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0830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黄永石)《三角函数图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探究课例设计一、设计思想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理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应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现实、有趣、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2、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几何画板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在实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文提供的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的变换”的实验探究过程。二、设计内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对函数图象的影响;(2)掌握主要的两种图象变换方法;(3)理解图象变换的本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品质;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函数图象的变化,领会由简单到复杂

3、,特殊到一般的化归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与形的探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问题,从而帮助他们用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 (二)教学内容分析前面讲了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而正、余弦函数又是三角函数的特殊情形,从而引发了学生很想知道该函数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和、 是怎样影响函数的图象?1、教学重点:通过几何画板,掌握主要的两种图象变换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图象变换的本质 (三)、教学对象分析通过上一节正、余弦函数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及其变换学生难以深入,也没有明确的头绪。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分析的方法。

4、学生通过利用几何画板去获取、分析函数图象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获取的信息总是不完全,分析不透彻。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培养。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合作学习过程中依赖他人,活动结果依赖老师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科学组织好活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教学内容渗透到个人。 (四)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课前引入:简要复习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及其基本性质,从而引出“正弦函数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函数?”把学生分成三个组,要求三个组分别对、赋不同的值,探索图象规律通过复习,承上启下指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作三角函数图象打开几何画板,学会利用几何画板作图让

5、学生了解多媒体数学软件对学习数学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明确本节课的内容: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1)函数与的关系;(2)函数与的关系;(3)函数与的关系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研究方向,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探究活动一:函数与的关系,常数使函数的图象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一组同学利用几何通过对赋不同的值,作出不同的函数图象,然后通过观察图象,探究图象的变换规律 1、 利用数学工具几何画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3、 培养学生数学结合的思想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值使图象相对的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了个单位,

6、这种图象变换称为相位变化,它是图象的平移变换形成结论探究活动二:函数与的关系,常数使函数的图象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二组同学利用几何通过对赋不同的值,作出不同的函数图象,然后通过观察图象,探究图象的变换规律1、 利用数学工具几何画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数学结合的思想师生互动,得出结论:值使图象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我们把它称为图象的周期变化,它是图象的伸缩变换形成结论探究活动三:函数与的关系,常数使函数的图象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三组同学利用几何画板通过对赋不同的值,作出不同的函数图象,然后通过观察图象,探究图象的变换规律1

7、、尊重个性发展,拓展“探”的体验,使学生勤于探索;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3、“任务驱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师生互动,得出结论:值使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倍,改变了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我们把它称为图象的振幅变化,它也是图象的伸缩变换形成结论附学生成果展示1:学生用几何画板对赋不同的值画图,观察图象变化的规律如:函数与的图象如下图1、2所示:图1 图2通过对比图象发现,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类似要得到的图象也只需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1、学生分析自己的“成果”;小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评价表见后附件

8、2)2、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抓住适当的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3、多元的评价机制4、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附学生成果展示2:学生用几何画板对赋不同的值画图,观察图象变化的规律:如:函数 与的图象如下图3、4所示:图3 图4函数比图象变化的频率加快,为函数周期的倍,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发现的现象,寻找变化的本质,当,即时,故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此时,学生不但会观察图象,也摸索出分析图象的规律他们很快就回答出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1

9、、学生分析自己的“成果”;小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评价表见后附件2)2、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抓住适当的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3、多元的评价机制4、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附学生成果展示3:学生用几何画板对赋不同的值画图,观察图象变化的规律:画函数与的图象如下图5、6所示:图5 图6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看出他们已能由对比函数式到图象,发现对同一值,值分别是原来的2倍和倍,故要得到与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分别伸长、缩短为原来的2倍和倍,横坐标不变1、学生分析自己的“成果”;小组内自评、小组间互评、(评价表见

10、后附件2)2、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抓住适当的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3、多元的评价机制4、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小结: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分析、推理,已理解了参数、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正确陈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结论,而且说得很完整归纳结论如下:1 值使图象相对的图象向左或向右平移了个单位, 这种图象变换称为相位变化,它是图象的平移变换2值使图象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我们把它称为图象的周期变化,它是图象的伸缩变换3值使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倍,改变了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我们把它称为图象的振幅

11、变化,它也是图象的伸缩变换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感受,图象之间的变换关系深刻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应用:由的图象得到的图象你有哪些变换途径?以“ ”为例探讨:学生说出了六种变换途径,具体的变换过程如下: 让学生归纳得出主要的两种变换顺序的具体过程:先伸缩后平移:先平移后伸缩: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课后作业:(1)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再把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A、 B、C、 D、(2)(山东文4)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单位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

12、移个单位D向左平移个单位(3)(06福建17)已知函数(I)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II)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学后反思:(1)当你能处理吗?(2)这种图象变换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其它各三角函数和一般函数吗?如,图象间的变换1、通过布置作业,作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一个延伸,体现“学以致用”的思维过程并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2、学生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学生课下的学习已有了方向,这节课为学生探求一般函数的图形变换规律作了一个铺垫,它的深刻意义在于,教师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五)、教学评价设计本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侧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重视发挥学生在

13、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体现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学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表现中进行,设计如下表格(即附件2),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附件2:学生姓名: 班级: 综合评价: 评价因素子因素评价(自评)定性评价(小组互评)ABCD一、 学学习过程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优点:不足: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小组成员在课堂的专注程度(积极性)二学习结果成果的表达与展示的新颖性优点:不足:成果的表达与展示的准确性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抓住适当的机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对于不足的及时指出。几何画板的运用,使数学实验进入课堂,

14、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断改变参数值,观察并记录图像的变化特点,得到初步体验后讨论分析参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借助直观的活动实现和揭示其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本节课使用了展示平台,学生在TI图形计算器上的探索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很好地呈现了他们的学习结果,较好地把技术与数学学习的本质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性方式,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它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话题,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让我们在现代教学观念、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携起手来,以新的观念,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