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08348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上第5课 敦煌&amp#183;千年汇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敦煌千年教材分析本课从“综合探究”的视角展现敦煌艺术,旨在吸引学生关注敦煌,关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世 界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丝绸之路中国区段内的敦煌艺术由洞窟形制、塑像和壁 画三部分组成。教材从壁画切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敦煌艺术,促进学生形成 珍惜优秀文化遗产的理念,并自觉加入传承的行列。一、教学路径看:“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 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

2、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 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敦煌壁画艺术如此灿烂,从历史原因、 地理原因、地质原因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飞天: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人物称为“天”,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 “飞天”,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据常书鸿先生在敦 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 “总计4500余身”。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 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天才之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 奇迹。学:敦煌石窟是世界上最多的艺术石窟群,它不仅是艺术,也是历史。敦煌 石窟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三处共有石窟552个,彩塑 2000

3、多身,壁画50000多平方米。其中莫高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录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壁画中的藻井已成为一种装饰,而壁画中的装饰图案也对整个洞窟的格 式和整体布局起着重要的联系作用。实践:敦煌是一部百科全书,是研究历史、宗教、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教 材,也是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头。查阅资料,了解艺术家在其创作中所受敦煌 艺术影响的作品,如舞蹈千手观音等。创新:小组分工合作,尝试完成一组九色鹿故事。或者结合地理学科并以图 表的形式,规划“敦煌艺术之旅”的社会实践行程,查找去敦煌的交通路线和交 通工具,并尝试完成手绘旅游地图。二、课时建议本课设计为1课时

4、,了解敦煌艺术的发展、变迁,感受敦煌壁画的艺术美, 通过对壁画的不同内容及表现形式的赏析,丰富学生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学 生实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共同探讨对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并尝试完 成一组九色鹿故事。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敦煌壁画艺术的题材内容、艺术价值,通过典型作品分析、 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操作目标:查阅资料,分小组探讨敦煌艺术的表现特征,形成短文或重绘一 组九色鹿故事,深入感受敦煌艺术的辉煌。情感目标:感受敦煌艺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 审美观,形成文化传承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题材及表

5、现手法。教学难点:形成文化传承的意识,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素描纸、画笔、相关历史资料。四、教学内容要点莫高窟壁画:现莫高窟壁画尚存45000多平方米,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 为:佛像、本生(佛传)故事、经变画、供养人像、装饰图案。经变画:依据佛经内容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经变”。本生故事: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的 本生故事。敦煌的装饰图案: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织物装饰,以藻井图案为代表,藻井 内的纹饰有莲花、葡萄石榴、团花、三兔莲花等,造型丰满、色彩华丽。无论是 本生故事的壁画还是经变内容的壁画都是艺术家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意愿,以来 自生活的艺术形

6、象来表现,引导人们积极向善。教学过程与方法本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敦煌艺术的了解,让学生通过欣赏、探究,了解 敦煌艺术的特征,丰富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教学中以视频、图片为媒介,引导 学生了解敦煌艺术,丰富学生的艺术观念和对艺术表现手法的了解,提高学生的 审美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教学评价建议建议教师从综合探究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注重学生参与探究的过 程性表现。在小组合作创作中,让学生交流合作中的自我调整方式,强调学生个 体的差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对完成的壁画作业进行班级展示。 参考案例一、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纸材,线材,画笔。学具:收集各类材料,画笔,纸材,线材等。二、教学

7、过程(一)教学导入1. 讨论:你对敦煌了解多少呢?丝绸之路、敦煌石窟、敦煌壁画、彩塑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及 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2. 欣赏舞蹈视频丝绸之路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它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 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 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3揭示课题:敦煌千年(二)新授课程1. 赏析感悟敦煌石窟艺术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三处石窟。(图片简介)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 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

8、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 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 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 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西千佛洞位于敦煌市区西南35公里处、党河北岸的崖壁上,因地处莫高窟之 西而得名,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于巴黎 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 时期。榆林窟又名万佛洞,在榆林河谷两侧的砾石崖壁,因其河谷中遍生榆树而得 名。榆林窟始

9、建于北魏,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及供养人题名等均表现 出了与莫高窟石室艺术的密切联系,为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窟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境的艺术,是环境与心境的结合。石窟环 境几乎无例外地都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山清水秀之处。敦煌莫高窟在茫茫沙漠之 中,鸣沙山下一湾溪水环绕,树木繁茂,绿草如茵,沿山开窟造像。佛国净土的 幽静美丽会给千里跋涉越过荒漠前来朝圣的信徒们以强烈的感受,好像他们真的 来到了另一世界。2. 探究分析(1)敦煌壁画的主要题材有哪些?绘画形式有哪些?佛像画、经变画、民族传统神话趣事、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故事画、 山水画。壁画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形式,是绘在建筑

10、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依 附于建筑的壁画,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在建筑、雕塑、绘画三方面互为依存的传 统特征。基本程式为先在石壁或墙上抹一至两层黄土麦秸泥,再涂内掺麻丝或砂 子的细泥,待泥壁干燥后彩绘。如果把莫高窟所有的壁画连接起来可长达25公里。 在这样一个长而多的画廊里,从十六国经隋唐到宋元,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 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壁画,展现了一个富丽多彩的图画世界。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 山川景物、楼台亭阁、花卉图案、飞天佛像,呈现出一派“满壁风动,天云飘忽” 的佛国风光。(2)敦煌壁画中的装饰图案有哪些特征?装饰图案不仅把壁画与雕塑中的人物装点得更加真实富丽,还有机而协调地 丰富了壁画

11、的主题内容,通过装饰的手法把洞窟装点得更加精彩而完美。敦煌石窟中的藻井图案本是仿照中国古代建筑中宫室内部屋顶上用方木叠 套而成的方井结构和装饰手法,即所谓“交木为井,绘以藻纹”。藻井这种建筑 结构在汉代的宫殿建筑及墓葬中已经普遍应用,井中的莲荷纹在汉代作为五行之 一“水”的象征,被认为可以克火,因而大量用于宫室建筑装饰。在佛教石窟中, 莲花图案是圣洁光明的象征,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从莲花中获得再生,进入西方 极乐世界。通过赏鉴、研究,分析敦煌莫高窟中藻井图案的结构组织、造型和色彩特点、 艺术表现手法、整体风格演变,有助于直观地了解中国历代传统装饰图案的创作 特点和手法。(3)欣赏敦煌壁画中本生故

12、事九色鹿王本生的故事。 分析:九色鹿王本生的故事是北魏时期的作品,当时人们追崇“以瘦为 美”的秀骨清像,画中九色鹿形象符合当时的审美观点,清秀挺拔、美丽高贵。 画面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六个连续的故事情节。故事从左右两侧开始中间结 局,突出慷慨牺牲、舍己救人的主题。表现方法上用“凹凸法”渲染,即用深色 晕染外缘,到中间渐浅,最亮部分用白粉点染,表现出物像的体积感。画中的山 像一个个馒头似的排列着,用土红或蓝绿等色平涂,色浓重且强烈,树木的枝干 用土红色,树叶用绿色大笔涂染。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说明了北魏时期莫高窟壁 画,继承了民族传统,也吸收了外来艺术的优点并进行了发展。3. 欣赏思考(1)敦煌壁

13、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巧夺天 工,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丰富性拓展了人们的艺术观念,丰富了艺术的表现手 法。(2)敦煌艺术为何如此灿烂?(欣赏视频敦煌莫高窟片段)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 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 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 质。4. 讨论思考(1)敦煌是一部百科全书,艺术家是如何汲取创作之源的?舞蹈千手观音从题材的选取、人物的造型、舞蹈的编排、主题的表现处 处可以发现敦煌的影响。绘画开国大典从

14、设色、构图都可以看到敦煌艺术的影响。(2)如果不去敦煌,我们如何了解敦煌艺术呢? 可以通过看敦煌画册、查阅资料、观看复制品展览、欣赏高精度色彩逼真的数字壁画(3)如果去敦煌,结合地图查找最佳的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并说明理由。5. 学生作业(1)作业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连环画的构图形式,重画一组九色 鹿故事。(2)基本要求:每位同学局部完成画面,注意与其他同学作品的衔接。(3)个性要求:以图表的形式规划“敦煌艺术之旅”的社会实践行程,查 找去敦煌的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并尝试完成手绘旅游地图。6. 展示评价小组绘画作品展示,学生自我分析、教师点评。相关链接1. 故宫100纪录片中有这样一段记

15、录:1949年12月9日,一架小飞机稳稳 地停在了成都新津机场,乘载这架飞机的是五个人和他们的全部家当。飞机即将 起飞的时候,一辆轿车载着张大千冲了过来,张大千带来78幅临摹的敦煌壁画, 请求与这架飞机一起撤离。当时的国民党教育部长杭立武深知敦煌临摹壁画的价 值,但眼前这架严重超载的飞机,却再也载不下一个人和78幅画的重量了,万般 无奈之下,杭立武从飞机上卸下自己的三件行李,行李中有他毕生的积蓄,二十 多两黄金,但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将来这些作品要捐献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当 天飞机抵达了台北松山机场。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1969年张大千兑现承 诺,将78件作品都捐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院。2. 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忠实客观地展现了敦煌图案的纹样造型、色彩、 特征、规律,较全面地再现了敦煌装饰图案的面貌。这些作品是在清华大学美术 学院教授常沙娜先生的指导和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历经3年时间,殚精竭虑,完 成了对敦煌石窟中有关建筑、壁画、彩塑等各类装饰图案的系统分类和临摹整理。 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当代的设计师、美术工作者和年轻的艺术 学子提供了研究和学习传统艺术的机会,从而为有效地推动当今中国装饰艺术的 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3. 佛像画:佛像是寺庙和石窟的主角,佛像图是壁画中作为朝圣供奉的神像 画,其中包括各种佛像、菩萨、天龙八部等。4. 经变画:又称经变或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