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08121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海县2012届初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中考调研考试语 文 试 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4页,答题纸共6页。全卷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试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写在试题卷及草稿纸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完成题目。(7分)通过经典诵读,我们走近了先贤,我们感受了历代圣贤的思想!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 】我们人格的脊lin【 】。口诵经典传文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千古传诵;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伴我们一路远行。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人文气息

2、,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歌声,遍布书香。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让我们捧读经典,继往开来,再创新时代的辉煌!(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3分)(3)学校准备举行校园读书节活动,请你为同学们推荐一本书。请把推荐的书名和理由写下来。(2分)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5)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 ”写出了秋天

3、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气氛。(6)登飞来峰(王安石)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靠思考了解事情真相,做出正确判断;还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B“长安花”的形象来自西安市花石榴花,身体的形状和色彩以石榴为创意核心,名字琅琅上口,既符合西安的民族特色,又与世园会会徽的设计理念相呼应。C即便如此,人大在监督中遇到的现实往往却是,人大决议、决定落实情况无人问津,没有落实也无人问责的状况。D正

4、义的目标应当通过理性方式实现,正当的行政改革目标应当通过合法方式实现。那种以牺牲法律权威为代价的行政改革措施,无异于舍本逐末,与宪法规定殊途同归。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3个句子各有1处表达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5月4日一大早,在鲜花与掌声的陪伴下,东海县实验中学教师李旭东踏上了赴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45岁的他成为了东海第1位配对成功的造血肝细胞捐献者。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他将用自己的热血去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李旭东于2006年参加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一名志愿者。在今年3月中旬,当得知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后,他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经过精确

5、配型,李旭东是中华造血干细胞库130万志愿者中与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唯一完全吻合者。5.名著阅读题,任选一题作答。(4分)(1)孙大圣被如来佛收伏之前,他闹出了哪些事?请分条概括出四件。(4分)(2)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A 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踹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文中的人物“A”是谁?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其最后的结局怎样,

6、为什么?(4分)我选( ) 6.阅读下面有关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图案底色均为绿色)及其组成解读,请你探究它们共同的象征意义。(3分)2011年中国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三边形状如大写的汉字“人”,位于图案的中心;四边形犹如西安古城墙,喻指“长安城”;五边形好似五瓣花,是自然界最常见的花朵形式,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六边形状如雪花,态似流水,则寓意上下东西南北六合。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自然界的星、云、气、风的运动,托起生命之花。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以玫瑰花、地球、机床飞溅出的铁花为基本元素,整个造型似盛开的玫瑰。

7、玫瑰是沈阳的市花。二、理解与感悟(60分)(一)诗词赏析。(5分)7.阅读杜甫春望,回答问题。(5分)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了解颔联内容,简要说说整理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世界的?(3分)(2)本诗在写法上颇具特色,请结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做简要分析。(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

8、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曰,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曰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吾悉能志之 王生益愠 而君变色以去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好学而不得法/ 面山而居 B李生故寻王生/广故数言欲亡 C虽欲改励/虽有千里之能 D请铭之坐右/陋室铭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

9、)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11.通读全文,你觉得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他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三)阅读态度一文,完成1214题。(9分)态度马 德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锲而不舍的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的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而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直抵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而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让一个劳动者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懂得清醒地

10、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定自如。人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心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明朗、坚定、睿智、乐观,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一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一般枯

11、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而不同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之后,最终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如果你在生活中活得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了,或许,你会因此发现人

12、生最美的风景。(选自美文阅读)12.通读全文,说说整理是从哪两个方面来阐述 “正确的态度成就人生”这个中心论点的?(3分)13.仔细阅读第三段,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4分)14.读完本文,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态度的看法。(2分)(四)阅读镜子中的难题一文,完成1518题。(13分)镜子中的难题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总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然而,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镜像问题不仅涉及到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到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当你面对镜子,举起左手,这时映在镜

13、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右手。这时你猛然发现,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三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镜子外向镜子里移动箭头,我们将看到,向上和向右的箭头的实像和虚像会重合在一起,箭头与箭头重合,箭尾与箭尾重合。可是,惟独与镜面垂直的向前的箭头,实物和虚像方向反转,箭头和箭头不能重合。这样看来,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的前后反转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左右方向的反转呢?原来,通常在面对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以自己身体作为坐标系来判断它们的位置情况。如果看到自己头上的物体,就会

14、判断“那个东西在上面”;如果看到自己左手方向有个物体,则会判断“那个东西在左边”。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却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本来是前后反转,却最后强加给了左右方向,于是在人的眼中,镜像和实物出现了左右反转。我们照镜子,就会感觉到左右发生了反转;但是生活中也有感觉左右不反转的事例,比如说汽车的后视镜。假设你坐在车里,有人骑摩托车试图超越你的车,在后视镜里,当你看到试图从右侧超越自己的摩托车时,真实的情况是,它的确是打算从右边超越过去。在这个情形下,尽管我们看到了映在镜子里的车后的像,但是却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如果将这个搞错了,以为既然是镜像,左右反转,因此判断摩托车是想从左边超越自己,则十有八九会发生交通事故。为什么我们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不管是镜子内或镜子外,都能看到延伸向前方或后方的道路,两者的方向实际上是相反的。但这个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在镜子内外的世界里使用同一个坐标系,所以有后视镜的场景中,人对镜中的像不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人们用共同的坐标系捕捉镜子内外的世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