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083454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科 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 应用,根据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科技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 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第三条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 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第四条 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国家鼓励科技成 果通过市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

2、价和认可。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称国家科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的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第二章鉴定范围第六条 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以下简 称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按照 本办法进行鉴定。科技计划内的基础性研究、软科学研究等其他科技成果的验收和 评价方法,由国家科委另行规定。第七条下列科技成果不组织鉴定:(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二)软科学研究成果;(三)已申请专利的应用技术成果;

3、(四)已转让实施的应用技术成果;(五)企业、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一般应用技成果;(六)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法定的门机构审查确认的科技成果。第八条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利益或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 不受理鉴定申请。正在鉴定的,应停止鉴定,已经通过鉴定的,应当撤消。第三章鉴定组织第九条鉴定由国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国务院有 关部门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组织。必要时可以授权省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或者委托有关单位(以下简称主持鉴定单位) 主持鉴定。第十条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可以根据科技成果的特点选择下列鉴定 形式:

4、(一)检测鉴定:指由专业技术检测机构通过检验、测试性能指标等方式,对 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二)会议鉴定:指由同行专家采用会议形式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需要进行 现场考察、测试,并经过讨论答辩才能作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会议鉴定形 式。(三)函审鉴定:指同行专家通过书面审查有关技术资料,对科技成果作出评 价。不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和答辩即可作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函审鉴 定形式。第十一条采用检测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指定经过省、自 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测试。专业技 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是检测鉴定的主要依据。必要时,组织鉴定单位或

5、者主 持鉴定单位可以会同检测机构聘请三至五名同行专家,成立检测鉴定专家小组,提 出综合评价意见。第十二条采用会议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七 至十五人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到会专家不得少于应聘专家的五分之四,鉴 定结论必须经鉴定委员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多数或者到会专家的四分之三以上多数 通过。第十三条采用函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聘请同行专家五 至九人组成函审组。提出函审意见的专家不得少于应聘专家的五分之四,鉴定结论 必须依据函审组专家四分之三以上多数的意见形成。第十四条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聘请的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高级技术职务

6、(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多于四分之一的具有中级技术 职务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二)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 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三)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任务下 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同行专家参加对该成果的鉴定。公安、安全、 国防等特殊部门确因保密需要的,可以另行规定。非特殊情况,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一般不聘请非专业人员担任鉴定委 员会、检测专家小组或者函审组成员。第十五条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在鉴定工作中应当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全 面认真的技术评价,并对所提出的评价意见负责。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应当保守被鉴

7、定科技成果的技术秘密。第十六条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在鉴定工作中享有下列权力(一)独立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二)要求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充分、详实的技术资料,包括必要 的原始资料),向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个人提出质疑并要求作出解释,要求复核 试验或者测试结果;(三)充分发表个人意见,要求在鉴定结论中记载不同意见,可以拒绝在鉴定 结论上签字;(四)要求排除影响鉴定工作正常进行的干扰,必要时可以向组织鉴定单位和 主持鉴定单位提出中止鉴定的请求。第四章鉴定程序第十七条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个人根据任务来源或 者隶属关系,向其主管机关申请鉴定。

8、隶属关系不明确的,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 个人可以向其所在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申请鉴定。第十八条申请科技成果鉴定,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一)已完成合同的约定或者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要求;(二)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人员名次排列异议和权属方面的争议;(三)技术资料齐全,并符合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四)有经国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国务院有关 部门认定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查新结论报告。第十九条 组织鉴定单位应当在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明确是否受理鉴 定申请,并作出答复。对符合鉴定条件的,应当批准并通知申请鉴定单位。对不符 合鉴

9、定条件的,不予受理。对特别重大的科技成果,受理申请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可以报请上一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组织鉴定。第二十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由组织鉴定单位从国家科委或者本省、自治区、 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中遴选,申请 鉴定单位不得自行推荐和聘请。第二十一条 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在确定的鉴定日期前十天,将 被鉴定科技成果的技术资料送达承担鉴定任务的专家。第二十二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在收到技术资料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并 准备鉴定意见。第二十三条科技成果鉴定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

10、符合规定;(三)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四)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第二十四条 鉴定结论不写明“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的,应退回重新鉴定,予以 补正。第二十五条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 体意见。鉴定结论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应当 及时指出,并责成鉴定委员会或者检测机构、函审组改正。第二十六条 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证书。第二十七条科技成果鉴定的文件、材料,分别由组织鉴定单位和申请鉴定单位 按照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规定归档。第五章鉴定

11、管理第二十八条 参加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科学道德和职业 道德规范,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对鉴定工作的干扰,保证科技成果鉴定的严肃性和科 学性。第二十九条科技成果完成者在申请鉴定过程中,应当据实提供必要的技术资 料,包括真实的实验记录、国内外技术发展的背景材料,以及引用他人成果或者结 论的参考参考文献等。科技成果完成者不得以任何名目和理由向参加鉴定的有关人 员赠送礼金(含有价券)和礼物。第三十条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应当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评价结论应当科学、客观、准确。第三十一条 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鉴定会的规模,除参加 鉴定工作的专家和少数必要的

12、管理人员外,不得邀请其他人员参加。组织鉴定单位 和主持鉴定单位对在科技成果鉴定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应当及时制止并严肃查处。第三十二条国家科委对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科技成果鉴定,发现确有错误 的,有权责令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时 纠正;错误严重而又处理不当的,有权组织复核和查处。第三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正在 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科技成果鉴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责令其授权组织鉴定的 机关及时纠正;错误严重的,可以直接进行查处。第三十四条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组织鉴定单位可酌情发给技术咨询费。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完成科技

13、成果的单位或个人窃取他人的科技成果的,或者在鉴定过 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组织鉴定单位应当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 定的,应当予以撤销。已经给国家、社会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 机关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第三十六条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玩忽职 守、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七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玩忽职守,故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 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并取消其承担鉴定任务的资格。第三十八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未经完成科技成果的单位或者个人同意,擅 自披露、使用或者

14、向他人提供和转让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关键技术的,应当依据有关 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给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法赔偿损失。 涉及国家秘密技术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的 有关规定处理。第七章附则第三十九条本办法由国家科委解释。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987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发 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同时废止。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成果名称:完成单位:申请鉴定单位:(盖章)申请鉴定日期:申请组织鉴定单位:组织鉴定单位受理日期:经办人:(签字)科技成果中文名称限35个汉字研究起始时间研究终止时间申 请 鉴 定 单 位单位名称隶属省部代码名称所在地区代码名称单位 属性 ()1.独立科研机构2.大 专院校3.工矿企业4. 集体个体5.其他联系人邮政编码联系电话1.2.通信地址任务来源()1-国家计划2-省部计划3-计划外成果有无密级()0-无1-有密 级()1-秘密2-机密3-绝密内容简介内容简介技 术 资 料 目 录主 要 研 制 人 员 名 单序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技术职称文化程度 (学位)工作单位对成果创造性贡献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