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08958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员工天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员工行为排查工作“严格落实员工行为排查”作为案件防控专项治理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真正做到“认真落实”,在现实状况下,却又是说易不易、说难却难的事情。个中原因,项行长在活动动员视频会议讲话里,在“深刻吸取教训,正确认识案件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部分客观务实阐述的七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中已全部提到,简要概括起来有两个因素:一是某些员工的不良行为较具隐蔽性,不易察觉,难于掌握直接证据。二是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要么碍于情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为“事不关已”;要么熟视无睹,不管不问不报,放任自流。因此,要落实员工行为排查,本人浅见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必须解决由谁负责的问题。

2、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早已明确清楚的事情,因为规定已明确了 “机构主要负责人”,即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人事管理、纪检监察等规定里也都有所涉及。但事实上,谁负责、谁分管、谁处理都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规定,员工行为排查的履职及其责任追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尤其是“双线问责、双线责任追究制度”有待进一步确立完善。因此,本人陋见必须在员工行为管理上引入类似信贷风险预警的机制,结合实施员工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构筑员工管理的“六道关口”:第一道关口,是进人关及选拔任用关,人事部门要对员工不良、异常行为失察负主要责任;第二道关口,是日常管理关,营业机构或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员工的学习教育、合规管

3、理和违章违规问题的纠正整改,不良及异常行为的察觉、制止等负主要责任;第三道关口,是自律监管关,人事部门作为员工管理的主管部门,必须负起员工教育管理的检查指导督促和“四项制度”落实等职责;第四道关口,就是检查关,有关部门在各项监管检查中发现涉及员工、业务、管理等环节的风险隐患,要深入、认真、细致、全面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各职能部门对对口业务及其员工的检查监管,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第五道关口,是纪检监察的再监督关,除了日常教育警示,对营业机构负责人“十亲自”、员工行为排查及“四项制度”落实等发挥再监督作用责无旁贷,对从各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台账等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

4、风险隐患予以督导、查究、治理当属份内事;第六道关口,是全员防范关,员工之间的互信应建立在遵规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切忌麻庳大意、盲目相信、无原则服从,提高抵制各种违规行为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必须解决查什么的问题。员工行为排查什么?市分行的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里已讲得很清楚。一要查赌博、大额购买彩票。历年来银行系统因此诱发的案件不胜枚举,发现此类迹象,就要紧抓不放,彻查到底,果断处置。二要查炒股、经商。这方面应重在排查其资金来源、负债程度,是否存在员工贷款转移用途、挪用贷款违规进入股市、房市,对负债(亏空)较大、影响正常工作且可能牵涉风险隐患的要及时严查彻究;三要查不良、异常行为。这里又要分

5、为几种情况:(1)对经常进入高档娱乐场所等进行高档消费的行为,一要查其资金来源,二要查其消费是否与本人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相适应,作出相应处理;(2)对利用职便或我行员工身份为企业注资、还贷等融资牵线搭桥,以及代企业保管印鉴、支票等行为,要认真排查处置;(3)对非当班员工私自办理前台业务及接触业务印章,空存、空取资金,单人办理抵质押、查询等相关业务,在柜面、现金箱、寄库箱包内存放本人、客户(亲属)与其工作无关物品及代他人保管存单(折)、银行卡、印鉴、密码等重要物品,利用他人资金或帐户以及员工卡谋取私利,当班员工为本人、客户(亲属)在柜台内提交并办理业务等行为,现督员、会计主管等要及时发现、纠正、

6、制止并报告、记录,特别要充分发挥查看监控录相对监督员工办理业务合规合法性和防范操作风险的作用;(4)对其他一些不良、异常行为,如不廉洁、涉毒、精神异常、内部结怨等,也要及时采取措施;(5)对消极怠工、屡查屡犯等行为,要从批评、教育、帮助入手,积极正面引导,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处理。同时,还应把握三个要点:一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实事求是,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本着对员工负责对工作负责的心态,切忌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更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教,还忌做表面文章、不深入不透彻;二是既要掌握政策规定又要讲究方法方式,员工行为排查的认定涉及员工的方方面面,不能轻易下定论,也不要轻易放过,要深入排查

7、、注意保密、教育为主、有效处置;三是既要掌握好分寸又要把握好尺度,对涉及不良、异常行为的员工,要区别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要分清轻重缓急,采取不同排查方式和处置措施,如酌情施于提示提醒、批评教育(诫谈)、调离岗位、纪律处分、解除合同等,要结合“四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不能搞“一刀切”。然后,必须解决怎么查的问题。这方面,一些单位、同仁已在实践中创新、积累了不少优秀经验做法,本人略探索赘述一二。一、“五道关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发挥合力作用是基础。从坐班主任工作日志、营业机构负责人“十亲自”运行记录,到各项监管检查登记簿、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台帐(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台帐)、调阅查看监控录相等等,只有认真

8、、深入、扎实地做好这些基础、基本工作,充分发挥现场与非现场监控作用,员工行为排查就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二、做好“七字”文章是关键,切忌你好我好、相安无事、填表了事。一“听”-即听本单位、部门内部员工、负责人(包括会计主管)的评价反映。二“看”-即调阅监控录相、坐班主任工作日志、营业机构负责人“十亲自”管理系统等,并看员工不良行为排查表、近来表现和历史不良记录情况。人事、监察部门有必要建立员工不良行为台账进行动态管理,主任、会计主管要在“十亲自”系统、坐班主任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员工违规情况。三“谈”-即当面座谈、谈心,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四“报”-即设立举报箱(邮箱)、举报电话(信、短信),广泛了解

9、,及时掌握。五“访”-即家访、外访。家访指由机构负责人、人事部门定期、不定期组织对辖属员工进行家访,重点抓好重要岗位、出现苗头、历史有过不良记录员工的家访。实践证明,家访不仅是掌握员工八小时以外动态,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良、异常行为的好办法,而且也是关爱员工、帮助员工分忧解难送温暖的好做法;外访指主要由人事、监察部门组织对重要岗位、重要单位人员,以及对反映、举报或检查等渠道发现的迹象、线索,向有关客户、单位(部门)外访了解或取证。六“评”-即评议,可采取由人事部门牵头,有关职能检查、监管部门参与联席评议的办法,对重点单位、重要岗位和不良(异常)行为员工进行评议排查,及时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必要

10、时,可邀聘请的社会廉政勤政监督员等参与评议。七“查”-即在上述基础上,对涉及到不良(异常)行为的员工进行深入、认真、细致的调查,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处置。三、建立并落实督导制度是保证。应在员工行为排查中引入类似党风廉政建设分工的责任制,支行领导要抓好分管业务部门和包片单位专项治理、员工行为排查工作的督导,有针对性地深入内控管理较为薄弱的单位,大额资金进出较频繁的单位,有不良(异常)行为迹象、有苗头倾向员工的单位进行检查指导,加强监测监控。同时,积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合规操作、防范风险以及落实“四项制度”与人手不足、骨干薄弱的矛盾,业务发展与管理管控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等等,消除监管“断层”和风险管控“盲区”等隐患,有效防控案件发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招标文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