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086063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3.1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2.3.1 课时作业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嫦娥三号”探测器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解析】臭氧层的高度为2227千米处,位于平流层中,并且平流层中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答案】C2下列有关、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飞机在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B飞机在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C在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D在层中阳光照射时不会损伤皮肤【解析】层为对流层,由于温度随

2、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对流运动强烈,飞机受气流影响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但在某一高度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逆温现象;层为平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因此天气晴朗,虽有2227千米处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但在其上层仍有大量紫外线可损伤皮肤。【答案】D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解析】塑料大棚使得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气温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答案】C4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

3、水,其原理是()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增强地面保温【解析】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答案】C下图中,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完成56题。5如果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A两者均增大 B两者均减小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解析】云量增多,使太阳辐射(A2)减弱,大气逆辐射(D2)增强。【答案】C6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AA1A2 BB1B2CC1D2【解析】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故A1A2;地面温度低,B1C2、D1D2。

4、【答案】A7谚语云: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A晴天时空气中水汽充沛B晴天时大气运动速度慢C晴天时尘埃多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解析】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晚上温度低,易产生雾。【答案】D我国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驴粪和草皮一起烧火粪,产生滚滚浓烟。据此回答89题。8农民这样做的作用是()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解析】滚滚浓烟起到了云的作用,使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C9飞机场附近的地区,

5、国家严禁农民烧火粪,是因为()A浓烟干扰电离层,不利于飞机与飞机场取得联系B浓烟使飞机场附近能见度下降,不利于飞机升降C造成环境污染,使大气中充满臭气D破坏臭氧层,造成飞机场紫外线辐射污染【解析】浓烟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降低了空气能见度。【答案】B102013年10月22日、23日,鹤岗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鹤岗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解析】红、绿光不易被

6、散射,所以在浓雾天气依然照射得较远,比较醒目。【答案】A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1112题。1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1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1112.【解析】实验验证了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放了一层土的甲箱地面辐射强于乙箱,所以温度高。【答案】11.

7、D12.B2014年3月11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据此完成1314题。13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水汽的凝结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气温的下降,二是凝结核。【答案】D14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解析】大雾中,水汽和尘埃物

8、质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降低了空气能见度。【答案】B15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图甲表示不同纬度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同,图乙表示不同的_角的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2)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角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越_,被大气削弱的越_,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_,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在AB和AC两地区,太阳高度角_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3)AB和AC地面辐射较强的是_,原因是_。(4)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在南极极昼时期对其进行科学考察,为什么仍然很寒冷?【答案】(1)太阳高度(2)短少多大(3)ABAB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

9、升高,地面辐射增强(4)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圈出现极昼,但该地的太阳高度角很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长,被大气削弱的多,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16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_,B表示_。(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这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受热过程,读懂图中各箭头的含义。由B箭头直接到地面,可推知B为太阳辐射;A箭头向上,且包含甲和地面反射,可推知甲为大气反射;乙箭头向上,且为地面吸收后的环节,可推知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可推知丙为大气逆辐射。【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2)晴朗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3)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