,分级分层分类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基层便民专业化服务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村(社区)网格员服务队“四支队伍”,既能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拓展直接联

3、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平台,又能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服务群众新体系。服务群众,制度是保障,真正使服务“优质便捷、常态长效”。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不高兴是衡量党的各项工作的最高标准。只有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成为共同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只有建立完善服务群众的制度机制,才能使党员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使道义型服务群众转变为制度型服务群众。要围绕四支队伍永不走”,注重完善机制,着力激发四支队伍”内生动力,实现管理规范化、服务常态化。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服务群众是一项长期任务,唯有建

4、立一套有效的机制,才能促使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服务群众的功效长久显现。四支队伍”制度机制的建立完善,能有力地推动各方服务力量真正下沉基层、真诚体察民情、真心为民办事。服务群众,着重在实效,真正实现党得民心、民得实惠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群众最急处做起、最盼处抓起、最怨处改起,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根本所在。组建四支队伍”,始终要秉承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坚持集中服务与分散服务相结合、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上门服务与预约服务相结合主个结合”,积极主动为群众提供实打实、看得见的服务。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赢得民心,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快捷搜索:躺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