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080621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体会摘要:教学是师生交往,相互促进,共同开发,丰富课堂的互动,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共同在教学中撷取新的知识和体验,无论各门学科莫不如此,当然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相长中的促进者,更是“真、善、美”精神境界的开发者,所以,肩负如此重要使命的语文教师更应关注现今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建立和谐发展的教学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下面谈几点体会。首先,要 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主动。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

2、习过程中的一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手动、脑动、身动。第三、创造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情感触动,使其心动。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动”起来 体会教学是师生交往,相互促进,共同开发,丰富课堂的互动,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共同在教学中撷取新的知识和体验,无论各门学科莫不如此,当然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相长中的促进者,更是“真、善、美”精神境界的开发者,所以,肩负如此重要使命的语文教师更应关注现今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建立和谐发展的教学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下面谈几点体会

3、。首先,要 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主动。 传统教学往往重教法而轻学法,课堂上容易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学习状态。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把本来应该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不仅要授之“鱼”,更应该授之“渔”。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是一个不可忽视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可以查字典来认识生字词,查资料来了解作者、文章写作背景,初读课文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时地将困惑及思考记录下来。在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时,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初步探究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4、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就不会置身事外,而是有了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激发出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能够更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更积极地思考文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诗歌时,学生可以课前去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写后教师批改然后教师在讲评,这种方式的结果是费时费力而作文效果不佳。因为许多学生并不认真看教师的批语,讲评时觉得事不关己。让学生互批作文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学生变写作者为批改着,角色的转变让他们既有新鲜感又有

5、成就感,就会兴趣盎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会异常认真慎重地对待。在批改中不但发现其他同学的不足之处,而且能下意识地借鉴他人的优势,随后的点评中学生依然是课堂的主角,对同学的作文评头论足,有了切实的心得体会,学生必定密切关注这次的点评,这时教师的适时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自然也就会收获颇丰。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手动、脑动、身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是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师生呼应、教学互动的局面,做一个教学相长中的促进者。当今社会信息高速发展,教师也应主动使自己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跟上时代的脚步,对于某

6、些全新的信息以及一些专业以外的知识,有的学生甚至比教师知晓得多,所以教师应在互动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甘心当一名“学生”,对自己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是一种促进。比如说,自然科学知识是作为语文教师的薄弱之处,而有些同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小专家。因此没上这类文章时,我们除自己课余及时补充空白之外,还应让学生走上讲台侃侃而谈,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而自己则就坐在同学们中间充当一个谦虚的求职者,参与到同学们的学习中去。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除了书本知识外,教师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比如在教授中国石拱桥时,在每个学生仔细研读课文

7、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赵州桥、卢沟桥的结构图。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投入了创作,画出的图形态各异,其中不乏传神逼真之作。当各自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无需教师多讲,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桥的结构有了清晰地了解,我们也会受益匪浅。此外,我还让同学到生活中去发现石拱桥,特别是类似这两座桥建筑,去观察它们的建筑艺术特点。事实证明,学生只有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才能学会学习。第三、创造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情感触动,使其心动。教师应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者,良好的教学环境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服务,是教学方式与教学环境达到“动态平衡”,并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后

8、,优化的教学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之效:如用或舒缓或激昂的音乐营造适当的气氛配合课文内容;用鼓励和宽容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开拓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创造多维的学习环境等。优美的情境将使学生的情感注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把自己的生活情感和课文中展示的生活、感情相比照,相联系,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中的情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准确理解课文语言蕴含的情感,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视他们的心灵,发现其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还可以催生学生的写作情感,学生一旦进入了角色,写起作文来,就会认真布局谋篇,就会把自己的角色感受表达出来,产生一种“欲梗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和激情,胸中积蓄之情感的宣泄就会绵绵不尽,一泻千里,如此“入境”作文,情感深刻而真挚,你还担心没有感染力吗?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不成熟的体会。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最直接的平台,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主要的途径,欲实现语文教学 的目的,取得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正确而恰当地帮助引导学生,做的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发展的教学关系,从而促进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高效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