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08457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间或(jim)遁隐(d On)赭色(zh e)矫揉造作(ji do)B.按捺(n游弋(y e)绿林(l u)恣意妄为(z i)C.劲敌(jing)晕船(y un)圈养(ju cn)山石迸裂(b eng)D。追溯(shu c)饿殍(pi ao)诡谲(gu 1)酾酒临江(sh i)2。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然而,任何阻拦与坚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憾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招唤着它 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B。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

2、在屋里的两 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C. 人们感怀并摹写大自然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 世的纷烦,感慨历史的苍桑。D. 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查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耸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狼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3. 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 ,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自己一 生的夙愿。 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 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

3、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若再要点些 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A.胜地度过景象B。胜地渡过景致C.圣地渡过景象D.圣地度过景致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有几家院墙上爬着些藤蔓植物,这时抽出点芽,看上去就茸茸的,还伴着些枝枝节节.B.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C. 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几杯酒下肚,也会谈笑风生,如痴如醉,将所有的苦闷烦恼都忘掉。D. 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提高呢?5. 下列各

4、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 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B. 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C。自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 3月 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 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进了诗歌运动的发展。D. 有了教养,学生即便不能成为国之栋梁,至少也能心地善良;国民无论成功与否,都 会有谦虚而自信的气度 ; 国家自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被人尊敬的大国.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 或师焉 , 或不焉C

5、. 山川相缪 D.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者凌万顷之茫然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C D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哀吾生之须臾A. B8. 从文言句式的特点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9. 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泣孤舟之嫠妇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箕踞而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BC./D10。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列成一段内容连贯的文字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游于是乎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客有吹洞箫者望西山,始指异.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日与其徒上高山萦

6、青缭白 / /只写序号) ( 2 分), 苏轼极力反对,被调往杭州等地担任地方官。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 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 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11。仿照下面这首小诗,从“书”和“梅”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描述对象来表达哲思。(3分) 泉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二、阅读(共 3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 敦的情形,巴黎

7、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 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 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 动中有静。巴黎有 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

8、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12. 结合上下文,说说“使我能摸着一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句话的丰富含义。(3分)13.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14.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18题。(13分)

9、不见大雁刘长春 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 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 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

10、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 ,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在我的记忆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 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 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

11、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 ,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地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 来呢? ”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长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言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 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 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

12、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错误!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令昔误!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令昔误!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食粮。令昔误!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

13、,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错误!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错误!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令昔误!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错误!天空寂寞,人也寂寞。(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15. 请用三个词语概括“我”的感情变化过程。(3分)16.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3分)文段划线短语“孤独与贫瘠的情景”指的是 文段中划线短语“自己的苦恼与孤寂”指的是 17. 本文最突出的

14、表现手法是什么 ?试举一例加以分析。(3分)18. 简析文末“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一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上的作用。(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1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 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 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 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 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