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08729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专项施工方案(2)试卷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淄博高新区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工程-站前路编号:致:山东天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铁新城项目部(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淄博高新区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工程-站前路顶管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件: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 项 目 经 理: 年 月 日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 月 日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代表: 年 月 日淄博高新区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

2、设项目道路工程-站前路顶管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淄博高新区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工程站前路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十一月十一日一、工程概况高新区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工程-站前路排水工程在施工中发现在K0260施工区域内存在管径2m,南北走向横穿施工道路的引黄管线,该管线影响我方雨污水排水管道施工。经与淄博引黄供水管理局与甲方沟通,该段雨污水管道变更为顶管施工。二、施工部署施工区域采用围挡封闭,在路边设置标志牌和反光标志,夜间设警示灯。开挖土方随挖随运到弃土场堆放;临时用电主干线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接通工作井;坑内及管道内照明采用12V安全交流电源供电。供电拟采用现

3、场发电机组。三、顶管施工措施根据现场布置,先施工顶管工作井。、顶管施工流程图:工作井施工浇筑砼钢筋制安工作井后背施工顶管设备安装检查顶管设备备备开机顶进管内挖泥下一节管吊装接管正常顶进回收掘进管道贯通回填泥土外运测量控制及纠编注浆减阻竣工验收测量定位砌筑井体、顶进设备顶进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顶铁、工具管及运出土设备等。(1)千斤顶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本工程采用台50t液压千斤顶。千斤顶在工作坑内的布置应与管体中心线一致,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折力偶,造成顶进偏差。根据施工经验,采用人工挖运土方时,管上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

4、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415处为宜。(2)高压油泵由电动机带动油泵工作,选用额定压力为62Ma的ZB-注塞泵,经分配器,控制阀进入千斤顶。(3)顶铁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的设备。要求它能承受顶压力而不变形,并且便于搬动。根据顶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横顶铁、顺顶铁和形顶铁三种。(4)其它设备工作坑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平台用3号工字钢梁,上铺1515cm方木。工作坑井口处安装一滑动平台,作为吊土使用。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上装电动卷扬机。工作棚用彩瓦遮盖,以防雨水及阳光,便于人员在不同气候下的正常操作。4、工作井(1)工作坑的布置工作坑是顶管施工的工作场所。其位置可根据以下条件确定:1、单向顶进时,应

5、选在管道下游端,以利排水;、考虑地形和土质情况,有无可利用的原样土做后背;3、工作坑与可能穿越的管线,建筑物要有一定安全距离;4、距水、电源较近的地方;、工作井不影响地面交通等。(2)工作坑的尺寸 工作坑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工作面,保证下管、安装顶进设备和操作间距,坑底长、宽尺寸可按如下公式: 底宽WD(2.3.)式中 工作坑底宽度(m); 被顶进管外径();底长 =12+L3L4+L 式中 L工作坑底长(m); L管子顶进后,尾端压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一般留.2米; L2每节管子长度(m); L3出土工作间隙,根据出土工具确定,一般为.1.5m; L4千斤顶长度(m)5后背所占工作坑厚度(m)。

6、本工程工作井为内径m6m的工作井()工作坑基础加固工作坑底根据土质、管重量及地下水情况, 做好基础,以防止工作坑底下沉,导致管子顶进位置的偏差。视地质情况可采用级配碎石基础,当工作坑底土质松软,有地下水时,应采用强度为2混凝土封底,厚度为cm,混凝土底板漏水处应采用灌注水泥浆。井内设一个集水坑,平面尺寸为5cm0,深0m,用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以便收集地下水和雨水,用潜水泵将水排出地面。(4)工作坑导轨设置导轨是引导管按设计的中心线和坡度顶进,保证管在顶入土之前位置正确。导轨安装牢固与准确与否对管子的顶进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安装导轨必须符合管中心、高程和坡度的要求。四、出土与顶进工作坑内设备

7、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处于良好状态,即可进行出土和顶进。 首先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及接口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进行管前端取土,凿开护壁进行进洞施工;当管体进洞后,不要急于顶进,首先要封堵好洞口处管体外壁与土体之间的缝隙,保证管体外壁泥水不会渗漏入工作坑,以免因出洞引起的护壁外土体的塌方。1、顶进施工 顶进利用千斤顶出,靠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被顶进管子推向前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安装好顶铁挤牢,管前端已掏挖一定长度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推向一定距离。 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 掏挖取土,添加顶铁,重复上

8、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卸下顶铁,下管,接下一节管。重复上一工艺流程,直至全段贯通。、顶管工作面排水地下水由工作面流向工作井集水坑,再用泵排出地面。3、管内作业面安全措施管内主要采用人工来掘进、纠偏、排土及顶进,考虑管内工作环境要求,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管内施工属于潮湿环境,管内照明必须采用安全低压照明,管内沿线间距5,在管体右角上安装一盏2V、60W的灯泡。在顶管中,通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在顶进过程中的时间比较长,人员在管子内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时间长了,管内就会出现缺氧,不仅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而且影响测量。因此需解决好通风问题。由于本工程施工管道长度不大,采用鼓风式通风

9、,选用小型风扇。在施工人员下井前必须先通风,并利用鸟类以及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下井操作。 4、纠偏顶进措施顶管测量:采用光学水准仪。测量次数:开始顶第一节管子时,每顶进2050m/次,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次。校正时,每顶进0cm即测量一次。中心线测量:首先在地面用经纬仪确定顶管方向桩,然后在工作坑边的两方向桩上挂小线,其上吊个垂球到工作坑底部,在工作坑中用激光水准仪照准两垂球,读管前端的中心尺刻度,若与中心尺的中心刻度相重合,说明其方向准确,否则其差值即为偏差值。高程测量:在工作坑内引设水准点,停止顶进,将激光水准仪支设工作坑同内,测量前端管底高程。顶进偏差的校

10、正顶进中发现管位偏差0mm左右,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5、减阻润滑触变泥浆通过制造、储存、压浆系统,从第一节管注浆孔处压入触变泥浆,形成一定厚度(5mm左右)的泥浆套,间距8m设一道补浆孔,使顶管在泥浆套中向前滑行,减少摩阻力,根据压力表和流量表,计量桶控制注浆量,压力应控制在地下水位的1.2倍。材料: 膨润土:烧碱:水=1:0.05:45配比,经试验,确保泥浆性能良好,必要时加其他外加剂。为使泥浆能及时将管壁空隙灌满,灌浆速度要与顶进速度相适应,注意观察,防止跑冒,并保证泥浆达到量。造浆后应静置24小时后方可使用。、排土和泥土外运顶管土体在管内用人力

11、手推车运输到工作坑,由提升设备将泥土运至地面堆土区,然后用环保运输车运至弃土场。7、正常顶进施工顶进速度应根据出土情况确定,要即挖即顶,防止塌方。顶进过程中,若摩擦力过大时,采取边压触变泥浆边顶进,以减少管体的阻力。顶进一节后,回缩千斤顶,拆开通风、照明等管线,吊入下一管段,校直对中,接好接头,安装回各顶铁,接通各管线,开动油泵顶进一千斤顶行程,回缩千斤顶,测量、加顶铁,重复顶进至一节管体后,又重复上述流程。8、主要技术措施为了控制好路地面沉降,使其保证在规范要求以内,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等体积置换:即在管内挖掘土方的体积Q土完全等于顶入管子的体积管(Q土管),所以每次顶进都经过一定的计

12、算,尽可能相等。若Q土管时,地面易于沉降;Q土Q管时,地面易于隆起。(2)减少扰动:顶管是静荷载作用于土体,然而,顶管在采取纠偏措施时,虽然仍属静力范围,但对土体却有周期性的扰动。因为纠偏时对土体一侧加荷的同时,另侧又强迫卸荷,促使土体内发生应力变化,导致扰动和变形,而且,这样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即扰动还没有恢复第二次扰动又发生,如此重复动作,使土体疲劳,以致变形加剧,并扩散至地表。为了减少这种对土体扰动,故尽量;减少纠偏次数:压注泥浆不使管壁与土体之间形成空隙:顶管设计时,为了减少摩擦阻力,降低主千斤顶的顶力,工具头的外径常常比顶入管材的外径大1mm20,因此,顶管时在顶入管与土体之间就存在一

13、定的空隙,导致土体可能的沉落,为此,必须及时压注泥浆于空隙中,并且边顶进,边压注,更需要在中间补浆,使在顶管中形成完整的泥浆套,既消除了空隙,又能平衡其上土体之自重,防止沉落。使土体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土的变形,归跟到底是主体有了附加应力,顶管时,此类附加应力源于以下几种外力:A、泥浆压力的影响。为此,在压浆时要控制好压力。恰好能平衡“泥浆套”以上主体的压力,故事先要根据估计上压力确定泥浆的压力,并非泥浆压力越大越好。B、道路汽车行驶时的荷载,包括重载汽车急驶中的轮压力,主体的疲劳反应,以及紧急制动压力等。C、邻进施工影响及堆载影响等等。()顶进中导向要好,除了管端正面挖掘要均衡、对称外,还要:经常检查工作井内的导轨,穿墙门洞与顶管间的空隙等有无异常;千斤顶的中心应和正面阻力及摩阻力的合力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